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VR再度揚名國際,7件作品入圍威尼斯影展創下最佳成績

台灣VR再度揚名國際,7件作品入圍威尼斯影展創下最佳成績
Photo Credit: 文策院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攤開本屆入圍威尼斯影展VR單元的作品,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計畫功不可沒,其中曾以《沙中房間》拿下威尼斯最佳VR體驗獎的藝術家黃心健,新作也位列其中。

繼鍾孟宏《瀑布》、蔡明亮《良夜不能留》入選2021年威尼斯影展官方單元之後,台灣影視作品於水都再度傳來捷報,威尼斯影展VR單元(Venice VR Expanded),昨(29)日公布入圍名單,台灣沉浸式內容作品以總數7件入選,創下台灣VR作品在威尼斯的最佳入圍成績,其中有5件進入主競賽、1件年度精選、1件特別選映。

威尼斯身為世上歷史最悠久的影展之一,近年呈現的氛圍卻是最有活力的,對比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排斥Netflix,威尼斯則大舉擁抱新興串流,在2016年因應科技潮流,首創VR單元。2017年更首度增設了「VR(虛擬實境)電影競賽單元」,將VR創作與傳統電影並列,共同於此電影殿堂中榮耀來自全球各地的作品,希望鼓勵嶄新的藝術創作形式。

YOBE5502
Photo Credit: 文策院提供

入圍作品將角逐評審團大獎(Grand Jury Prize for Best VR Work)、最佳VR體驗(Best VR Experience)及最佳VR故事(Best VR Story)獎項。2017年,台灣藝術家黃心健就是以《沙中房間》於威尼斯拿下最佳VR體驗獎。

攤開本屆入圍威尼斯影展VR單元的作品,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計畫功不可沒,主競賽單元的5件作品是由文策院支持台灣及國際合製,包含《病玫瑰》、《The Last Worker》、《The Starry Sand Beach》、《Bedlam》、《輪迴》,台灣入圍作品數量與法國並列第一。

特別的是,黃心健的《輪迴》不只有文策院的支持,同時也獲得高雄電影館的支持,而其餘獲得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支持的作品,則包含《喚說其語 Ep.2庫桑達》與《霧中》,前者入選了年度精選單元,後者則獲選特別選映單元。

黃心健今年再度以《輪迴》入圍主競賽單元,對此黃心健表示:「感謝文策院與高雄電影館的支持,電影是story telling ,VR則是story living。」《輪迴》的創作理念來自「時間可能是一個假像幻覺」物理理論,這次作品使用很多台灣元素,希望能透過作品把它帶到國際上。製作人曹筱玥則表示,台灣具有軟硬體整合的實力,透過文策院與 「高雄 VR FILM LAB」的支持,讓台灣的創作能量與執行機會在國際平台曝光。

《輪迴》海報(credit_by_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
Photo Credit: 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
《輪迴》海報

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在昨日記者會上,特別感謝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表示這幾年以科技預算支持VR內容開發,本屆再次創下最佳成績,證明了文策院過去兩年在未來內容領域建立的支持系統,發揮了跨國合作的力量。丁曉菁最後強調:「文策院會繼續深耕、培育更多的全球人才,串連國際能量協助孵化更多作品,將台灣優異的創作推向更廣的世界,也希望能豐富全球在XR領域的發展,讓全世界都能看到台灣好作品。」

YOBE4996_(1)
Photo Credit: 文策院提供
丁曉菁

此外,同樣也為台灣VR創作提供助力的「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今年就有3件高雄原創VR作品再次躋身最高殿堂,創下計畫歷年紀錄。對此,高雄市電影館館長楊孟穎表示:「感謝Funique VR Studio與所有合作夥伴的支持,眾人願意投入、開創全新的影像敘事手法,一起將作品推向國際舞台,加上文策院的資源與協助,相信可以一起為台灣的沈浸式體驗產業打造更多元、更完善的環境。」

台灣觀眾期待的《輪迴》,完整版將於10月高雄電影節舉行台灣首映,屆時將與台灣觀眾見面。

至於《喚說其語 Ep.2 庫桑達》導演Gayatri PARAMESWARAN強調,這次作品以共同製作的方式創作,探討語言所代表世界觀和知識與身份認同,也展現跨越創作的疆界與隔閡 ;共同製作賴冠源則表示,探討語言消失的議題具有全球性,透過跨國合製讓團隊有更多技術與經驗的交流。

而劇場出身的周東彥首部VR作品《霧中》,描述男同志三溫暖蒸氣室,碰觸男同志的情慾世界,號稱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虛擬實境影片。周東彥表示:「相當感謝台灣的土地、人民、創作者,讓他能受到許多創作前輩的打破框架的作品啟發,才能拍攝出《霧中》這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周東彥除了入圍威尼斯影展,更入選文策院與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合作之「台法XR人才交流計畫」,在此領域上逐漸邁出步伐。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