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性別戰爭:奧運競技場上有「男女對抗」的運動嗎?

性別戰爭:奧運競技場上有「男女對抗」的運動嗎?
英國帆船手Charlotte Dobson在東京奧運比賽期間,在比賽前檢查帆船的畫面|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沒有奧運的比賽類別是可以看到真正不分性別、男女彼此的正面對決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馬術。馬術是目前奧運唯一不分性別的開放賽事,但在過往還有三項運動也是如此:槌球(1900)、帆船(1900-2008)、和射擊(1968-1992)。

文:林浩立

往後世界若回顧2020東京奧運,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會是因為疫情的一年延宕、不開放觀眾入場的壯士斷腕決定、可能高達二十多億美金的損失這些負面紀錄。然而,它也有一些值得驕傲的創舉,其中一項就是在「性別平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在官網一篇標題為〈史上第一個性別平衡的奧運賽事〉的宣傳文章中指出,根據統計參加東奧的11,091名選手有49%是女性。雖然在數學上這並非真的均衡,但已超過過往最高的2016里約45%。另外方面,主辦單位也鼓勵參賽國家在開幕儀式中以一男一女的掌旗形式領隊入場,而在賽制上也擴增至18項的混合性別競賽類別。這些新的安排可以說呼應了奧委會自2017年開始進行的「性別平衡」調查計畫(Gender Equality Review Project),以及《奧運2020行動方針》(Olympic Agenda 2020)中所提出關於性別方面的建議。

然而,這樣的「性別平衡」相當程度仍然是建立在隔離主義原則上:男女各自在所屬性別領域中比拼,偶爾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彼此競爭。這當然有生理差異上的考量,但隔離就有可能衍生出「隔離而不平等」的狀況,例如拿過四屆奧運金牌的美國女子足球隊,去年便因為報酬收入與表現遠遜於己的男子足球隊不對等而對美國足球協會提出性別歧視的訴訟。或是像在這屆東奧回鍋的棒壘球,即有男棒女壘的分隔。競技體操、射擊、帆船之下也都設有男女差異的項目,而花式游泳和韻律體操從1984創始至今仍是專屬女性的活動,這些都無法只用生理體質來解釋。

那麼,有沒有奧運的比賽類別是可以看到真正不分性別、男女彼此的正面對決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馬術。馬術是目前奧運唯一不分性別的開放賽事,但在過往還有三項運動也是如此:槌球(1900)、帆船(1900-2008)、和射擊(1968-1992)。

本文將試著從更多面向討論這些有著男女對抗歷史的運動中複雜的性別關係。它們都是我從來不曾嘗試,平時也不會關心的活動,但奧運的魔力就是如此,能使你在兩週多的賽事期間內瞬間成為鍵盤專家。以下便是我以安樂椅上運動員的身份所做的一些探索,希望真正的專家不吝指教。但在開始之前,請先容我聊一下奧運的女性運動簡史。

奧運女性運動簡史

現代奧運在1896年於雅典第一次舉辦時,參加的241位運動員通通是男性,但很快地在下一屆1900巴黎這個狀況就獲得了改變,共有22位女性選手參與了高爾夫、網球、槌球、帆船、馬術5個類別,其中高爾夫和網球是男女分開,馬術僅開放狩獵賽項目給女性。在一些地方可以讀到網球女單混雙奪冠的英國選手Charlotte Cooper是第一位拿到奧運金牌的女性運動員的資訊,但其實這個殊榮應該是屬於代表瑞士的Hélène de Pourtalès。她在5月22日與先生Hermann和其姪子Bernard一同駕著Lérina號抵達終點奪得第一,比7月舉辦的網球賽事還早了將近兩個月。但由於Hélène在船上的定位不明,有研究者認為她應該不能算是選手。

事實上,由於1900巴黎奧運是與世界博覽會綁在一起,從5月到10月都有賽事,再加上世博的相關活動,當時很多選手甚至不知道自己參加的是奧運。例如高爾夫球的競賽毋寧是一場社交聚會,使得獨得女子組第一的美國社交名媛Margaret Abbott至過世前都不知自己拿到奧運獎牌。根據史料,她得到的是一塊金片和一個瓷碗。她六十幾歲的母親Mary也下場小試身手,並得到第七名的名次—可見這個場合是多麼隨性寫意,她們也因此意外創下了奧運史上唯一母女同場競技的紀錄。

往後女性參與奧運的份量沒有顯著的提升,比賽類別也沒有更加開放,在1924巴黎前女性比例不曾超過5%。在向世界田徑總會要求於巴黎奧運開放女子參加田徑項目不果後,法國運動家Alice Milliat毅然於1921年創立了「國際女子運動聯盟」這個組織,並且在1921至23連續三年於摩納哥蒙地卡羅舉辦「女子奧運」,競賽項目通通是田徑活動。1928阿姆斯特丹奧運上,女性終於能夠在田徑場上奔馳,參與一百公尺、八百公尺、接力、跳高、鐵餅五項競賽。然而在八百公尺比完後,竟有多家媒體以〈女田徑選手在奧運場上虛脫〉之類聳動的標題來報導,繪聲繪影地描寫選手跑完後不支倒地的醜態。這使得女子田徑兩百公尺以上的項目在往後奧運中被移除,一直到1960羅馬才恢復。

當時的媒體報導沒說的是,參加八百公尺的九名選手有六位打破之前的世界紀錄,其對脆弱女體的強調也顯示當時的性別成見。時間來到1964東京,這個2020東奧的前輩其實也有一項關於性別的紀錄,那就是女子排球的類別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女子團隊競賽活動,而日本隊也順勢奪金,打響「東洋魔女」的名號。此後各項原本被認為不適合女性的活動逐一開放,一直到2000雪梨女子舉重項目出現後,終於所有男性能比的賽事,女性也都能參加(當然,除了棒球以外)。

Alice_milliat
Photo Credit: Unknown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女子奧運的催生者Alice Milliat

帆船

作為奧運最早開放女性參與的賽事,帆船擁有長久的開放性別歷史,除了1948倫敦奧運外,女性在2008北京之前能在至少三四項的船類項目與男子一較高下,在1988漢城(首爾)則首次得到了女性專屬的470型雙人小艇競賽項目。即便如此,在1984洛杉磯奧運之前的每屆帆船競賽,參加的女性選手人數不曾超過3位,更別說能在與男性競爭的項目上奪牌了。因此,儘管其長久開放的性別規定,帆船依然是奧運最陽剛的比賽項目之一。


“2020東京奧運”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