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6例本土、2例死亡,陳時中將簽核BNT疫苗EU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是34.07%,第五輪將在5日開始預約。針對鴻海、台積電、慈濟捐贈BNT疫苗的最新進度,陳時中表示正在努力完成排程,食藥署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公文,下午就會由衛福部長陳時中簽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例本土病例(其中10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6日至8月2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0例為最多,其次為臺北市4例、嘉義縣2例;其中13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公布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1日累計公布1448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929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2%。
新北出現群聚、嘉義群聚案發展穩定
陳時中表示,新北今日新增的案例較多,與群聚案有關,目前新北市政府已經匡列、隔離接觸者,相關工作都在持續進行。
另外,嘉義職場群聚案增加2例,目前已經對108名接觸者進行採檢,其中陰性96人、陽性12人,採檢的部分已經告一段落。上禮拜六新增的快篩點目前已經快篩了1604人,其中3名陽性、但做PCR後也是陰性,整體發展是穩定樂觀,基因定序結果都是原先起於英國的Alpha變異株。
疫苗覆蓋率34.07%
陳時中指出,這兩天疫苗施打覆蓋率是34.07%,劑次人口比為35.79劑/每百人,8月4日會配送52.57萬劑的AZ疫苗給地方政府,提供預約平台及國高中補教業者施打第四輪。第五輪預計會在8月11至17日施打,並在8月5日10時到8月7號12時接到預約簡訊、預約施打。

記者問到莫德納疫苗的施打間隔時間時,陳時中回應,美國的間隔是6週、英國8到12週、澳洲6週、加拿大16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則是12週,基本上會根據供應量、提高覆蓋率的方向做安排。
將簽署BNT疫苗EUA
針對鴻海、台積電、慈濟捐贈BNT疫苗的最新進度,陳時中表示正在努力完成排程,食藥署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公文,下午就會由衛福部長陳時中簽核。原廠、代理商都希望能夠有緊急授權輸入許可,在爭取排入排程時會比較順利。
至於此次BNT疫苗通過EUA後,是否能開放所有12歲以上的民眾施打,陳時中強調,EUA只是通過能夠進口、輸入,輸入之後怎麼用,還要根據專家會議、國際資料來研議。
有民眾質疑,高端疫苗的疫苗簡介未標示保護力,陳時中直言,因為沒有通過第三期試驗,因此當然生不出保護力的數據。記者提問有民眾發現簡介中提到高端疫苗有顏面神經麻痺、眼壓過高的副作用,發言人莊人祥解釋,這個紀錄類似打了疫苗之後搜集的不良事件反應,與疫苗接種的時間序有關,是否有因果關係還需了解。
延伸閱讀:
- 【疫苗最新資訊】一次掌握台灣COVID-19疫苗施打與購買情形
- 台灣COVID-19最新疫情與變化(持續更新)
- 立陶宛2萬劑AZ疫苗抵台:疫苗供貨仍吃緊,第5輪疫苗開不開放打高端?
- 74%確診者已打完疫苗,美國CDC:Delta變異株傳染力驚人、已經改變戰局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1-08-04 台灣人為疫苗搶破頭,為什麼法國超過16萬人上街頭反疫苗、抗議健康通行證?
- 2021-08-04 紐約市要求進入室內場所出示接種證明成全美首例,餐飲業者盼有明確指引避免員工涉險
- 2021-08-03 新增16例本土、2例死亡,陳時中將簽核BNT疫苗EUA
- 2021-08-03 台灣COVID-19致死率為何高於全球平均?接種疫苗,落實「同島一命」的精神
- 2021-08-03 學校與教室因疫情關閉後,遠距教學不該成為「唯一」的學習途徑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