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觀測到「來自黑洞背面的閃光」,再度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觀察結果與愛因斯坦在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描述的關於引力在黑洞周圍彎曲光的預測相吻合。研究團隊在今(2021)年7月《自然》雜誌上發表這項發現。
編譯:Yi-ching Kuai
史丹佛大學天文物理學家丹・威金斯(Dan Wilkins)和他的同事,觀察一個距地球8億光年的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釋放的X射線。
明亮的耀斑(flare)並不罕見,因為雖然光無法逃離黑洞,但黑洞周圍的巨大引力可以將物質加熱到數百萬度,釋放出無線電波和X射線。有時候過熱的物質(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會被快速噴流噴射到太空中。
但威金斯注意到一些較慢出現、規模較小、顏色不同的X射線閃光——這些閃光來自黑洞的背面。
「任何進入黑洞的光都不會出來,所以我們本應看不到黑洞背面的任何東西。」史丹佛大學和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卡夫利粒子天文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Particle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科學家威金斯,在一份聲明中寫道。
黑洞扭曲了空間和光
然而,黑洞的奇異特質卻使這樣的觀測實際上有可能。
威金斯說:「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這一點,是因為那個黑洞正在扭曲空間、彎曲光線並扭轉自身周圍的磁場。」
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000萬倍,位於我們附近一個名為「I Zwicky 1」的螺旋星系的中心,距離地球8億光年。
由威金斯帶領的科學家團隊,用歐洲太空總署的XMM牛頓衛星太空望遠鏡,和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觀測黑洞,一開始只是想要了解黑洞的「冕」,也就是明亮X射線的來源。天文學家認為,「冕」是氣體不斷落入黑洞的結果,氣體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個旋轉的圓盤——像水流進排水孔一樣。
黑洞的冕,與太陽的日冕(太陽炎熱的外部大氣)沒有什麼不同。太陽表面覆蓋著磁場,磁場與太陽日冕中的帶電粒子相互作用時,就會形成圈和羽狀。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將黑洞周圍的環稱為冕。
氣盤被加熱到數百萬度,產生磁場,磁場被旋轉的黑洞扭成一團,最終破裂,釋放存儲的能量,加熱周圍的一切,產生高能電子電暈,進而產生X射線光。
X射線耀斑再落入黑洞的氣體中,產生回波。耀斑消退時,太空望遠鏡卻接收到更微弱的閃光。
「I Zwicky 1」的X射線耀斑非常明亮,因此有部分X射線照射到黑洞的氣體盤上。在黑洞背面的氣體上反射的X射線,因為黑洞的極端引力扭曲了周圍的空間,亦在黑洞周圍彎曲,延遲抵達太空望遠鏡,正是威金斯團隊觀測到的那些慢一些出現、較小的X射線閃光。
觀察結果與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描述的關於引力在黑洞周圍彎曲光的預測相吻合。研究團隊在今(2021)年7月《自然》雜誌上發表這項發現。
廣義相對論歷經百年屹立不搖
愛因斯坦的理論,或者說引力是物質扭曲時空的想法,隨著新的天文學發現的出現,已經屹立了100年。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的物體會扭曲時空結構。時空非線性,而是向大質量物體彎曲,形成其他物體在行進時必須遵循的彎曲路徑。愛因斯坦說,這就是引力。就像重力迫使行星繞恆星運行一樣,光也應該沿著相同的彎曲路徑圍繞黑洞等物體,這些物體的質量可能相當於數十億個太陽。不過,直到現在才有人觀察到黑洞扭曲它背後的光的現象。
「50年前,天文物理學家開始推測磁場在黑洞附近的行為時,他們不知道有朝一日我們可能擁有直接觀察這一現象,並看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際運行的技術。」共同研究者、史丹佛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的路克・布洛森(Luke Blossom)教授、物理學教授羅傑・布蘭福德(Roger Blandford)在一份聲明中說。
「幾年來,我一直在回波在我們眼中會是什麼樣子進行理論預測。我在我發展的一套理論中看過它們,所以我一在望遠鏡觀測中看到,就能弄清楚這些事情之間的關聯。」威金斯說。
黑洞X射線回波有望揭露更多秘密
從氣盤上反彈的X射線回波有特定的「顏色」,X射線在黑洞周圍傳播時,顏色會發生輕微變化。在氣盤不同位置反彈的X射線回波會有不同的顏色,觀測到的時間點也有差距。天文學家希望利用X射線回波,來建立黑洞周遭環境的3D圖。
科學家需要更多的觀察來了解這些黑洞冕,歐洲太空總署也將在2031年發射名為雅典娜的X射線天體望遠鏡。
「它的鏡頭會比目前任何X射線望遠鏡的鏡頭都還大,能讓我們在更短的觀察時間內獲得更高解析度的畫面,」威金斯說。「有了新的天文台,我們從數據中獲得的圖片將變得更加清晰。」
新聞來源
- Einstein right, again: Researchers see light 'echo' around black hole(NBC News)
- XMM-Newton sees light echo from behind a black hole(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 Light detected behind a black hole for the first time(CNN)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