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音樂人巴布狄倫遭控性侵12歲少女,雙方各持己見引發「不在場證明」論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傳奇音樂人巴布狄倫遭控訴性侵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巴布狄倫的發言人旋即公開表示:「這份來自56年前的指控是不實的,我們將全力辯護並捍衛巴布狄倫的名譽。」
今(2021)年5月甫滿80歲的美國傳奇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近日爆出性侵風波,以J.C.之名自稱的68歲女性,於8月13日在紐約州最高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控告巴布狄倫在1965年4月、5月共6周的時間中,對她進行誘騙和侵犯。時至今日,J.C.都還未能從傷痛中復原,精神遭遇嚴重創傷,透過這次的訴訟,將尋求巴布狄倫的懲罰性賠償。

根據《衛報》表示,J.C.當時年僅12歲,而巴布狄倫便與原告成為朋友,並建立情感交流。目前J.C.居住在美國康乃迪克州的格林威治,J.C.在訴訟中指出,當時23歲左右的巴布狄倫,利用其音樂人的地位、聲望獲得J.C.的信任,進而提供酒精、藥物,更藉由身體暴力的威脅對她進行多次性侵和虐待,而其中的虐待事件發生在紐約的切爾西旅館。
《今日美國》的報導則指出,代表J.C.的律師丹尼爾艾塞克(Daniel Isaacs)表示,狄倫對原告的非法行為,都是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故意進行,由於涉嫌虐待,原告遭受身心傷害,包括嚴重的情緒和心理困擾、羞辱、恐懼、分離、憤怒、抑鬱、焦慮、個人動盪和失去信心,嚴重打擊她的神經系統、身體疼痛和精神痛苦,以及情緒和心理上的傷害。
《CNN》報導也引用律師艾塞克的說法,「起訴的行為不言自明,我們將在法庭上證明所有指控。這份訴訟是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徹底審查後提出的,毫無疑問,J.C.當時和巴布狄倫共同在切爾西旅館。」丹尼爾艾塞克如此表示。
對於這份控訴,巴布狄倫的發言人旋即公開表示:「這份來自56年前的指控是不實的,我們將全力辯護並捍衛巴布狄倫的名譽。」而外媒《showbiz411》也提出相關證明,甚至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巴布狄倫根本不在紐約。」
報導指出,1965年4月份,巴布狄倫大半時間都在美國西岸,且之後前往英國進行巡迴演出,而後在歐洲停留,直至6月2日才返回美國。這些行程幾乎都是公開紀錄,對於巴布狄倫這樣的超級巨星而言,很容易取得不在場證明,倘若這樣的時間軸正確,關於J.C.團隊提出的訴訟,將會非常不利。

會有這起訴訟產生,起因可能為《紐約兒童受害者法案》(New York's Child Victims Act)。紐約州於2019年通過該法案,進而開啟一年期限,讓童年遭到性侵的被害者,無論事發年份為何,都有權對施暴者提出訴訟。
《紐約兒童受害者法案》理應在去(2020)年到期,然而不幸碰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使得許多案件停止受理,因此去年時任的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再將法案延期一年,《紐約兒童受害者法案》便在今年8月14日到期。
也就是說J.C.是在法案到期前一天針對巴布狄倫提出訴訟。J.C.的律師表示,這個法案給了她尋求補救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紐約兒童受害者法案》自2019年8月啟動以來,已超過9000起案件起訴。
巴布狄倫於1960年代初期成名,此後加諸在身上的形象,如青年文化、抗議歌手、搖滾反叛、民謠精神等等,一直是各界的象徵指標,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音樂身涯也榮耀滿載,代表歌曲更是無數,全球唱片銷量超過1.25億,期間獲得葛萊美獎、奧斯卡、金球獎等重要獎項。
除此之外,2012年他更獲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頒發的「自由勳章」;隔年則獲得法國的「榮譽軍團勳章」;2016年更史無前例地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人。
然而,近期爆發的性侵醜聞風波,無論最終結果為何,顯然已在各界掀起不小漣漪。
新聞來源
- Lawsuit alleges Bob Dylan sexually abused a 12-year-old in 1965(CNN)
- Bob Dylan accused of sexually abusing a 12-year-old in 1965(The Guardian)
- Bob Dylan sued for allegedly grooming, sexually abusing 12-year-old girl in 1965(USA Today)
- Bob Dylan Hit With Bogus Lawsuit Claiming Molestation in NYC April-May 1965: Not Possible, He Wasn’t There(showbiz411)
延伸閱讀
- Bob Dylan:歌曲不同文學,是要來唱的,不是讀的
- 會提名川普選總統的世界,自然也會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巴布狄倫
- 巴布狄倫抗議名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傳遞哪些訊息?
- 《異托邦指南/詩與歌卷》:重遇巴布狄倫,美國夢背後更為複雜與黑暗的美國精神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