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役軍人投身收容阿富汗流浪動物,面對塔利班威脅也「絕不會把牠們丟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廷發起了請願,希望能夠募到20萬美元來進行包機和入境開支,援救動物,同時協助他們員工在英國落地生根,「這些人不會造成英國財政的負擔,」法廷說,「他們將對英國社會產生貢獻,正如他們對阿富汗社會一樣。」
美軍宣布撤軍阿富汗後,塔利班民兵持續攻佔政府軍地盤,幾天前也進入首都喀布爾,逼迫原本的阿富汗總統逃出境外,阿富汗的統治權等於由塔利班拿下。
由於塔利班過往許多侵犯人權和女權的紀錄,讓許多阿富汗人擔心受害而逃離,人群擠爆機場的畫面也透過攝影鏡頭讓全世界震驚,但除了人,你可想過留在阿富汗的貓狗們該怎麼辦嗎?
英國前海軍陸戰隊員法廷(Pen Farthing)在2007年創立的慈善基金會「Nowzad」就是立志於收容阿富汗的流浪動物,目前Noward收容了超過140隻狗、60隻貓、12頭驢子、2匹馬、1隻山羊和1頭牛,基金會也受到茱蒂丹契(Dame Judi Dench)、彼得伊根(Peter Egan)、瑞奇賈維斯(Ricky Gervais)等國際明星的支持。
然而,在塔利班快速竄起後,法廷正與時間賽跑,希望能將他基金會的25名阿富汗員工與200隻動物安置回家鄉英國。在與《獨立報》的訪談中,法廷表示:「我必須將牠們帶離這裡,我不會把牠們丟下」,法廷也擔心他員工的年輕女兒可能被伊斯蘭極端人士擄獲,「未來看起來非常的險峻。」
Check out the Nowzad Facebook page for all our adoptions needing a donation this weekend! 😁🙏🏼 pic.twitter.com/P8aKhY7C3C
— NOWZAD (@Nowzad) April 4, 2021
- 影片內容:今年4月法廷在網路上拍攝勸募影片
在阿富汗結識一隻狗,成為安置1700個小生命的基金會
法廷2006年時效力於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負責阿富汗納瓦札德(Nowzad)的維穩工作,某次破獲鬥犬組織集團後,他與其中一隻狗成為好朋友,之後將這隻以「Nowzard」命名的狗帶回家鄉德文郡(Devon),並創立了以其為名的慈善基金會。
在阿富汗,在街道上垃圾間流連的流浪狗是一大問題,這些動物通常會受暴力對待,甚至被認為是「不潔」和「不純淨」的。
「20年前,阿富汗幾乎沒有任何動保意識,這些流浪狗多被塔利班視為『不純潔』的象徵。」法廷對《獨立報》說:「但不代表所有穆斯林的想法,我的員工們都很愛動物。」
至今,Nowzard協助安置了超過1700隻阿富汗動物——其中許多都是士兵在前線結識的,此外,該基金會也在阿富汗訓練了超過500位獸醫。
在此期間,法廷和他的妻子不斷往返英國與阿富汗,但在去(2020)年疫情爆發後,他們便滯留在喀布爾,塔利班的崛起更讓狀況雪上加霜。
《每日郵報》報導中提到,法廷現在「去不了機場,外頭塔利班已經控制了一切。」
對此,法廷發起了請願,希望能夠募到20萬美元(約560萬台幣)來進行包機和入境開支,援救這些動物,免於讓他們重回街頭,甚至遭到撲殺的命運,同時協助他們員工在英國落地生根。法廷進一步表示:「這些人不會造成英國財政的負擔,他們將對英國社會產生貢獻,正如他們對阿富汗社會一樣。」

西方世界讓阿富汗人民失望,同袍的犧牲都付諸流水
針對阿富汗現況,曾為軍人的法廷認為一切「令人心碎」,也覺得西方政府讓阿富汗人民失望。《獨立報》報導,法廷為過去犧牲的那些英國軍人——其中不少是他的同袍——感到憤怒,因為一切都付諸流水。
「當我說出我是英國人時,都覺得很心虛,這次事件就是西方世界把別人國家徹底搞亂的最佳展現。」
法廷也提到,他在阿富汗的員工有年輕的女兒,而他不敢想像這些年輕的阿富汗女性會面臨怎樣的遭遇——嫁給塔利班戰士,然後變成嬰兒製造器——西方世界就坐視這一切發生。
針對法廷要求政府專案處理他員工進入英國庇護的請願,《BBC》報導,英國外交部在8月17日發布聲明,表示將會「聯繫法廷先生並提供協助」,然而法廷本人卻表示,至今還沒有收到任何英國政府的聯繫。
新聞來源
- The Taliban are next door but I won’t abandon my animal shelter’s staff – or my dogs, says ex-Marine in Kabul(獨立報)
- Ex-Royal Marine's wife is SAFE in Kabul after being 'crushed in stampede to airport' - but her husband blast UKs for failing to check she is alive after missing her flight(每日郵報)
- Ex-marine: I'm not leaving Kabul without my animal rescue staff(BBC)
延伸閱讀
- 塔利班逐漸包圍阿富汗首都,外媒:倘若奪權將為世界帶來4個重大影響
- 昔日被美國推翻的塔利班,如何在20年之內重新掌握阿富汗?
- 塔利班遭Facebook、YouTube、Tiktok全面抵制,塔利班發言人批:扼殺言論自由
- 【國際大風吹】攻佔大片阿富汗,塔利班想要什麼?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