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臣提「憲法九二」隱含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這將狠採中共對台底線

江啟臣提「憲法九二」隱含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這將狠採中共對台底線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憲法九二」要求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始有「九二共識」,這樣要求已非要中共當局默認「一中各表」而已,而是發展到承認中華民國地步。

從「九二共識」到「憲法九二」的兩岸路線政治意涵、影響及其侷限性

2020年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拋出「憲法九二」論述,現又闡述四點主張,「以人為本的兩岸關係」、「憲法九二重建民眾信賴」、「和平行動方案」以及「發起兩岸前途國是論壇」,作為展開連任黨主席的起手式,希冀藉此展開跨世代、跨階層、和跨黨派的有意義對話。同時呼籲中共局必須正視、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兩岸始有「九二共識」。

這樣的兩岸路線究竟是回歸傳統馬英九路線呢?還是一種標新立異的說法?「九二共識」與「憲法九二」一樣嗎?如果意涵一樣又何必另創新詞語呢?何不延續即可藉此凸顯兩岸路線及政策的一致性呢?

馬英九時期儘管呼籲中共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但從未要求中共當局必須以承認中華民國為前提,而是雙方基於「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默契。現江啟臣主席提出「九二共識」存在,係以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為前提,否則就不會有「九二共識」存在。

此種說法不同於馬英九時期說法,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並無正視或承認對方問題。若中共當局接受「憲法九二」,這等於認同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既往中共當局對國民黨當局提出「一中各表」表示「緘默」不公開表態反對,並非意味著中共當局認可及接受;現則要求承認中華民國及憲法,形成兩岸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首先,「憲法九二」具有排除民進黨及激進台獨勢力共擊「抹紅」作用。江啟臣重新倡議國民黨兩岸路線立基在「不統、不獨、不武」,及「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前提,看似重新回歸至馬執政時期路線,代表重返務實、漸進、和平的路線。這對蔡英文兩岸路線固然產生擠壓,跳脫不斷被邊緣化及污名化困境,但未必能夠取得中共當局之「諒解」。

儘管蔡英文總統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但並未公開宣示「兩岸一國」、「兩岸一中」的關係性質,因而尚無法解開兩岸政治僵局。

國民黨倡議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從而簡稱「憲法九二」,避免遭到民進黨抹紅、出賣台灣之質疑;而民進黨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則是避免被質疑進行「法理台獨」,進而影響「選票極大化目標」達成。然而,「憲法九二」用於台灣社會內部固然可以澄清「九二共識」並非「一國兩制」,抵擋來自激進獨派的攻擊;但因以接受或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為前提,使得既往兩岸當局默契被打破,而陷入是否接受彼此憲法矛盾。

其次,從「九二共識」創造性模糊轉向「憲法九二」創造性清晰。既往「九二共識」僅只是兩岸都認同「兩岸一中」、「兩岸一國」,雙方對「一中內涵」認知有所不同,並無要求彼此接受對方憲法。從中共當局角度來說,關鍵是兩岸同屬一國,並願意推進國家統一,基於各自法規框架不能相互承認前提下,作為兩岸雙方重啟交流、合作及對話、協商的政治基礎,這樣共識必然是「創造性模糊」而非「創造性清晰」。

從「創造性清晰」角度檢視,「憲法九二」更比不上「憲法一中」、「憲法一國」說法,對中共當局而言,將「憲法」與「九二共識」放置一起,實有從「互不否認」向「互相承認」轉折困境。

再者,「九二共識」是奠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基礎上,而非相互承認主權。「創造性模糊」的「九二共識」,在於兩岸當局不要相互承認,對中共當局而言,即是認同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雙方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國民黨而言,則是著重雙方對「一個中國內涵」認知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著重「一中原則」,國民黨當局著重「各自表述」。在各說各話前提下,「九二共識」成為2008-2016年兩岸當局對話及協商政治基礎。

儘管中共當局不認同及接受「一中各表」,但也不會公開批判之,而是表示緘默立場。而「憲法九二」要求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始有「九二共識」,這樣要求已非要中共當局默認「一中各表」而已,而是發展到承認中華民國地步。這種要求承認中華民國、「一中各表」作為兩岸重啟對話及協商共識,成為「憲法九二」表述的實質內涵。

RTS1MT58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最後,「九二共識」就是「九二共識」,非「憲法九二」,兩岸當局並無「憲法共識」,更遑論「憲法九二」。從中國大陸學者對「憲法九二」的分析及詮釋來說,這已非是回到原初「九二共識」構想。例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即強調,這實際上已違背「九二共識」精神,和當初講的內涵不一致,中共方面更不會接受。

另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國民黨必須理清「九二共識」內涵,中共當局的立場非常明確,就是「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並批判江啟臣針對「九二共識」增加很多定義,但其實並不必要的。

從中共當局角度檢視,固然在「九二共識」上加上諸多定義並無必要性;但也無像民進黨當局所論「九二共識」,已翻過歷史一頁。根據2021年5月8日陸委會發布新聞稿「台灣已經翻過『九二共識』的歷史一頁」所指陳:馬前總統倡議的「九二共識」,在北京當局的定義下,僅剩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內涵;「習五條」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九二共識」更被定調為「一個中國原則」及追求統一的「九二共識」,也等同將「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加諸台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