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價值1兆美元礦藏,中國欲藉「一帶一路」打破「帝國墳場」詛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近年來再生能源成為產業趨勢,上游礦產原料是各國相爭的戰略物資,中國未來可能藉著「一帶一路」參與建設阿富汗基礎設施,同時爭取礦場開採權力,進一步擴大地緣政治的優勢。
隨著近年來再生能源成為產業趨勢,儲能設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為了掌握產業上游的稀有礦物,欲藉著「一帶一路」替參與國提供資金和基礎設施,藉此各國協議其開採權利,隨著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權,外界直指其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將成為中國下一個重要的目標。
塔利班上台掌控阿富汗豐富礦藏
阿富汗有豐富的礦產,整體價值達到1兆美元(約新台幣28兆)。《CNN》報導指出,該國位於中亞及南亞的十字路口,盛產除了鐵、銅以及金礦,還有當地還有貴重的稀土礦物——鋰(lithium)礦床所在地。
過去幾年來,電池材料產業有著顯著的成長,因為受惠於受全球減碳排放趨勢的影響,汽車廠商正經歷由內燃機轉向電動機的變革,以符合未來的國際趨勢,而電池成為無可取代的商品。
根據61 Financial研究指出,電池的上游材料業於2024年,年均收入成長將18.4%,行業總收入將達38億美元(新台幣1064億元),電池生產廠商未來對於礦產需求會持續增加,各大廠商正紛紛尋求機會來鎖定各大礦場的確保供應來源。
面對未來的產業巨變,電池中原料成為各國的戰略物資,而中國正透過「一帶一路」逐漸掌握著全球85%稀土市場。
美國智庫新中心的策略分析師Zane Heflin在報告中直言,中國為了獲取非洲寶貴原物料,正在提供各種基礎建設、貸款等方式,於非洲建立採礦據點,並逐一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
近年來中國大有斬獲,已經擁有鋰離子電池製造關鍵原料的全球最大產能,美國智庫CSIS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佔全球電池製造能力的80%。
數據指出,目前為止中國提供了全球85%的稀土,並且佔全球稀有金屬、銻和重晶石等礦物供應量的三分之二。
中國「一帶一路」上為阿富汗帶來建設
阿富汗位於中國「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沿線,又同新疆接壤,局勢和中國息息相關。
美國在今(2021)年4月宣佈撤軍阿富汗,中國將利用其「一帶一路」倡議,企圖以獨佔的姿態,進駐阿富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上(7)月證實,中國的確正與包括阿富汗在內的國家,討論擴大中巴經濟走廊。
雖然中國當局,尚未正式承認塔利班(Taliban)是阿富汗的新政府,但中國在上週發表聲明說,它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願和選擇,並將同阿富汗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
當美國深陷阿富汗事務,付出代價高昂的同時,中國正悄悄的對阿富汗伸出援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向阿富汗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醫療援助,援建醫院、太陽能發電站等。同時,中國還加強了雙方的貿易關係,最終成為阿富汗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
針對中國動作頻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波強調,隨著塔利班政權上台,北京能為該政權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也能藉由「一帶一路」計畫,為當地打造基礎、工業設施。
他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金屬和稀有礦產的主要買家,它為阿富汗提供基礎建設時,也能夠參與礦產開採,中國一方面出口國內工業技術,同時也能進一步掌握電池原物料的開採權。
周波說明,中國已經將「一帶一路」從巴基斯坦延伸到阿富汗,打造更完善的路網,如修建一條從白沙瓦到喀布爾的高速公路,這也將開闢一條能夠更有效率進入中東市場的陸路。
阿富汗長期以來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征服者的墳場,從亞歷山大大帝、大英帝國、蘇聯以及美國。他強調,如今中國進入阿富汗攜帶的不是炸彈,而是一張張的建築藍圖,顛覆過去「帝國墳場」的詛咒。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