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價值1兆美元礦藏,中國欲藉「一帶一路」打破「帝國墳場」詛咒

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價值1兆美元礦藏,中國欲藉「一帶一路」打破「帝國墳場」詛咒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近年來再生能源成為產業趨勢,上游礦產原料是各國相爭的戰略物資,中國未來可能藉著「一帶一路」參與建設阿富汗基礎設施,同時爭取礦場開採權力,進一步擴大地緣政治的優勢。

隨著近年來再生能源成為產業趨勢,儲能設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為了掌握產業上游的稀有礦物,欲藉著「一帶一路」替參與國提供資金和基礎設施,藉此各國協議其開採權利,隨著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權,外界直指其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將成為中國下一個重要的目標。

塔利班上台掌控阿富汗豐富礦藏

阿富汗有豐富的礦產,整體價值達到1兆美元(約新台幣28兆)。《CNN》報導指出,該國位於中亞及南亞的十字路口,盛產除了鐵、銅以及金礦,還有當地還有貴重的稀土礦物——鋰(lithium)礦床所在地。

過去幾年來,電池材料產業有著顯著的成長,因為受惠於受全球減碳排放趨勢的影響,汽車廠商正經歷由內燃機轉向電動機的變革,以符合未來的國際趨勢,而電池成為無可取代的商品。

根據61 Financial研究指出,電池的上游材料業於2024年,年均收入成長將18.4%,行業總收入將達38億美元(新台幣1064億元),電池生產廠商未來對於礦產需求會持續增加,各大廠商正紛紛尋求機會來鎖定各大礦場的確保供應來源。

面對未來的產業巨變,電池中原料成為各國的戰略物資,而中國正透過「一帶一路」逐漸掌握著全球85%稀土市場。

美國智庫新中心的策略分析師Zane Heflin在報告中直言,中國為了獲取非洲寶貴原物料,正在提供各種基礎建設、貸款等方式,於非洲建立採礦據點,並逐一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

近年來中國大有斬獲,已經擁有鋰離子電池製造關鍵原料的全球最大產能,美國智庫CSIS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佔全球電池製造能力的80%。

數據指出,目前為止中國提供了全球85%的稀土,並且佔全球稀有金屬、銻和重晶石等礦物供應量的三分之二。

中國「一帶一路」上為阿富汗帶來建設

阿富汗位於中國「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沿線,又同新疆接壤,局勢和中國息息相關。

美國在今(2021)年4月宣佈撤軍阿富汗,中國將利用其「一帶一路」倡議,企圖以獨佔的姿態,進駐阿富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上(7)月證實,中國的確正與包括阿富汗在內的國家,討論擴大中巴經濟走廊。

雖然中國當局,尚未正式承認塔利班(Taliban)是阿富汗的新政府,但中國在上週發表聲明,它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願和選擇,並將同阿富汗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

當美國深陷阿富汗事務,付出代價高昂的同時,中國正悄悄的對阿富汗伸出援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向阿富汗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醫療援助,援建醫院、太陽能發電站等。同時,中國還加強了雙方的貿易關係,最終成為阿富汗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

針對中國動作頻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波強調,隨著塔利班政權上台,北京能為該政權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也能藉由「一帶一路」計畫,為當地打造基礎、工業設施。

他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金屬和稀有礦產的主要買家,它為阿富汗提供基礎建設時,也能夠參與礦產開採,中國一方面出口國內工業技術,同時也能進一步掌握電池原物料的開採權。

周波說明,中國已經將「一帶一路」從巴基斯坦延伸到阿富汗,打造更完善的路網,如修建一條從白沙瓦到喀布爾的高速公路,這也將開闢一條能夠更有效率進入中東市場的陸路。

阿富汗長期以來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征服者的墳場,從亞歷山大大帝、大英帝國、蘇聯以及美國。他強調,如今中國進入阿富汗攜帶的不是炸彈,而是一張張的建築藍圖,顛覆過去「帝國墳場」的詛咒。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