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工業效率碰上華麗幻想,日本創意文化如何使夢想成真,重新定義你我的世界。超乎想像的絕妙觀點,日本流行文化的全面解析與深度詮釋。那些隱藏在熟悉的日本之下,不那麼熟悉的迷人英雄故事。
角色介紹
- 手塚治虫
漫畫創作者。出生於大阪,1947年《新寶島》出版,將電影分鏡手法引入漫畫,開創日本漫畫的全新時代,漫畫不再是低俗的消遣,搖身一變成為精緻的藝術創作。此後手塚治虫陸續創作出《原子小金剛》、《寶馬王子》、《怪醫黑傑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並獲得「漫畫之神」的稱號。
- 清水侑子
第一代Hello Kitty繪者。因為喜愛貓咪,覺得「如果有一隻貓咪能像人一樣說話、吃冰淇淋或逛街,那不是很好玩嗎」,因而創作出Hello Kitty的原型,於1975年第一次推出相關商品。Hello Kitty隨後搭上1980年代興起的「辣妹」風潮,辣妹用可愛為自己發聲,三麗鷗產品因而成為獨立與力量的象徵,風靡日本各地。
- 盛田昭夫
Sony共同創辦人。二戰結束後,盛田昭夫放棄繼承釀酒家業,毅然決定加入井深大所創立的東京通信工業公司,也就是後來的Sony。盛田昭夫與井深大兩人創造了許多令人驚豔的產品,包括錄音機、收音機、隨身聽等,建立起全球性的電子帝國版圖,也改變了整個世代的生活方式。
- 宮本茂
任天堂遊戲設計師。成長於京都郊區,童年的一場郊外神祕洞穴探險,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風格。宮本茂認為電玩遊戲的重點不在華麗的畫面,而是在新奇又有趣的體驗,主導開發《大金剛》、《瑪利歐》、《薩爾達傳說》、《銀河戰士》等任天堂經典系列遊戲,奠定任天堂的遊戲霸主地位。
幻想傳遞道具
每個人都是明星──【卡拉OK裝置】
- 屬性:魅力+10
- 使用方法:第一代卡拉OK裝置需要先投入100日圓,拿起麥克風盡情發揮即可,效果持續一整首歌。
為自己的世界配樂──【隨身聽】
- 屬性:自我恢復力增加50%
- 使用方法:放入錄音帶、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親手打造自己的背景音樂。
讓幻想跟著你走──【任天堂Game Boy】
- 屬性:MP回復加速
- 使用方法:走到哪玩到哪,還可以連線對戰。對了,這裡的連線指的是真的用「電線」連接兩台Game Boy。
召集各路英雄的所在──【2Channel討論區】
- 屬性:號召力+20,組隊作戰攻擊力+5
- 使用方法:日本最大的線上匿名布告欄系統,介面簡單,但造成的影響可不簡單,使用者遍佈全日本。
最後提醒
請記住!這不單單只是這些創造者個人勝利的故事,在創造者所賦予的力量下,包括你我在內的無數玩家與使用者,都意外地親身參與了整個過程,也成為這個幻想世界的眾多推動者之一。
是的,這精采華麗的世界是由我們一起建造的。
至此,你已經完成所有準備
去吧!盡情探索這幻想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傳奇!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
Tags: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