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小吃店吃烤肉米線,賀錦麗訪東南亞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意義為何?

不再有小吃店吃烤肉米線,賀錦麗訪東南亞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意義為何?
25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於河內與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會面。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還記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已故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2016年5月在越南河內吃烤肉米線的經典合照嗎?這次賀錦麗抵達越南前,23日首都胡志明市因疫情升高而宣佈封城兩週,小店吃越南美食拉近民眾距離的畫面想必不會重演,

8月22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抵達新加坡,展開上任後的首次亞洲行,目前結束了新加坡行程於24日抵達越南河內,25日與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會面;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ymone Sanders)日前表示,賀錦麗會與兩國政府針對安全、氣候變遷、新冠肺炎大流行及「共同努力促進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進行討論。

賀錦麗是美國史上首位訪問越南的副總統,而這趟東南亞之行對美國拜登政府所代表的意義為何,以下將從三個面向來分析。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怎麼說「東南亞政策」?

若要了解拜登政府的東南亞政策,可檢視現任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拜登就職典禮6個月後於新加坡舉行「富勒頓講座」(IISS-Fullerton Lecture)的發言,會更了解賀錦麗本次訪問東南亞的目標。

奧斯汀在講座中表示,美國不希望東南亞國家被迫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而是計畫在雙邊和多邊關係中尋求共同利益,和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建立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

對於這樣的願景,奧斯汀表示美國會透過三個方向來實踐,首先是協助東南亞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復,而目前美國已向印尼、寮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捐贈疫苗;第二是以外交和軍事手段,透過協調和網絡建立威懾並投資於整個區域的合作夥伴關係,第三是在基於規則的秩序內,於該區域發展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

奧斯汀也提到美國在執行「東南亞政策」的優先順序,包括海洋自由、人權和解決社會爭端,而儘管美國希望與中國建立更穩固的關係,但仍依舊對南海九段線提出異議。

新冠肺炎疫苗成為美國重返東南亞的利器

回顧川普擔任總統任內,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主打「印太政策」、強調「美國優先」,專家認為川普減少對東南亞區域關注的氣力,讓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提升,也加劇了東南亞的人權問題。

一篇刊於《曼谷郵報》的評論〈川普留在東南亞的遺產〉,作者Nehginpao Kipgen便認為近期的泰國民主示威,和菲律賓杜特蒂總統任內執行的「毒品戰爭」,便是與美國東南亞政策轉向有關。

不過拜登上任後,似乎是極力要填補美國過去4年在東南亞的空缺,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於5月底至6月初先後訪問印尼、柬埔寨和泰國,7月14日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線上出席了東協—美國外長特別會議(U.S.-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國防部長奧斯汀也在7月26日展開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之行,而賀錦麗本次的參訪更代表美國對東南亞區域的重視。

RTXG13AM
8月23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新加坡與李顯龍總理會面。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8月23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新加坡與李顯龍總理會面。

新冠肺炎疫情對東南亞所造成的衝擊,也給了美國能重新介入的機會,尤其中國捐助的疫苗在東南亞各國成效不佳,美國捐贈的2300萬劑新冠肺炎mRNA疫苗,絕對有助於提升美國在東南亞的形象,根據《BBC》報導,賀錦麗訪問星越兩國還提出了醫療合作計劃,美國也預計在河內開設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首個地區分支機構。

雖然奧斯汀在「富勒頓講座」中,強調美國計畫在雙邊和多邊關係中與中國尋求共同利益,不過賀錦麗本週已針對南海議題抨擊中國,表達美國重返東南亞的企圖相當明確。

賀錦麗24日在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發表演說時,對北京聲稱在南海擁有大片南海水域主權,強調美國會與盟友共同面對這些威脅,根據《中央社》報導,25日在與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會談時,賀錦麗再度表示:「我們有必要找到方法對北京施壓、加壓,好讓它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挑戰它恃強凌弱且過度的海權主張」,而中國則表示華府試圖分化北京及東南亞鄰國的關係。

RTXG54QF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25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於河內與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會面
RTXG57F1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賀錦麗25日在越南河內於美國參議員馬侃(John Sidney McCain III,1936-2018)逝世三週年之際,於馬侃紀念碑前獻花

重返東南亞時機挑戰重重

任教於馬來西亞玻璃市大學副教授的Murray Hunter,在〈拜登的東南亞教條:修復歐巴馬和川普時代的破壞和忽視〉一文分析,目前拜登政府重回東南亞的時機點並非最佳時刻,東南亞多國都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緬甸今年2月政變國內抗爭未歇、泰國民眾與軍政府不時處於對立。

Murray Hunter在文中寫到,目前中國並非美國唯一關注焦點,政變後的緬甸、泰國國內局勢皆非美國所能掌控,而加強與越南的關係,並打造一個強大的新加坡似乎是當前最重要的目的,未來美國還應要更進一步加強與印尼的關係,也會期望馬來西亞在中國入侵其經濟海域的情況下,能與美國有更多合作。

還記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已故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2016年在越南河內吃烤肉米線(Bún Chả)的經典合照嗎?這次賀錦麗抵達越南前,23日首都胡志明市因疫情升高而宣佈封城兩週,品嚐越南庶民美食拉近民眾距離的畫面想必不會重演,而在近期美國撤離阿富汗引發國際輿論撻伐,賀錦麗的東南亞之行,勢必會更加務實地以重塑美國的國際形象,和為重返東南亞鋪路為目標。

13267757_1148590505204140_19013852322096
Photo Credit:Anthony Bourdain
2016年5月23日,就在已故美食節目主持人波登公佈這照片的前一天,美國解除對越南數十年的軍售禁令,這對美越乃至東南亞區域皆為大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