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李白:寫詩?不能糊口的(上)

李白:寫詩?不能糊口的(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賺錢而寫的文章變成雋永文學者,不是沒有,只是很少,而且有時要經過年月洗禮才見真章,作者本人未必有那麼長命看到自己好文傳千里。

舞文弄墨,於我而言,是為興趣,為直抒己見,為娛人娛己。從前為工作寫廣告繕稿、寫公關司儀稿、翻譯教科書,這些為賺錢餬口而寫的東西,不是言不由衷,就是悶蛋非常。

為賺錢而寫的文章變成雋永文學者,不是沒有,只是很少,而且有時要經過年月洗禮才見真章,作者本人未必有那麼長命看到自己好文傳千里。

自古以來,文人都是怎樣餬口的呢?

成功靠父幹,投胎投得好,做個含銀匙的二世祖,萬貫家財任揮霍,何須擔心作品賣不賣得出去?就如宋徽宗。

Photo Credit: Zhao Ji  public domain

Photo Credit: Zhao Ji public domain

做皇帝不成,也可以做官、做公務員,管完衙門事務,就與其他官吏文人把酒當歌、吟詩作對,總之有份俸祿就不用愁,就如歐陽修、陶淵明、龍應台、Lawrence Durrell、Vaclav Havel。

性格不適合做官的,也可以找個教職做個教書先生,平時在象牙塔裡春風化雨,工餘時天馬行空爬格子,就如魯迅、錢鐘書、J.R.R.Tolkien、Dan Brown。

做個軟飯王,找個有錢有能力養家的配偶,讓自己做好煮飯洗衣等瑣事,便能奮筆疾書,就如三毛。

許多大名鼎鼎的作家,原本都有自己的職業,並非靠賣文維生。J.K.Rowling在國際特赦組織工作,John Irving是摔角教練,T.S.Eliot曾經在銀行工作,例子不勝枚舉。

武俠小說鼻祖梁羽生和「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的金庸,雖然各自寫下幾十部銷量高且被改編成電影電視的小說,但他們二人的正職,卻是報社編輯和社長。

今時今日,出版管道比過往多,書刊網站多如繁星,人人都能做作家、做博客。稿費?甚麼來的?就算有,都往往得啖笑,萬一遇上無良編輯、出版社,被拖欠稿費就更慘了。做全職作家靠寫書寫文賺錢過活,恐怕是天方夜譚。作家必須要有其他收入來源才撐得住,就連已出版多本愛情小說的人氣作家唐希文也如是說。

香港市場小,要靠寫作生存就必須量產。不過,不是人人都像Issac Asimov(美國三大科幻名家,享壽72歲,出版超過500本科幻小說)般寫得快、靚、正,為交稿而交的稿,真的有質素保證嗎?

山地媽不才,最多只會寫無酬文章,卻篇篇是為興趣和自己關心的事情而寫。去年獲書商青睞出版了自傳式小品《豉油西餐的回憶》,只為一圓多年來出書的心願。自問寂寂無名,書商代我出版是冒險之舉,隨時會血本無歸。

於我而言,無論分得多少版稅,也不過是象徵式地錦上添花而已。如果真的要計算寫稿畫圖校對的時間,恐怕時薪連判上判的清潔阿姐也不如。就像讀書時參加的體藝比賽,都是為了一展實力、力爭殊榮,從而獲得肯定,有幾多人是為了那一千幾百的書券或現金而參賽的?

讀書時與詩人為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香港詩人寫得一手好詩好文,正職卻是收入不豐的勞動工作,寧願賺少些的原因,是為了不用帶腦開工,把創意和繆思留起,下班後寫自己的詩。以寫作為興趣、為副業,實為進可攻、退可守的上策。

說來也有道理。從事文字工作的人,傳媒也好,出版也好,每天絞盡腦汁把案頭文稿寫好,下班後還有幾多人肯再花精力,寫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請讀者先不要擲雞蛋,本篇篇幅較長,李白會在下集出場。)

李白:寫詩?不能糊口的(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網誌

責坐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