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李在鎔量身打造假釋條件,昔日主張打擊財閥的文在寅為何自打耳光?

為李在鎔量身打造假釋條件,昔日主張打擊財閥的文在寅為何自打耳光?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青瓦台正式對外表示:「期待在半導體和疫苗領域能發揮作用,要求假釋的國民很多。希望國民能夠理解,這是為了國家利益所做的決定。」可以知道,此次假釋,是否合乎社會正義儼然不是首要考量,聚焦的全在「半導體所牽動的未來經濟」與「民意」。

韓國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因捲入朴槿惠政權「閨密干政」醜聞,於2018年被判處2年6個月刑期,前後入獄服刑2次,累積服刑日達1年半,並於今(2021)年8月13日獲得假釋。

是否釋放李在鎔,韓國各方看法不一,然而從韓國政府表明假釋基於「社會輿論」、「國家利益」考量來看,假釋第11天,三星集團便公布將針對半導體等投資240兆韓元,不禁讓人聯想,韓國保守派媒體不斷強調「李在鎔影響經濟論」好像「按時」應驗,撫慰民眾不安的心理。

釋放李在鎔,似乎也象徵昔日主張打擊財閥的文在寅終也難以擺脫財閥治國的問題。

根據過往的經驗,韓國會在815光復節的之際,視受刑人的服刑狀況等,綜合評估假釋受刑人。今年韓國法務部考量第4波疫情延燒、矯正機關收容人數過多等情形,相較於去(2020)年擴增151名,包括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在內,共計810名受刑人獲得假釋。

韓國法務部於記者會表示,假釋李在鎔是考慮疫情長期化影響國內經濟及全球經濟環境,以及社會輿論與收監生活態度等因素,所下的決定。

李在鎔之所以入獄,是因為捲入閨密干政醜聞。2014年三星會長的李健熙病危,李在鎔為鞏固接班人地位,進行一連串持股佈局與非法合併公司。由於李在鎔當時沒有三星電子持股,其股票價格高昂,難以直接購買,轉而以行賄、非法合併公司的方式來間接取得持股。

三星集團事業中擁有最多半導體相關子公司股票的為三星物產,堪稱是三星集團核心控股公司,當時擁有第一毛織近四分之一持股的李在鎔,因而計畫合併三星物產來間接取得三星電子的持股。

雖然第一毛織的股價為三星物產的三倍,但由於三星物產所握有的事業體多為半導體相關事業,部分外界人士認為實際價值與獲利大,使合併案在三星物產股東大會陷入僵局。

為使合併順利,李在鎔把腦筋動到三星物產最大股東「國民年金公團」頭上,透過行賄崔順實的方式,促成當時總統朴槿惠施壓管理國民年金工團的公家機關「健保福祉部」下達同意指令,來促成合併,然隨著「閨密干政」浮出檯面,李在鎔的非法合併與行賄也跟著東窗事發。

事實上,就合法性而言,李在鎔服刑60%、收監態度良好,符合韓國今年假釋的規定,無不法之虞,但正義上略有瑕疵,是韓國電視媒體目前議論的。原先假釋規定需服刑滿65%才能申請,但法務部卻在上月調降至60%,部分人士質疑此舉是為了讓李在鎔順利假釋。

再者,由於李在鎔尚有案在身,雖假釋規定明文:「案情在審之情形,可斟酌相關法院及檢察官意見,決定是否假釋。」但根據韓國KBS II報導,李在鎔目前剛進入2審階段的為非法合併公司過程中,涉嫌會計造假一案,當年遭檢方搜索時,便試圖煙滅證據,今李在鎔假釋,外界質疑難保相同舉動發生。

無論從韓國法務部公開表明假釋是考慮國內外經濟及社會輿論所做的決定,還是青瓦台正式對外發布的立場說到:「我們明白假釋李副會長的正反立場,國民的反對意見,也是正確的。然另一方面,在嚴峻的危機情況下,特別是期待在半導體和疫苗領域能發揮作用,而要求假釋的國民也很多。希望國民能夠理解,這是為了國家利益所做的決定。」

是否假釋或特赦李在鎔,是韓國輿論媒體、各界人士長期議論的議題。韓國的保守派報紙與經濟報刊,早在好幾個月前,對於假釋李在鎔不斷釋出支持態度,其報導多圍繞在「經濟」以及「疫苗」上做論述。其中包括「半導體產業晶圓代工市場的巨變,三星若要穩住全球市占率,不可缺少李在鎔的投資判斷」、「三星生技將代工生產莫德納疫苗,若有李在鎔出面,也許能讓部分貨量直接供應韓國,緩解疫苗不足的窘境」等。

RTS1D8H4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這一連串的輿論,遭到反對假釋及專家認為是毫無根據的臆測,甚至有造假的嫌疑。三星為韓國貢獻五分之一的GDP,三星若在全球市場失利,引發的經濟衝擊可想而知,但難以說服反對方的是,李在鎔在獄中期間,三星電子收益反而創下史上新高。

另外,根據KBS II的報導,今年2月《韓國經濟》刊載了李在鎔被選為出訪國外添購疫苗大使的獨家新聞,官方卻表示沒有討論過此事。4月韓國與輝瑞完成添購疫苗簽約時,出現多家媒體報導「李在鎔成功牽線,使政府成功添購BNT疫苗」,共同民主黨崔鍾允議員在質詢保健福祉部長權德喆消息真偽,得到「協商的過程中沒有此事」的回應。

無論韓國媒體是否從中作梗,讓假釋變得更順利,從韓國法務部公開表明,假釋是考慮國內外經濟及社會輿論所做之決定,及青瓦台正式對外表示:「期待在半導體和疫苗領域能發揮作用,要求假釋的國民很多。希望國民能夠理解,這是為了國家利益所做的決定。」可以知道,此次假釋,是否合乎社會正義儼然不是首要考量,聚焦的全在「半導體所牽動的未來經濟」與「民意」。

「我們明白假釋李副會長的正反立場,國民的反對意見,也是正確的。然另一方面,在嚴峻的危機情況下,特別是期待在半導體和疫苗領域能發揮作用,而要求假釋的國民也很多。希望國民能夠理解,這是為了國家利益所做的決定。」——青瓦台國民溝通首席祕書官朴洙賢公開所述。

根據韓國公共電視台KBS委託韓國Research所作的民調顯示,贊成假釋的民眾高達68%,另一家電視台YTN委託民調機構Realmeter的結果,贊成也來到66%;就年齡分佈來看,60到70歲人口贊成高達八成,30到50歲贊成比例也紛紛過半,較意外的是20歲區間的贊成比例也高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