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鐳女孩》:雖然女工們無法救自己的命,消除骨頭積滿的毒物,但她們的犧牲救了好幾千人

《鐳女孩》:雖然女工們無法救自己的命,消除骨頭積滿的毒物,但她們的犧牲救了好幾千人
Photo Credit: Radior cosmetics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些鐳女孩們發現自己捲入了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和醜聞,決定挺身而出,隨著她們病情急速惡化,一個接著一個痛苦地凋零,她們的時間不多了⋯⋯多年訴訟終於贏來勝利,她們的勇氣改變法律,她們的經驗成為人類遺產,讓大眾認識到鐳的毒性,更啟發美國政府對核彈危害的研究,拯救日後成千上百人性命。

文:凱特.穆爾(Kate Moore)

鐳女孩沒有白死,雖然女工們無法救自己的命,消除骨頭積滿的毒物,但是在無數方面,她們的犧牲救了好幾千人。

楷瑟琳.達諾胡的案子獲得最後勝利的五十天前,歐洲爆發戰爭,這意味著夜光表盤的需求將再度大增,好讓軍事機械的儀表板以及戰場上的軍人的手錶能夠發出夜光。但是由於楷瑟琳桂思以及她們的同事勇敢說出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事,塗畫表盤現在變成年輕女性最害怕的職業,政府再也不能坐視不管:必須回應鐳女孩的死。

政府完全根據從前一代表盤畫工的身體取得的知識,訂定安全標準,保護全新一代的表盤畫工。標準訂得差點就太遲,因為七個月後美國就正式參戰。美國鐳表盤塗繪工業大盛,光是美國鐳企業,員工就增加了十六倍。鐳表盤的生意比第一波還要大: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了超過一百九十公克的鐳來繪製夜光表盤;相較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世界只使用不到三十公克。

此外,名叫格倫.西博格(Glenn Seaborg)的化學家受聘執行一項最高機密的任務——曼哈頓計畫——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早上我巡視實驗室時,腦海裡突然出現鐳表盤塗畫產業員工的恐怖畫面。」製造原子彈需要廣泛使用具有輻射性的鈽,他立即發現,執行曼哈頓計畫的人也面對類似的危險。西博格堅持對鈽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鈽跟鐳的生物醫學特性非常相似,意思就是說,人若接觸到鈽,鈽就會沉積到骨頭裡。曼哈頓計畫直接根據鐳的安全標準,對員工訂定沒有商量餘地的安全指導方針。西博格決定,不讓為了打贏戰爭而努力的同仁跟表盤女工一樣成為亡魂。

同盟國戰勝之後——投擲曼哈頓計畫所製造的原子彈幫了大忙——政府澈底承認國家欠鐳女孩的人情,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的一位官員寫道:「要不是那些表盤畫工,曼哈頓計畫的管理階層可能會不顧我們強烈要求,據理拒絕採取最嚴密的防護措施,數千名員工很可能已經身陷嚴重的險境,而且可能還會繼續發生。」官員們說,那些表盤畫工是「無價之寶」。

即便在戰爭結束之後,世界進入原子能時代,表盤畫工的遺產仍舊繼續拯救人命。「當時我們將要活在鈽的時代,」一九五○年代在美國長大的一名男子興味盎然地說,「我們運用鈽的車子、飛機……多不勝數。」大規模生產輻射物質似乎無可避免。「在可預見的將來,」消費者聯盟寫道,「數百萬勞工可能會受到游離輻射影響。」

消費者聯盟說的對。然而,幾乎立即變得清楚明瞭,有風險的不只有新原子產業的員工:整個地球都有風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到五年後,核子武器競賽就展開了:接下來十年間,全球各地進行了數百次地面上原子試爆。

每次爆炸,炸彈殘骸形成蕈狀雲衝入天空,最後變成輻射落塵,飄回地球上:不只落到試爆地點,還會像雨水般降落到長著綠草、小麥和穀類植物的田野,落塵裡的放射性同位素會透過這些植物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這些同位素會開始沉積在人的骨頭裡,與鐳對表盤畫工造成的傷害一樣,鍶九十是新創造出來的的同位素,格外危險。「我們每一個人,」消費者聯盟驚慌寫道,「都可能會受害。」

原子能委員會認為這是杞人憂天:它說,相較之下,「這些風險非常小,要是我們在核子防禦競賽中落後,我們可能會面對恐怖的未來」。但是他們的話不足以讓憂心的大眾冷靜下來;畢竟,「鐳表盤畫工的苦難讓世界警覺到,體內輻射污染會造成多可怕的危害」。「她們成為借鏡,」消費者聯盟警告,「提醒世人輕忽與失察看似微不足道的隱憂……會造成什麼後果。」

一九五六年,越來越多民眾惶惶不安,促使原子能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研究原子試爆的長期健康風險,尤其是鍶九十的影響。但是研究人員認為,面對這種未知的物質,他們該如何展開這項保護未來人類健康的研究呢?他們其實只知道鍶九十的化學性質跟鐳類似……

「只有一小群人,體內遭受過輻射污染,」一位輻射專家說,「如果即將到來的核子時代發生任何事,我們就只能以這些人作為研究起點。」

我們需要表盤畫工再次提供協助。

(中略)

一九六三年,或許至少有一部分是為了回應關於表盤畫工的研究,甘迺迪總統簽署國際《有限核子禁試條約》(Limited Test Ban Treaty),禁止在地面上、水面下和外太空進行原子試爆。畢竟,經過確認,鍶九十對人類實在太過於危險,這項禁令無疑拯救了生命,甚至很可能救了全人類。

原子能仍舊是世界的一部分,即便在今日,原子能還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五十六個國家操控著兩百四十座核子反應爐,還有更多核子反應爐用於驅動核子船艦和潛艇。但是多虧鐳女孩的經歷直接促成立法,規範輻射工業,現在整體而言,我們能夠安全地駕馭原子能。

核子戰爭的威脅消失時,對表盤畫工的研究並沒有停止,這項研究的領導人物羅伯利.艾文斯(Robley Evans)「強烈認為,盡量去了解輻射的影響,是深謀遠慮的作法,更是對未來世代應負的道德責任」。原子能委員會認同,因此透過人類輻射生物學中心,對表盤畫工進行「終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