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部號召「青年戰鬥藍」,目標臉書粉專1個月內破萬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表示,趙少康號召戰鬥藍之後,藍營社群開始高度活絡,加上遇到黨內選舉,許多青年夥伴也願意在社群裡一起串連打拼。
國民黨日前舉辦「網紅青年營」聲稱要串連青年戰鬥藍,今(7)日國民黨青年部召開記者會,號召藍營政治人物和社群領袖來在這些剛展露頭角的藍營青年夥伴的臉書粉絲專頁按讚留言,盼在1個月內能按讚破萬,在社群上持續發揮影響力。這些藍營青年來自台灣各地,有準備投入2022市議員選舉的地方黨員,也有還在讀大學的學生,他們表示雖然在社群上公開表態會被同儕質疑,但他們要讓大家知道,「國民黨不是沒有年輕人」。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指出,這次活動是國民黨第一個為青年舉辦的社群活動,就是要號召所有藍營政治人物和社群領袖,來在這些剛展露頭角的藍營青年夥伴粉專上按讚留言,並在分享青年部的號召臉文後tag三位政治人物,邀請他們一同共襄盛舉,盼在1個月之內能有青年夥伴的粉絲專頁按讚破萬。
趙少康:喊出戰鬥藍就當選
最近積極在中央和地方集結「戰鬥藍」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表示,許多基層黨員、民眾,面對民進黨的「鴨霸」,其實對國民黨是有許多期待的,但又認為國民黨在野的這段時間,有點欲振乏力、軟趴趴的,這就是為何提出「戰鬥藍」,一提出後果然獲得基層的肯定,一呼百應。
趙少康也說,他要鼓勵年輕人,在網路時代不要怕,要敢大膽把話講出來,要有創意與創新,還要抱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並希望大家積極參與明年的市議員選舉,大家要拿出戰鬥精神,他就會願意協助,他告訴藍營青年,明年選舉只要喊出「我是戰鬥藍」,就一定會當選,他也有計畫要輔選市議員,盼大家一起戰鬥。
國民黨革實院院長、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則表示,美好的夢想都是從挑戰不可能開始。他是從2016年國民黨大敗後,立志要在臉書創造100萬粉絲(當時僅1萬),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現在他有118萬粉絲;羅智強也表示,2008年臉書進來台灣後,蔡英文、蘇貞昌等人都開始透過社群發揮影響力,但國民黨卻遲遲未投入,他請時任總統馬英九先做,選擇在小年夜讓馬英九臉書粉絲專頁上線,一個農曆過年期間,就累積超過20萬粉絲按讚,也奠定國民黨2012年勝選的根基,當年連任時粉絲數達到100萬。
羅智強說,當時以馬英九連任競選口號成立「台灣加油讚」臉書專頁也是國民黨現在官方粉專的前身,他並表示,媒體失衡,對於在野黨,網路社群平台就更重要。在網路上就是要不怕戰鬥,「當攻擊圍剿你的人越多,我要恭喜你成功了,因為你講對了什麼讓對方害怕。」
立委洪孟楷說,現在講求的是全方位的作戰,筆能寫、話能講、仗能打的戰鬥藍,任何挑戰來都不怕。洪孟楷表示,民進黨蠻橫執政,用多數暴力通過法案,現在民代不只要加強腦袋,更樣加強身體素質,透露自己已經健身一年多,下一次在立法院要捍衛立場的時候,他絕對是當仁不讓。
洪孟楷也說,國民黨一百多年推翻反清,靠的是年輕人與團結、奮鬥,還說「團結、奮鬥、戰鬥」就是國民黨的DNA,如今面對不公不義、貪汙腐敗且執政無能的政府,「戰鬥藍」要再一次團結挺身而出,喚起沉睡已久的DNA,為人民戰鬥。
台北市議員鐘沛君表示,不辯自清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一個真理越辯越明的年代;網路上各種議題不能只打順風球,遇到逆風更要勇敢揮棒,她也鼓勵這些藍營青年,「不要只有喊話給年輕人聽」,不管是支持或是不支持國民黨的人,都要告訴大家,國民黨青年世代已經準備好要站上前線。
藍營青年:我們本來就沒有同溫層
陳冠安表示,趙少康號召戰鬥藍之後,藍營社群開始高度活絡,加上遇到黨內選舉,許多青年夥伴也願意在社群裡一起串連打拼;青年部近期開始扮演社群顧問的角色,提供年輕夥伴網路宣傳上的協助,盼能打造攻防一體的藍營社群陣型,今天的記者會就是希望能號召藍營政治人物,來幫這些青年夥伴按讚留言,並邀請更多人一起共襄盛舉。
陳冠安說明,目前青年部的夥伴們粉專沒有破萬讚,多數都在數百人到數千人間,平均按讚人數只有約1600人,因此希望透過社群串連後,能夠在1個月內有人破萬,貼文平均按讚數可以翻倍,展現「國民黨大家庭」的群策群力;社群影響力是青年世代最重要的資產,透過社群活動讓青年世代的聲量得以提升,對公眾社會的影響也能增加,未來除了社群活動,也會結合青年智庫的規劃,用政策議題來增加媒體曝光。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藍營青年,有不少是在市議員的辦公室擔任主任,也有在黨中央青年部的幹部、成員,另外也有人打算投入接下來9月要舉行的黨代表選舉,以及2022年的地方選舉;像是羅智強辦公室的主任楊植斗,過去曾任青年團團長的田方倫、目前在擔任江啟臣發言人的青年部副主任詹為元、陳義洲辦公室主任的張煥霖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包括國民黨青年部原住民工作坊組長的高為人,是來自宜蘭南澳的原住民女性,以及來自高雄岡山的黃騰憲年僅20歲,還在讀台北大學;許多國民黨青年坦言,表達自己支持國民黨在同儕間就已經「沒有同溫層」,顯得格格不入了,開粉絲專頁加入戰鬥藍,會更受到同學朋友的質疑和嘲笑,但他們不擔心,要堅持「以理念溝通」,讓大家知道,國民黨也是有年輕人,也是有進步價值的存在空間。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