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英九邀蕭萬長拼經濟 強調區域經濟整合

馬英九邀蕭萬長拼經濟 強調區域經濟整合
Photo Credit: 總統府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總統府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總統府 CC BY ND 2.0

總統馬英九昨(1)日在元旦談話中強調「讓今年成為台灣的經濟突破年」,也為了展現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註)的決心,請前副總統蕭萬長成立民間推動委員會,邀在野黨及工商團體參與,凝聚共識。蕭萬長表示會全力以赴,「否則時間已經不站在我們這邊了」。經濟部長張家祝也指出,行政院已要求各部會7月前完成加入TPP、RCEP準備工作。

馬總統要求行政院擴大現有的「國際經貿策略小組」,儘速提出如何加速推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和貨品貿易協議,及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具體行動方案。

而對於馬總統提到,加速服貿協議通過的方法,立法院長王金平今(2)日回應,立院程序定在3月10日後實質審查,「誰也沒辦法去動」。

經濟部長張家祝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台灣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7成,若無法與其他國家有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你出不去,就會被邊緣化」。

張家祝同時表示貨品貿易談判實質內容預計在今年6月前完成,服貿協議預計在3月公聽會結束後,朝野願意積極處理應不用超過1個月的時間。等貨貿、服貿及爭端解決3個協議完成後,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及制度化才能有效建立,進而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協定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才會有機會。

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受訪表示,總統的宣示代表未來一年的工作重心;另一項力推的重要政策「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是為加入TPP、RECP做準備,行政院會已在102年底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並送立法院審議。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呼籲政府,能加速開放金融、人流政策,讓台灣更開放、更自由,以增加外國企業來台投資誘因。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也說,全世界都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台灣去年相繼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經貿協定,但影響台灣最大應該是兩岸服貿、貨貿協議,希望在今年儘速完成,並積極與其他國家展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

對此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肯定蕭萬長是合適的人選,但呼籲馬總統率先對在野黨遞出橄欖枝,「有心要做的話今年第一季就該做到了。」

另外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則批評,2008年蕭萬長就是以經濟總策畫師為名和馬英九搭檔參選正副總統,「任內都拚不了了,很難想像變成民間人士後會更好」。

依據WTO統計,截至101年底共有329個FTA或ECA生效實施,而經由FTA協定所進行的跨國貿易,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一半。若單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來看,當前最重要的兩大經濟整合機制即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以下為亞洲重要國家的區域經濟整合現況,若想了解更多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現況在此

區域經濟整合現況

註:區域經濟整合

就是兩個以上的國家或政治實體共同組成一個集團,形成一個特殊的經濟實體,對內「減少或廢除彼此間的貿易障礙」,對外則「形成共同的貿易壁壘」。

「區域經濟整合」種類形式很多,從最鬆散到最密切,大致可以分做四類。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

「自由貿易區」是最鬆散的方式,例如北美貿易自由協定(NAFTA)會員國彼此無關稅或貿易障礙,但對外仍是各行其事。

「經濟同盟」則是最密切的「區域經濟整合」方式,如同歐盟,各會員國對內或對外的經濟政策幾乎一致,並超過半數會員國都使用歐元當做國家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