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世界的惡意,我也會活得毫不客氣!》:爸爸史上最Man的一件事,就是真心愛著孩子真實的模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認為父親史上最Man的一件事,是敢於面對他的心魔、打破世俗賦予的框架,帶著一顆剛強的心成為溫柔的人,然後真心愛著孩子真實的模樣。
文:泰辣 Tyla
最Man的男人,最無私的愛
婚禮當天,我坐在休息室裡化妝,期間不斷有人進進出出跟我確認事情或寒暄,而我卻有些浮躁。後來主持人進來跟我說時間到了,要請我下樓去給媽媽進行蓋頭紗的儀式,我拖著長長的白紗,緩慢走下樓,這時妹妹跑到我眼前,氣喘吁吁地說:「來了!」
我顫抖得有些慢下腳步,接著看到爸爸從大門走了進來,下意識地我還是避開了爸爸的視線,而爸爸不發一語看了我一眼,就徑直往會場走去。
這是我三十年來,第一次以自己最最真實的模樣站在爸爸面前,在這之前,儘管和爸爸關係逐漸變得親密,我還是會下意識地以「符合男性形象」的模樣與他相處。畢竟他在我眼裡,一直都是個剛強的沙文主義者,我甚至沒有勇氣當面邀請他出席這場婚禮,僅是傳了一封正式的邀請函給他。直到婚禮前一天,都還沒有收到他的正面回覆,當然,我也沒有告訴他我會身穿白紗,所以那天當他這樣無預警地出現,我像是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下意識地迴避眼神的交集;因為我太害怕在他眼中看到失望的表情,一如出櫃的那個夜晚,他眼裡如黑夜的大海般深沉的失望。
我父親是一個很優秀的男人,自幼家境貧困卻奮發圖強,考上了大學卻體諒家裡而放棄入學,十八歲就出社會開始工作,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憑藉努力與勇氣白手起家。不管家境如何,在物質上他從不讓我們吃苦,雖然我總感到他嚴厲又難以親近,但一直覺得他是很可靠的父親;反觀,我只是個調皮又不認真讀書的娘娘腔,不受任何長輩喜歡,所以從小就選擇跟爸爸保持安全距離,上了國中後開始住宿生活,和家人不熟變得更理所當然。
後來我意外地被迫出櫃,與父親的各種言語、行動上的互相傷害,更是讓父子關係進入冰點,在那之後我逼迫自己要盡快經濟獨立,成為一個完全不需要仰賴家裡的人;因為那時候的我堅信,我的家人永遠不會接納我,與其活在渴望被接納的人生中,不如努力建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認為這種悲憤的力量,確實讓我的人生比旁人還要快速地往前衝。但就在我某次去聽蘇打綠的演唱會時,我聽見吳青峰在台上說著他與爸爸的故事,並演唱了他在爸爸臨走前,寫給爸爸的〈小時候〉這首歌;歌詞中唱道:「我忘了說心裡面的願望,始終是要你的肯定啊……」聽到這,我內心湧起一股劇烈的衝動,很想告訴爸爸其實我很想要愛他,然而這股衝動還是被心裡的倔強壓抑了。但那是個起點,從那天開始,我漸漸不避諱與家人相處,甚至開始主動聯絡家人的情感;然後我驚訝地發現,爸爸雖然還是老樣子,但總覺得已經和我印象中的那個沙文豬不一樣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濟獨立後,不再事事仰賴家裡的我,反而越能與父親平等對話。畢竟從前總覺得拿人手短,爸爸說的很多事我只能用叛逆或衝突的方式去反抗,從來不敢真正表達自己的意見。長大後的我,學會了理性與溝通的能力,很多事情都更能以自己的角度去和父親討論,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他雖然常常不認同我的觀點,甚至有時會討論到不歡而散,然而下次再遇到他的時候,會發現他的改變與讓步,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反過來站在他的立場看待事情。於是,漸漸地我們越來越少起爭執,他也更願意與我分享家裡的事,甚至幾番尋求我的協助;儘管還是經常把「長幼尊卑、倫理道德」這些話掛在嘴邊,但我開始從他的身上感受到真實的尊重與接納。
我一直與父親保持互相尊重的良好關係,但是對於用「真實的我」與他相處,我始終是有所保留的。因此即便知道他已經認可我與老公的關係,但為免被拒絕,所以舉行婚禮這整件事,我都選擇單方面執行,甚至做好了他不會出席的準備……然而,他卻在最後一刻,穿著一身黑色帥氣西裝出席了……
整場證婚儀式的過程,父親都像觀禮者一樣安靜地坐在位子上,看著妹妹牽著我進場,聽著媽媽在台上致詞,一直到儀式結束,和賓客們一同起身鼓掌目送我們離場。接著,主持人要我們返回證婚場地與大家合照,老公牽著我的手通過側邊狹小的走道準備走回去,而其他人在我身後替我梳理大大的裙襬,還在一陣手忙腳亂之中,當我經過爸爸身邊時,他突然一把抱住我,全場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擁抱嚇到。而爸爸渾身顫抖卻把我抱得緊緊的,接著在我耳邊輕輕說一句:「你今天很漂亮。」
我的眼前頓時一片模糊,無法控管表情地大哭,而他也哭了,很ㄍㄧㄥ的臉上還透著淡淡的笑容,他接著抱緊了老公,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電影裡面,爸爸嫁女兒時抱緊女婿說:「要好好照顧他!」那幅情景,成為我腦海裡永遠無法抹滅的畫面。
以前我爸很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也確實極少看到他掉淚,除了爺爺的告別式,就是我的婚禮了。
從小到大我都凝視著他堅強的背影,看他遇到任何事都能處變不驚,甚至把一切重擔、責任統統扛起,無疑是個最Man的男人。但我認為他史上最Man的一件事,是敢於面對他的心魔、打破世俗賦予的框架,帶著一顆剛強的心成為溫柔的人,然後真心愛著孩子真實的模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太多人性的可能,放棄自己想追求的人生、選擇扛起整個家族,甚至對於那些傷害過他的人,也能夠拋下成見。
我每次回想起一路走來的過往,幾乎被所有人否定的童年、被同學排擠與霸凌的國高中、用忿忿不平推著自己往前的人生,最後卻變成一個懂得溫柔力量的我,總以為是另一半、朋友和一路上遇到的貴人改變了自己;然而,仔細回想才發現,我早就已經活在爸爸對我的愛裡。
書籍介紹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