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撤銷移送考紀會決議,張亞中民調超越朱立倫躍居第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黨主席選舉,89萬多名黨員中,約有37萬多名黨員具有投票權。若以4成投票率來估算,過半票數約7萬6千票,若投票率有5成,過半票數則約9萬5千票。
國民黨主席選舉近日爆發選監委員會將候選人張亞中涉不當攻擊對手,被移送考紀會查明的相關爭議。不過昨天上午選監委員會再開會,通過「撤銷移送張亞中校長的不當議決」提案,並繼續舉辦原本暫停的政見發表會;而今(16)日則有媒體報導,TVBS針對國民黨員的民調顯示,張亞中以30.6%的支持度,超越原本領先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的27.5%,首度躍居4位候選人第1。
國民黨收回「送考紀會」決議
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央選舉監察委員會13日開會決議,黨主席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近日多次攻擊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言論,涉違反競選公約,移請中央考紀會查明。但也隨即引發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等主席候選人,紛紛跳出來,呼籲選監委員會能收回決議。
選監委員會昨天中午再度開會,會後透出新聞稿指出,會議通過選監委員陳明義提案,撤銷13日召開的第5次會議中有關「暫停分區政見會」及「張亞中同志之言論,移請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查明」的決議。
國民黨指出,除通過上述提案,中央選舉監察委員會也通過3點決議,包括請候選人務必遵守「主席選舉候選人競選公約」,第二項中的選舉期間,絕不攻訐其他參選人;由選監委員會函4位主席後選人,必須遵守相關競選規定;以及選務單位繼續辦理分區政見發表會等。
對此,張亞中則表示,樂見中央選監會在3天內做此決定,讓選監會「恢復」正常,但這次的風波對國民黨形象傷害至深且鉅,應該說明風波史末,並且應有人負責,由於已讓各界強烈質疑這次黨主席選舉選務部門的中立性,國民黨應有對外釋疑的具體做法,包括調整已有明確不中立證據的選務人事。
張亞中表示,希望風波就此落幕,回復到理念論述能力的本質性競爭。
是誰在「弄」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都盼「君子之爭」
張亞中13日被黨中央選監委員會決議送考紀會之後,朱立倫13日深夜10點57分在臉書重申朱辦已發出的三點聲明,強調對過程一無所知,對會議結果錯愕,希望黨中央收回成命。
而江啟臣11點36分自稱「晚輩」留言回應,澄清他已經請假參選,目前黨務「非我職權」。江啟臣的留言為:「朱前主席晚安。啟臣已經在8/17請假參選下屆主席,目前黨務,因參選中非我職權。」並指出,選務因他也是候選人更無權過問,這不僅是保護國民黨全體黨工遵守行政中立的規範,更是期待這場選舉能公平公正,選出符合黨員期待的候選人。
江啟臣更指出,選監會議臨時召開,代表他與會的新北市議員陳明義,因為會議臨時召開不克出席,而代表朱立倫的前中常委姚江臨有親自出席,會議情形,姚江臨一定清楚,江啟臣更對朱立倫喊話說:「望您詳查」。並提到,國民黨是中華民國最大的在野黨,受全民託付甚深,期待選舉過程能讓國民黨越選越團結。
15日晚上,朱立倫對此再度喊冤,他痛批,黨中央做的事情,卻讓自己揹黑鍋,「有這樣辦黨務的嗎?」朱立倫提出三點質疑,張亞中同志送考紀會案,是黨中央組發會提案,是黨中央工作會議決定,是9人選監小組(5人黨中央指定)決定,都不是他所能干涉、控制和決定的,呼籲選監小組撤銷張亞中同志移送案,停止黨內對打,「別再給別人看笑話了。」
針對選監委員會後來決定撤銷13日會議之決議,朱立倫辦公室昨天也發出聲明強調支持此一決議。不過他也強調,整個過程對於黨的社會形象傷害太大,除了結果,很多人都想知道真相,只有公開透明,才能還給在過程受傷中的人公道、還給朱立倫清白、恢復公眾對國民黨的信心。希望這場黨主席選舉回歸君子之爭。
而這決議則是代表江啟臣的選監委員陳明義議員所提,江啟臣表示,在這場選舉中,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需要被移送。選監委員會應修正錯誤的決議,讓選戰回歸主軸,也就是如何讓國民黨更好的道路上進行討論,從政策與執行面來談,如何改革國民黨、如何拚公投、如何重返執政,才是黨員的期盼。
張亞中民調衝第一,黨內人士憂心
根據《風傳媒》報導,TVBS民調中心從9月9日至13日,針對國民黨員進行的全手機調查,有效樣本達1257份,誤差值是正負3%。張亞中以30.6%的支持度,超越原本領先的朱立倫的27.5%,首度躍居4位候選人第1。朱立倫與張亞中支持度差距3.1個百分點,若計入誤差值,2人目前可算戰成五五平手,至於現任黨主席江啟臣的支持度,只有12.8%,落居第3,敬陪末座的是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的0.9%。
綜合《風傳媒》和《蘋果日報》的報導,有部分黨內人士都對此民調結果感到憂心,因為張亞中在兩岸政策立場較為激進,雖然確實緊抓住了部分深藍黨員如黃復興黨部成員的胃口,但恐怕會讓國民黨距離社會大眾越來越遙遠;如果張亞中真的當選,對2022、2024年大選,國民黨打算要重返執政的目標來說,將非常不利,因為張亞中的兩岸論述包括「簽訂和平協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等,會讓國民黨「親中」的標籤更難撕掉。
根據國民黨的統計,這次黨主席選舉,89萬2千多名黨員中,包括19萬多人免繳黨費,以及已完整繳交2018年至今年黨費的人數約36萬多人,若再加上1萬3千多名海外黨員,約有37萬多名黨員具有投票權。若以4成投票率來估算,過半票數約7萬6千票,若投票率有5成,過半票數則約9萬5千票。而黃復興黨部的人數大概是8萬3000人,對選舉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