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外傳北京將改組恆大並收歸國有,激勵美國ADR大漲超過三成

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外傳北京將改組恆大並收歸國有,激勵美國ADR大漲超過三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恒大集團身陷破產邊緣,外媒昨(22)日傳出北京當局終於打算出手,欲使恒大集團分為三個實體,以國有企業為基礎進行重組,此舉將進一步擴大「國進民退」政策,恒大於美國ADR昨(23)日收紅,盤中漲幅一度衝到46.4%,終場收在10美元,上漲2.5美元(約33.33%)。

中國恆大(Evergrande Group)身陷破產邊緣,外界憂心引起金融危機。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宣布,美國不會升息且恆大在美違機率低;同時傳北京將以國企銀行支撐恆大負債,並重組3個獨立實體後,漸進轉為國有企業,受到眾多消息激勵恒大於美國ADR昨(23)日收紅,盤中漲幅一度衝到46.4%,終場收在10美元,上漲2.5美元(約33.33%)。

美國不升息、外傳北京將改組恆大並轉為國企,激勵恆大股價飆

聯準會主席鮑爾於9月23日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央行官員普遍同意,逐步縮減資產購買、到明年中結束可能最妥當。

「升息想都沒想過,」聯準會主席鮑爾於記者會上強調,近日數據顯示核心通貨膨脹率,將從6月預測的3%上升到今年年底的3.7%;且目前預計今(202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從6月時預測的7%,下修至5.9%,均成為美國經濟隱憂。

針對外界質疑中國恆大問題將波及全球股市,鮑威爾指出,美國對恒大的債務幾乎沒有直接曝險,「恆大在美國的公司違約機率非常低,」鮑爾說要擔心的是它可能影響投資人信心,使全球金融情勢產生變化。

根據《Asia Markets》引述中國政府高層指出:「這筆交易是為了要保障購買恆大集團相關產品的中國民眾,其中包含購屋地、理財商品的人,」他強調,更重要的是阻止恆大破產,進而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金融時報》引述恆大高層指出,集團業務將被地方政府或按照地域的國有開發接管,且協調銀行延長恆大的貸款期限。倘若銀行即刻終止雙方合作,集團就會馬上倒閉,屆時政府不一定有能力應付大量權益受損的投資者。

為了防範情況惡化,農民銀行已對恆大的部分貸款作出損失撥備;中國上市銀行:民生銀行及中信銀行(同為恆大債權人)已準備好對該公司短期借貸進行展期。

《路透社》報導指出,恆大若想挽回局面,必須先為其資產找到買家,但現況而言非常困難,因為潛在買家似乎想等恆大撐不下去時,再出手低價收購業務。

報導稱恆大目前有三條出路,分別是:1、集團直接倒閉;2、從集團子業務間歇倒閉;3、由政府出面對恆大貸款輸血。報導中認為第3種機率可能性不大。

野村分析師Iris Chen在一份客戶報告中稱,「我們不相信政府有救恆大的動力(這是一家民營企業)。」Iris Chen表示,「但在我們看來,他們(政府)也不會主動讓恆大倒閉,即便真出現倒閉,他們也希望是更為有序的倒閉。」

今日,恒大股價受到國家搶救傳聞和多家銀行作出損失撥備措施之激勵,在美國櫃買市場上市的恒大ADR周三也收紅,盤中漲幅一度衝到46.4%,終場收在10美元,上漲2.5美元(約33.33%)。

恆大集團轉為國企 中國政府當靠山

近年來「國進民退」政策似乎成為北京當局的主旋律。中國媒體《21經濟網》報導,中國地方國營企業入主民中國A股上市公司掌握控制權成為趨勢,2018年有16家、2019年34家,去(2020)年有40家從民企業變國企,佔易手民企的51.95%。

「習近平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藍圖已和1980年代的鄧小平改革路線不太一致,過去經濟分權、政治集權的分界已逐漸模糊,未來無論是政治或是經濟,愈來愈集權的情況已無可避免。」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明澤指出

他說明,幾年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已經警告中國的民營企業,必須要「聽黨話、跟黨走」。

吳明澤說,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力推國企合併,包括南車與北車合併、寶鋼和武鋼合併,均使國企的競爭力大幅提升。

另外,民營企業長久以來與國企不公平競爭下,經營環境本不如國企,加上近年來大陸經濟下行與美中貿易戰的衝擊,民企經營更加困難。他強調,近年國企出手支援民企,亦相當程度助長了「國進民退」的結果。

「中共表面上是對民企雪中送炭,恐怕實為趁火打劫,」趨勢論壇創辦人吳介聲指出,過去賤價掌控民企,美其名為「紓困政策」,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串連各級金融機構,落實國進民退。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曾對《美國之音》表示:「歷史上共產黨重視控制而非生產力或效率。近年看到的就是這種邏輯的一個典型例子」。

不過《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其實中國打壓一些巨頭民營公司,進而替中、小企業開路,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使中國進行經濟轉型。如今恆大債務違約危機暫時解除,未來國營企業入主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集團後,能否擺脫高負債的問題,成為外界矚目焦點。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