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航破產,董事長、執行長違法被捕,今起連續4日債權人會議表決1.7兆重整計畫

中國海航破產,董事長、執行長違法被捕,今起連續4日債權人會議表決1.7兆重整計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海航集團從9月27日到9月30日的4天內,將面臨旗下海航基礎及其20家子公司,與各個債權人會議也將對重整計畫草案進行討論並表決,以決定海航相關企業未來命運,而與此同時,集團董事長陳峰和執行長譚向東(Adam Tan)卻因涉嫌犯罪已被捕,替海航集團投下巨大變數。

中國企業又出現問題,中國海航集團(HNA Group)於9月24日公司董事長陳峰和執行長譚向東(Adam Tan)因涉嫌犯罪已被拘,官方無提供涉嫌犯罪的細節;而海航於日前身陷財務危機已久,如今正面臨破產重整,自今(27)日起舉行連續4日債權人會議處理合計人民幣3972億元(約新台幣1.7兆)的債務,外界緊盯重整結果及其後續效應。

中國海航的債務龐大

中國海航總部位於海南省,曾是中國併購最積極的企業之一。自2015年到2017年,該公司大舉收購、入股各大企業,其中包含希爾頓(Hilton)連鎖酒店、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以及各大地產公司,整體交易達400億美元(新台幣1.14兆元)。

該公司是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企業集團,旗下業務涉及業務涉及航空運輸業為主體,集成機場服務業、酒店旅遊業、商業零售業、物流業以及金融服務業等相關產業。

2017年,海航集團躍居《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榜單第170位,與此同時台積電(TSMC)僅為第369名 。

近年由於大肆收購未能使集團營運更上層樓,反而身陷於沈重的負債之中。這迫使中國有關部門開始對其進行審查,爾後海航則開始出售大量海外資產。

現任海航董事長陳峰於2018年,從海航集團聯合創始人、時任董事長王健墜樓身亡後,手上接下掌權棒子,如今卻因涉嫌犯罪遭補,官方亦無提供犯罪細節,外界各種揣測甚囂塵上。

由於去(2020)年,因為疫情受到中國封鎖邊境以及旅遊業慘淡影響,重創海航集團的航空業務,後遭到海南省政府接管,今年9月,遼寧方大集團(China Fangda Group)受官方引入海航成為成為海航控股股東,並幫助其克服流動性問題。

而在重組的過程中,海南省政府也發現,當初海航如何通過大舉借貸和不當金融擴張推動集團發展。其中大筆資金在2000多家海航旗下子公司、空殼公司所組成的龐大網絡中被來回轉移;同時數以十億美元的資金遭到挪用。

債權人強制要求海航集團破產重組

中國海航大肆收購資產累積了龐大的債務,根據S&P Capital IQ匯總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其短期和長期債務總計約為760億美元(新台幣2.1兆元)。

該公司在一份未經審計的報告中表示,2020年總客運量(包括部分子公司客運量)較上年下降了54.7%;且上海上市的航空公司還表示,2020年前9個月共虧損人民幣156億元(新台幣702億元),由於收入較同期下降三分之二,虧損擴大至人民幣198億元(新台幣831億元)。

如今,董事長陳峰和執行長譚向東雙雙被捕,對海航營運造成沈重的影響。中國媒體《新浪財經》報導指出,目前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透露,重整後的海航將拆分為4個板塊獨立運營。

《新浪財經》報導指出,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後,意味著中國內史上最大破產重整案即將塵埃落地,本次重整涉及金額達1.2萬億、關聯企業300餘家、債權人逾十萬人。

海航控股及其十家子公司,由公司以自有資金一次性清償完畢,《彭博社》報導指出,超過10萬元的部分普通債權中,每家債權人35.61%債權由「股票」清償,抵債價格為3.18元。

「如順利完成破產重整,海航將重整拆分為四個:航空板塊、機場板塊、金融板塊、商業及其他板塊,各自由新的實控人股東帶領前行,相互完全獨立,確保各板塊各自回歸主業,」顧剛強調。

知情人士告訴《新浪財經》,如重整成功,新投資者和不少債權人將成為海航集團的新股東,集團將成為一個參股和持股平台,幾年後將繼續償還債權人同意延期清償的債務,讓投資者和債權人於股權價值提升獲得收益。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