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中國「能耗雙控」力拚2060碳中和:多省突襲限電勒令停工,台商、外資企業受創

(更新)中國「能耗雙控」力拚2060碳中和:多省突襲限電勒令停工,台商、外資企業受創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為達2060碳中和,多個省份突襲限電,反映了全球能源供不應求、電價飛漲的情況下,中國難逃電力不足問題的事實,未來進入冬季缺電情況恐更為嚴重,北京當局如堅持減碳政策,短期衝擊將難以避免。

(2021/9/30 10:00更新)

中國國家發改委9月29日提出供電三大原則,將嚴格保障民生和重要用戶用電,支持優質產能煤礦釋放產能,知情人士告訴《工商時報》中國政府有意提高工業用電價格,倘若仍未能扭轉情況,甚至考慮要調漲居民用電價格。

而中國「能耗雙控」仍在發酵,目前已有敬鵬、台光電、欣興、精成科、柏承、嘉聯益、定穎、台郡、新揚科及南電等十家PCB相關廠商公告停工,是目前台資企業受創最重的產業別。

其中,台光電、欣興、台郡都是蘋果供應鏈,影響層面甚大;散熱廠方面,雙鴻、尼得科超眾、建準、泰碩、奇鋐等主要台資散熱廠也受影響,這五家廠商全球散熱零組件市占合計逾六成。

台灣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旗下成員凱美,以鋁電廠立隆電、保護元件廠聚鼎則分別收到限電通知,產出受阻;傳產業方面,全球製鞋龍頭寶成與鞋材大廠台灣百和主要受東莞等地限電牽制,恐影響耐吉、愛迪達等品牌鞋廠供貨。

電線電纜大廠華新麗華也坦言,部分大陸廠區面臨限產,營收將會受到影響,將由台灣工廠出貨因應;輪胎大廠正新透露,遵行大陸限電停工措施,並會於十一長假的假期配合限電停工日期挪前。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大陸電煤漲價超過一倍,小型電廠撐不下去,引發了缺電可能是一大問題。求表示,台灣必須引以為戒;記憶體大廠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昨表示,中國限電造成很多問題,台灣需引以為戒,不要出現限電或停電等情況。


中國政府強力實施「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中國多個省份啟動限電措施,重創浙江、廣東以及江蘇等科技工業重鎮,而東北地區自9月23日頻頻發布限電通知,受災地區仍在擴散、加劇,其中台商大本營江蘇省昆山市多家企業未能倖免,各國企業均收到衝擊。

中國的「能耗雙控」政策,為了達到2060碳中和

截至去(2020)年底,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或地區作出了碳中和承諾,目前:英國、日本、墨西哥、歐盟、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通過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項法律。

中國主席習近平為了向國際展現中國減碳的決心,近日再度於聯合國重申的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告訴中國媒體《人民日報》:「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

他強調,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相關,碳中和目標與中國國內空氣質量目標一致,而低碳能源轉型對中國空氣質量長期持續改善起到決定性作用。

賀克斌說,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挑戰在於中國「高碳能源」結構,2019年主要國家的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佔比50%至85%,中國約為85%,但歐美國家化石能源中煤炭佔比僅為3%至17%,中國卻高達57%。

中國的高碳產業結構,在全球產業鏈分工裡,水泥、鋼鐵、石化這樣高耗能的工業,在中國整個產業中的比例還比較高。他強調:「實現碳中和,煤電二氧化碳排放要基本清零,非化石能源發電要達80%以上,低碳轉型非常艱難」。

中國綠色租賃發展共同體主席張利鈞認為,堅持「3+3」的模式,就是堅持集中發電端、增加新能源的消費端和固碳三端發力,統籌政府、民眾和企業三方參與。

不過為了達到碳中和理想,中國地方政府近日卻無預警大限電,造成企業措手不及。《人民日報》旗下公眾號發文重批,這波限電停產潮,根本就是各地政府為完成年內「能耗雙控」目標,所做出的突擊式做法,極不妥當。文中強調在金九銀十、生產旺季,卻限電將造成企業重大損失。

中國大限電多省工廠勒令停工 台商中鏢、外資企業受創

《彭博社》報導指出,中國23個省份中,幾乎近半沒有達到北京設定的減碳目標,而其中限電危機衝擊最大的是江蘇、浙江和廣東地區,這3個工業重鎮占中國GDP近三分之一。

其中電子散熱零件大廠建準今日公告,子公司昆山廣興電子因蘇州9月24日至30日停工業用電,工廠已經被迫停工;電源大廠台達電及光寶科則表示,目前均未收到限電及停工通知;群電東莞廠則配合政策調整用電。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說,面對中國限電將會全力配合當地政府政策,啟動節能降載機制,現在限電、停工一事對營運看不到重大影響。

《日經新聞》報導,蘋果(Apple Inc.)和特斯拉(TESLA)的供應商部分中國工廠周日臨時停產。不過報導稱,富士康在龍華、觀瀾、太原和鄭州的工廠未受限電影響。

而台灣半導體導線架廠長科*及界霖於今(27)日公告蘇州廠將配合停工5個工作日,雖不會造公司營運造成影響,但公司預期導線架缺貨情況會更嚴重。

目前長科*母公司長華已向客戶發出10月1日漲價通知,全面調漲各項導線架,漲幅最高達25%,界霖則表示,將密切觀察後續發展情形;復電後,儘力調節人力產量,減少客戶的不便。

產業界人士告訴《聯合報》目前導線架缺貨,中國限電加上港口塞港等問題,加上上游合金銅供貨短缺,導線架缺貨問題相當嚴重,交期再拉長。

野村分析師陸挺於報告中示警:「當前市場在密切關注著恒大之事和中國對房地產行業史無前例的調控,或許低估甚至是忽視了另一場重大的供給側衝擊,」他預計中國經濟本季將會萎縮。

針對限電的原因,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Lin Boqiang)表示,中國率先從疫情中復甦、出口訂單蜂擁而至是造成缺電的主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