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Covid-19口服藥進入後期研究,各大藥廠搶攻2022年第一線治療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知名藥廠輝瑞公司(Pfizer)於9月27日表示,已經開始後期大型藥物研究,測試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將問世,而美商默克(Merck)、輝瑞(Pfizer)及部分日本藥廠均已邁入最終臨床試驗階段,搶佔新冠口服藥商機。
國際知名藥廠輝瑞公司(Pfizer)於9月27日表示,已開始後期大型藥物研究,測試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藉此預防接觸過該病毒的人感染;而美國藥企默克(Merck)、瑞士藥企羅氏(Roche)及部分日本藥廠均已投入開發口服藥劑,即將邁入最終臨床試驗階段,搶佔新冠口服藥商機。
輝瑞新冠口服藥進入後期藥物研究
輝瑞口服藥物PF-07321332的後期研究,有多達2660名18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參與實驗,而參與者將和確診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在實驗中,PF-07321332試圖阻斷病毒繁殖中關鍵酶的活性,達到抑制傳染的效果。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病毒學家希恩(Timothy Sheahan)說,「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只有潛力盡快縮短病毒帶來的不適,更重要的是,有潛力讓患者不將病毒傳染其他人,甚至不傳給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
輝瑞藥物的研究基礎是建立在2002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上,除了口服外,靜脈注射也為輝瑞重點研究項目,而輝瑞向《日本經濟新聞》透露今(2021)年10月至12月將會公布初步數據,有望早日商轉進入市場。
不過報導稱,由於美國法規限制藥物「緊急使用許可」是在非常時期(如恐怖生化襲擊)臨時允許未批准藥等使用的制度,將其需要半年至1年的審查時間,大量短至3周左右。
代表此藥物與正式批准不同,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充分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隨時被取消批准;而日本亦有特例批准進口制度,該國針對歐美此類藥品而言,在非常時期作為特例允許進口,從半年至近一年的審查時間縮短至2個月左右。
如果美國今年簽發對輝瑞的治療藥品的緊急使用許可,在日本有可能最快在2021年內、最晚在2022年初用於醫療一線,成為亞洲最快獲得新冠口服藥品的國家。
「當我們達成那項目標,人們將可以在確診的第一天,就服用藥物,」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和免疫學專家葛里芬(Daniel Griffin)強調。
口服藥成為各大藥廠與各國新戰場
日本鹽野義製藥也在今年7月啟動了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預定年內啟動大規模臨床試驗,力爭2022年內進入市場;瑞士藥企羅氏(Roche)正在開發的抗病毒藥,由日本中外製藥取得了在日本的開發和銷售權,計劃2022年在全球推展。
相較於輝瑞超前進展,其主要競爭對手美國藥企默克(Merck)正攜手美國新興企業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開發抗新冠病毒藥Molnupiravir。公司還透露了2021年內在美國申請緊急使用許可的計畫,有可能在此之後的1至2個月後,在亞洲申請特例批准,預計將在2021年底生產1000萬劑。
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認為,首要透過防疫措施跟接種疫苗來降低傳播率,而降低病毒突變的速度,預計疫苗覆蓋率要達到70%至80%,才能有效降低傳播率;下階段就是要靠口服藥(含鼻噴藥)問世。
翁啟惠說,現階段治療新冠肺炎均需住院,因為治療用藥只能靠靜脈注射治療、較不方便,只要研發出有效的口服或鼻噴類藥物,治療就會變得較容易且更廣泛;且在一開始確診,就投藥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率,人們的恐懼感也會降低,屆時就可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即使是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有其瓶頸,這些藥物往往需要及時診斷才能發揮作用。《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企業財務角度來看,這些藥物公司的收入已經很高了;輝瑞、默克和羅氏去年的收入總額約為1500億美元(新台幣4.3兆),未來是否能進一步拉抬獲利,還需觀望。
不過近日,美國生技類股連續下挫:莫德納(Moderna)、輝瑞、德國生技商BioNTech(BNT)、美國傳染病疫苗生技開發商,均於昨(28)日分別下挫6.02%、1.22%、9.95%、11.34%。
延伸閱讀:
- 疫苗代工大國印度有望在年底恢復出口,供應全球約60%疫苗,中俄「疫苗外交」面臨考驗
- 從中美疫苗大戰,看印尼華人疫情下的「親中」矛盾
- 嬌生、輝瑞等國際製藥大廠暗中抵制「全球最低稅率」,宣稱「將人類健康陷入危機之中」
核稿編輯:翁世航
新創盛會線上回歸,技術、經驗、創投全都包!7月15日 AWS Startup Day 現正報名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Startup Day 即將於 7 月 15 日重磅回歸,此次不只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更聯合 AWS 創投新創媒合會,提供參與者豐富的資源,所有與新創生態系相關的夥伴都不容錯過。
隨著 Web3.0 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展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數位轉型浪潮,雲端技術早已成為許多早期新創發展產品或服務的關鍵金鑰,甚至為其奠定高速發展的穩健根基。而台灣雲端服務供應龍頭 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更自 Web2.0 時代開始就從未缺席,始終在技術新知、應用實務等方方面面致力支持新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費論壇活動──AWS Startup Day 也即將於今年 7 月 15 日重磅回歸,在線上和參與者相會!
今年度 AWS Startup Day 持續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精心規劃八場新創專題演說,非常適合長期關注新創生態系統的相關人士,或是正要起步、成長的新創夥伴報名參加。
五大特色議程安排,給你滿滿新創觀點與技術乾貨

「新創如何運用雲端科技打出一手好牌,投注資源延續未來業務?」這是今年 AWS Startup Day 欲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為解答雲端科技之於新創企業的珍貴價值,AWS 以「國際市場」、「創投趨勢」、「多元創業」、「雲端技術」、「焦點產業」等五大特色精心規劃講座內容,完整收錄新創趨勢脈動、雲端技術實務、佈局策略觀點與創投媒合等新創事業歷程的重要節點。為此,AWS 不只力邀 Web3.0、電商、串流、B2B 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的新創合作夥伴,分享選擇 AWS 開展新創事業的策略考量,更毫不藏私地解析雲端技術如何快速又穩定的開拓事業。

無論新創還是育成,想要洞見機會就不能錯過 AWS Startup Day

任何產業或技術的發展,不單要前人的引領,也需要後繼者無窮盡的創新思維與打破框架的勇氣,缺乏其中一個環節,生態系都無法平衡永續。所以無論是天使創投、孵化器,還是剛起步或處於早期新創的企業,只要你身為新創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渴望尋求創意突破或開展新興業務,AWS Startup Day 都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佳活動。
尋找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同場加映 AWS 年度創投新創媒合會
本次 AWS Startup Day 除新創及創投相關講座外,AWS 更直接邀請多家國際及台灣知名創投公司,與 AWS Startup Day 同場舉辦今年度唯一的線上「新創創投媒合會」,欲透過串聯本地深具潛力的新創與創投,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孕育下一個獨角獸。
根據 AWS 釋出的消息,媒合會將以早期天使輪或 Pre-A 輪融資為主,重點關注 AI/ML工具和平台、智能零售、MarTech、Web3.0、媒體和娛樂等產業,並以快速輪流的形式替新創獲得最大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