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爾《臨在與不死》:當我人說一個深邃的觀念或一個深厚的情感時,我們自然的反應是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對存在主義思潮的認知一直有所偏重,對此思想運動的另一面向因種種條件不具足,一直很陌生;此書的出版可彌補長期以來的資訊欠缺,還原存在哲學完整的面貌。
文:馬賽爾(Gabriel Marcel)
巴黎,1938 年一月
我在此處要反思的是:當我人說一個深邃的觀念(idée profonde)或一個深厚的情感(sentiment profond)時,我們自然的反應是什麼。
「一個深邃的觀念」,我們能否立即聯想到此詞的內容?「一個深邃的觀念」針對的該是一個隱藏的事物,不只是一個表象而已。但這種解釋並不能使我們深入領會很多。首先,因為表象和實物(réalité)的區分對物品或對已清楚地劃分過的領域來說,不一定適用。我們可以詢問那個我們稱之為「實物」者,如果處在另一情境,加上另一些條件,是否顯得像似只是一個表象而已呢?
下面我要採取現象學的立場來討論下去,我要問:當一個觀念或一個思想以深邃的身分向我呈顯——那是說,它具有當下流行、通用的觀念所缺乏的特色,而後者卻是我每天習用的觀念。
我人必須陳述:「深邃的觀念」並非像少見(insolite)的觀念那樣向我呈顯,如果「少見」意味古怪(bizarre)的話。更精確地,我們或許可以說:「古怪」不足以規範「深邃」這個觀念。
在精神的世界裡倒可說有一種古怪的東西,它能與一種心情的古怪作比較,像一簇暫時聚在一起的浮雲那樣。這種古怪感往往在許多偶然及不安定的因素組合中發生。有一些思想就是這樣產生的:我想到某些弔詭,它們在我們接觸王爾德(Oscar Wilde)時就會浮現出來。我們還須注意,這種古怪特色具有欺騙性。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很明顯的,這是出於一種透視的效果;關鍵就在於這個古怪的思想像在一片平原上隆起的一座小丘那樣出現,似乎要把我們領到別處去,或迫使我人走另一條路。
這樣,經驗常如同一個在運作的試驗。不單不以業餘的方式去觀察此思想,反而主動地把它當作跳板重新出發,為了解它是否真的具有推動的能力。我也要細察它:在我接觸它時,它是否還會擴展與進步?或相反的,它只是曇花一現、貧乏、無創意的一個裝飾品而已?
從現在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觀念以「深邃」的樣式呈現給我,就要看它是否有疏通、導向「彼界」(un au-delà)的功能。嚴格地說,「彼界」本質上是無法給與我人的,也無法加以推理,而只能被暗示,它不由邏輯推算出來,而是由預期而認定的。
我思想中出現一個適合的比喻是「航道」(chenal):航道不乏轉彎抹角、曲曲折折之處,但最後通往一個只能藉臆測而肯定其「有之」的康莊大道。這樣一想,沿路的風景叫我大為亢奮。我在想的是:當我們航近科楚拉(Corçula)海時,我們知道拉古薩(Raguse)已近在眼前了。[1]
由此,我會訊問:「深度」的經驗是否與一個矇矓地窺見什麼而有之承諾(promesse)相關。
這個分析我們應該繼續做下去。
只說一個讓我們體認有深度感的思想會給我們開出一個遠方(un lointain)的前景,是不夠的。我們還該訊問:這個「遠方」是什麼?這裡我們不應被純空間的圖象束縛住。我們還須加以強調和說明。歸根結蒂,「此界」與「彼界」之區分在此消失了。更確切地說,它們是顛倒過來了。
這怎麼可能呢?這個「遠方」向我們顯出是內在某個範圍的東西,我把它稱為「我們的懷鄉之情的核心」(nostalgiquement nôtre)。我相信我們真的應當求援於「流放」(l’exil)的神話來思考這個處境。如果僅用空間的邏輯來看這個處境,它是一個講不通的矛盾。
因此我們應當聚焦於一個感到無法與自己的「此地」(son lieu)配合之人的條件,或他經驗自己的場所的非必然性(contingent)——相對於一個真是他的位置的某個中心,但那個中心,在他現在堪能忍受的實際條件下來看,只能被想成一個「彼界」,如同一個被懷念的家鄉。
參考童年的經驗對我們有用,它們提供許多有情趣的想像。它們會把我拉入潛意識的暗域、神祕的園林等處。我曾用形上學的言語稱之為「絕對的此地」(un ici absolu),它同時是「彼處」(là-bas)。這類經驗自然可以讓精神分析學的詮釋來加以考核。然而,姑且把這個詮釋暫置一旁吧!因為我對它能有效協助我們了解「深度」的情緒極為懷疑。
或許有人要反詰說:我們的討論一直停留在「空間」的層次,這是說在「比喻」的層次。如果我們無法完全達到「去空間化」(déspatialiser),就無法澄清「深度」的情緒。
但我注意到:就在我們倒反、翻轉「此處」與「彼處」的標準關係的多寡之時,我們在「這裡」已完成了同等比例的去空間化。我們會說:一個與「我的相對此處」(mon ici contingent)不重疊合之「絕對此地」,確實存在於空間之中,雖然看起來不像在其中。
〔此外,我非常懷疑我們能把去空間化的過程推到極點。或許我們應當回到柏格森從前建立的對立。我確切相信閔可夫斯基[2]引入及加工的「生命空間」(espace vécu)這一觀念,在這裡有了重要的進步,這是柏格森原來的思想中所沒有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大躍進。或許有人在柏格森的思想中發現一些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蛛絲馬跡,但我覺得柏氏沒有充份地推演下去。〕[3]
Tags:
【圖解】在家要如何做到「一淨、二靜、三循環」?三菱電機「氣場大師」打造好氣場與「善循環」的科技大解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三菱電機秉持日本職人匠心,將獨家專利科技應用於家電設計,打造居家空氣優化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選對節能又智能的家電,兼顧清淨功能、安靜運轉與良好循環,你也可以是「氣場大師」!
素有「空氣專家」美譽的三菱電機,結合日本百年技術與電機專業,在台深耕已超過70年,針對在地氣候環境與消費者需求打造最合適的商用與家用電器產品。今年,台灣三菱電機以全新「氣場大師」為概念,透過全系列產品線打造「一淨、二靜、三循環」全方位空氣優化居家環境,創造良好氣場,讓家與家人享受美好「善循環」。
溫度、濕度、流通度、潔淨度、保鮮度:從五大方向打下好氣場基礎

居家環境中常見影響「氣場」的問題大致分為五大方向,首先在溫度方面,極端氣候不再是百年一遇,夏季高溫熱浪、冬季霸王寒流的威力不容小覷,採用兼具節能與空氣淨化的空調不僅能降低耗能,還能提升呼吸健康與環境舒適度。另外,濕度過高也是許多台灣居家的一大痛點,尤其當梅雨季或季節交替時,連續多天陰雨綿綿,容易讓家具或牆面冒出黴菌,甚至皮膚長濕疹、影響身體健康。
空氣流通度則是長時間待在門窗緊閉的室內空間時,人們會相當有感的問題,而良好的通風換氣能將廢空氣排出,引入新鮮空氣也帶來好心情。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或深受過敏困擾的人,最關心的則是空氣潔淨度問題,在受疫情影響的這幾年,改善居家空氣品質也成為家電研發的重點。除了空間氣場,人體氣場的保養也備受重視,如維繫身體健康與能量來源的食材要如何維持保鮮度,更成為煮婦煮夫們在意的課題。
三菱電機全系列空調家電產品運用專利技術,分別針對「溫度、濕度、流通度、潔淨度、保鮮度」五大方向提出解方,全系列科技家電產品以「一淨、二靜、三循環」三步驟打造更舒適、安心的生活環境,讓台灣民眾能輕鬆享有ME TIME美好居家時光。
一淨:以獨家濾淨技術,有效捕捉空氣中有害物質,同時抑制懸浮病毒達99%,守護每日一呼一吸間的潔淨空氣

三菱電機不論是在空調或除濕機等家電製品上,皆搭載專利濾淨技術,以達到進氣後清淨,吹送出宛如自然山林般純淨空氣的效果。
預計於今年四月份正式上市的旗艦款「三效合一」變頻空清除濕機,全新搭載HEPA、活性碳濾網,可一次達到除濕、除臭、空氣清淨三重效果,且根據國內外專業測試機構檢測,針對懸浮病毒的抑制率可達99% [註1],PM2.5集塵率更達99.9% [註2]的高超表現。此外,透過三菱電機獨家智慧變頻與AI智慧偵測設計,能根據環境需求自動調整成適宜的除濕與空氣清淨模式,提升機器運作效能。
三菱電機近年研發出的「Plasma Quad Connect,簡稱 PQC」高效電漿淨化裝置,可讓消費者選購加裝在多款家用空調上,原理為對裝置中的「鎢帶電極」施加6,000伏電壓產生電漿,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病毒、細菌、黴菌、過敏原、灰塵和PM2.5等各種污染物質,透過獨家專利科技達到淨化室內空氣效果。
二靜:以近乎無聲運轉的設計,給家人不被打擾的寧靜時刻,讓身心靈皆放鬆

三菱電機除了專注產品設計的高品質與細節,更在乎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的體驗與感受,因此全系列產品線皆以近乎無聲運轉的設計,為消費者打造兼具放鬆及舒適的空間。
三菱電機「靜音大師」家用變頻空調正如其名,自上市以來「超靜音運轉」表現在業界頗受好評,是家中有幼嬰,以及對聲音敏感族群的首選品牌。除此之外,頂規旗艦款GT系列搭載「Easy Clean 易拆易清設計」,更擁有獨家專利「DBC奈米複合塗層技術」,讓民眾不僅能輕鬆維持空調產品清潔,又能達到節能省電及維持高效運轉的效果。今年三菱電機也不斷升級、積極擴展產品陣容,以滿足台灣市場多元的空間需求,「靜音大師」頂規旗艦款GT系列及耐用經典款HT系列均升級追加大容量10kw機種,可適用於約14-17坪大坪數空間,新品預計將於今年3月開始販售。
另外即將上市的「三效合一」變頻空清除濕機在強化空氣清淨與除濕方面,透過獨家「三重除濕系統」設計,不僅實現高效除濕率,另搭配智慧變頻壓縮機,同時滿足節能省電的需求,以及獨家設計大型渦輪式多翼風扇,打造近乎無聲的靜音效果,即使夜晚除濕也能一覺好眠。
三循環:匠心打造好氣場,無限傳遞善循環

除空清除濕機與靜音變頻空調,三菱電機更透過其他產品優異性能的加乘效果,為消費者全方位把關生活品質。像是三菱電機首創先驅開發的Lossnay全熱交換器,即使在無法開窗的情況下,也能做到全室通風換氣。此外還可搭配空清循環扇,搭載Plasma Quad高效電漿淨化技術,提升室內空氣品質的同時,再透過DC循環電風扇進一步將淨化後的好空氣,吹送至家人所在的每個角落,讓「好氣場」在室內流動形成美好的「善循環」。
廚房家電方面,三菱電機秉持一貫的匠心精神,打造兼具美型與效能的電冰箱、冷凍櫃等保鮮家電產品,透過精準控溫並調節冰櫃內空氣,鎖住食材新鮮度與營養、隔絕氣味不易干擾。透過專利技術與產品科技,以「氣場大師」專業提升家中正能量、健康、氣氛及互動。
三菱電機不僅持續為台灣消費者推出豐富多元的科技家電產品,助力民眾提升生活品質,更注重節能環保與永續發展。邀請大家一起跟著三菱電機「氣場大師」,為居家環境打造潔淨、安靜、充分循環的好氣場,將好心情、好氣氛傳遞給每一位家人。
三菱電機官網
註解2:(測試機構)SGS Taiwan Ltd.(測試方法)於1.25m×0.65m×1.25m的密閉空間,量測2.5μm粒子的初期濃度與本體運轉1小時後的濃度,計算PM2.5去除率、(測試結果)去除率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