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壯介「石卷文化中心」:在暴力的建築裡,創造出讓人們感覺舒適的灰色地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藤本壯介說:「建築在某個程度來說其實是相當暴力的,牆把空間隔成內與外,也可能因此限制了人們的活動。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就這樣區分成黑與白,而是應該去暈染他們,讓界線模糊,創造出讓人們更加舒適的灰色地帶。」
文:東京建築女子。
日本的建築師,大多總是會在業界闖蕩幾年,師出名門後再自己創業接案。日本建築界也蠻重視各種派別,在認識一位建築師之前,也常常會從他的出身開始了解。但建築師藤本壯介似乎決定反其道而行。
1994年從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藤本壯介並沒有立刻就職,而是每天反覆思考著各種不同的建築型態,思考著建築是什麼,偶爾投投競圖、偶爾接接醫生爸爸朋友的案子,就這樣,他當了六年的「米蟲」。
終於,在2000年在青森縣立美術館的競圖比賽中,他打敗眾多名建築師,獲得第二名(第一名為青木淳),因此一舉成名,在日本建築界嶄露頭角,同年便順勢成立了藤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開始創造出許多令人驚艷的作品。

藤本壯介總是不斷探討並挑戰著建築與空間的各種可能性,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他獲獎無數,也慢慢在海外打開知名度,如今已經是國際知名的建築師。他的建築探討著「自然的混沌空間」與「人工的混沌空間」試圖模糊自然與人工之間的那條境界線,嘗試著在人工製造的「建築」裡,利用各種方式加入「自然」。
他說:「建築在某個程度來說其實是相當暴力的,牆把空間隔成內與外,也可能因此限制了人們的活動。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就這樣區分成黑與白,而是應該去暈染他們,讓界線模糊,創造出讓人們更加舒適的灰色地帶。」
近年,他的作品更討論到建築的未來性。藤本壯介認為完工後的建築物,將會變成城鎮裡的一部分,持續變動與成長。2020完工的白井屋旅店(群馬)與2021年開幕的石卷市的複合文化設施(石卷市),就試著利用新的建築型態,聯繫與城鎮的關係,進而提升環境美學與活力。


宮城縣的石卷市在東日本311大地震時是嚴重受災地區之一,原來的「石卷市民會館」與「石卷文化中心」也因為震災的損毀決定重建,考慮著後續對城鎮的文化發信與傳遞,政府提出了將「博物館機能」與「劇場機能」等文化設施集合而成的「石卷市復合文化設施」方案,募集各方好手參與設計競圖。最後,藤本壯介的方案得到了評審與居民的喜愛,獲得優勝,再經過各種調整與建設,終於在今年春天開幕。
複合文化設施的位置離城鎮中心有一點點距離,是個背後有著美麗山景的地方,藤本希望在這裡創造出石卷市新面貌,無論是遠看近看,都可以帶給人們親近感。而在建築設計上,由於要符合劇場的大挑高,又同時要考慮到展覽空間的完整性,他乾脆把不同機能分成好幾個不同大小的量塊,用我們最熟悉的房子形狀把機能裝進去,用挑高的室內廊道串起來,變成一座大房子。
遠看這座被大小不同形狀的白色屋子堆疊而成的大建築,有點像工廠,可是是個可愛的工廠!因為不同大小與形狀的房子,讓內部空間與天花高度也有著多樣的變化,室內懸在空中的方盒與獨特的指標設計、些許的材質變化,讓單純的白色空間變得豐富有趣。雖然沒有機會進到劇場與美術館內部參觀,但光是這有趣的公共空間就令人流連忘返。

石卷市周邊的復興活動依舊持續進行著,城鎮也慢慢地回復生氣,加上這座可愛又親切的文化設施,人們也會慢慢放下傷痛,一起再次開心地過著更好的生活與未來。
本文經everylittled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佐藤可士和與藤本壯介聯手設計UNIQLO PARK,在海邊打造「屋頂與滑梯的空中公園」
- 期待疫情後的第一場旅行,就到用在地珊瑚石打造的「御城」——虹夕諾雅沖繩
- 啟用還不到20年的倫敦市政廳,為何被列入「瀕危建築」名單?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