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工商團體又開始製造「混亂論述」阻擋基本工資調漲,別讓他們得逞

台灣工商團體又開始製造「混亂論述」阻擋基本工資調漲,別讓他們得逞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 |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台灣預計將出現十年來最好、世界頂尖的經濟增長,但台灣的商界領袖現在千方百計出面阻止基本工資上調,以恐嚇手段散播混亂來阻止台灣勞工獲得公平的工資。這些商界領袖,為何能提出如此毫無根據的誤解?

台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10月8日登場開會,討論明年基本工資應增加的幅度,然而,台灣的商界領袖一直試圖通過製造恐慌和傳播錯誤訊息,來阻礙基本工資的成長。

在本文中,我將使用數據,來消除這些商業領袖傳播的錯誤訊息。

事實一:過去30年台灣基本工資大幅調漲時,失業率其實是降低的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過去幾週一直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上週他甚至威脅說「失業率增加,勞動部負責」。

然而,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解釋的,在人均GDP與台灣相近的幾個國家,他們在過去幾年每年將基本工資提高多達10%至17%,但他們目前的失業率仍繼續下降,有的降至甚至低於台灣的水平。

a
作者製作提供

事實上,在蔡英文總統任內,不僅2016年的基本工資成長是2000年以來最大的,失業率也下降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要觀察趨勢,可參看7年滾動平均值)

a
作者製作提供

不僅如此,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期,台灣的基本工資漲幅高達8%至18%,而在這段成長最快的時期,失業率降至過去30年左右的最低水平,低至1.45%。事實上,台灣最低的失業率,正是發生在基本工資成長最快的年份。

a
作者製作提供

很顯然,證據表明過去幾十年,在基本工資成長最快的年份,台灣的失業率也處於最低水平——這與許舒博的說法相互矛盾。現實就是,如今台灣人手緊缺,企業裁員的可能性不大,許舒博企圖將不想提升工資的責任推給勞動部的做法,實在令人震驚。

數據表明,許舒博試圖提出的論點利基存在問題,更像是在散佈恐懼。作為商界領袖,許舒博不可能不知道基本工資和失業率之間的這個資料。其實,如果許舒博這麼在意失業率,那麼按照他的邏輯,基本工資應該更大幅度提高,甚至有可能助於降低失業率!

事實二:成功控制疫情之後,台灣的失業率已經在下降

許舒博的另一項恐嚇,是說「疫情下,服務業老闆沒有迫切請人需求,基本工資調高會讓老闆更不想請人。」然而許舒博沒有說的是,自台灣成功控制疫情,失業率實際已經在下降。換句話說,企業又開始招聘了。

不僅如此,今年4月台灣失業率降至3.64%,已是至近20年來的相對低點。雖然之後失業率在5月和6月分別升至4.11%和4.8%,但隨著台灣疫情好轉,失業率在7月和8月又再度回落至4.53%和4.24%。

a
作者製作提供

此外,即使在今年6月4.8%的高點,台灣失業率仍是全球最低之一

a
作者製作提供

即使在失業率下降的情況下,對於被要求放無薪假的服務業勞工,政府仍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保護他們。

然而,這不代表政府不該提高該的基本工資,或以較慢的水平提高基本工資。事實上,低收入階層的工資已經不足以應付台灣的生活成本,拖延該行業的工資成長,長期而言將進一步傷害這些勞工。

台灣的失業給付失業前薪資的百分比,其實屬於相對較高的補助水平。然而,台灣失業給付覆蓋率,卻是開發國家中最低的之一。

台灣需要修改法律,使勞工可更容易獲得失業救濟金。

與其利用失業率作為製造恐慌的手段,作為基本工資不成長的理由,政府更應該製定一套全面的舉措,加強對就業和失業勞工的保護。許舒博阻撓基本工資上漲的企圖,不僅是自私,更體現了他的短視思維。

事實三:台灣企業已累積足夠的利潤,來支持更高的基本工資成長

許舒博一直在抱怨「製造業和服務業可以承受的力道有差。」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也聲稱,由於經濟成長率疲弱,「要中小企業大幅調漲基本工資很有壓力。」

但他們沒有提到的是,台灣企業在過去二十至三十年間積累了過多的利潤。

正如我上個月所寫,與韓國相比,1997年以來韓國基本工資成長幅度多過於企業利潤,但台灣基本工資成長,卻落後於利潤成長。

a
作者製作提供

在上週寫的另一篇文章,我也解釋了自1995年以來,歐盟的工資總額也與利潤總額保持同步,而台灣的工資卻落後於利潤成長。

a
作者製作提供

許舒博和李育家聲稱,由於疫情的關係,企業無法支付更高的工資。但是他們應該想想,如果企業在過去二十到三十年一直在從勞工身上過度獲利,那麼企業今年肯定會有足夠的利潤,來讓勞工工資提升到與台灣的生活成本相稱的水平。

如我所寫,如果台灣基本工資按企業的利潤率成長,今年台灣基本工資應該要是4萬至5萬新台幣。

a
作者製作提供

按照許舒博和李育家的邏輯,基本工資應該跟企業利潤水平同步成長,那麼現在基本工資,就應該提高到新台幣四萬到五萬,好退還企業在過去二十年裡從勞工那裡偷走的工資。

事實四:私人企業勞工的基本工資,至少該提高到公務員的水平:新台幣三萬元

勞工團體呼籲明年台灣基本工資提高6%至新台幣26,000元——與今年預期超過6%的經濟成長相符。

然而,另一位商界領袖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私人企業勞工的基本工資不應提高6%,因為公務員的工資預計只會增加3%。

林伯豐利用雇主來支持他的論點,說:「如果公務員可以先加薪6%,企業跟進調漲基本工資6%沒有問題,然公務員加薪只有3%,卻要企業大幅調漲基本工資,並無道理。」

然而,林伯豐不僅試圖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他還在這裡提出了一個虛偽的論點——他希望通過用百分比來談論工資成長,來混淆人們視聽。

現實情況是,公務員的最低工資已經達到了30,235元,而私人企業勞工的最低工資只有24,000元。如果林伯豐這麼看重勞動者的平等,那確實應該把私營企業的基本工資提高26%到新台幣30,235元,與公務員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