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AUKUS不為人知的戰略意義:對意圖介入印太的各方勢力實施「雙重威嚇」

AUKUS不為人知的戰略意義:對意圖介入印太的各方勢力實施「雙重威嚇」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英國與澳洲本來就是盟友,同屬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又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AUKUS此一夥伴關係的建立是否有點畫蛇添足?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戰略意義?

在從阿富汗恥辱撤軍的1個月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以及澳洲首相莫里森(Scott Morrison),於9月15日簽署了簡稱為AUKUS,即Australia、United Kingdom以及United States的安全伙伴協議。

美國、英國與澳洲本來就是盟友,同屬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又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此一夥伴關係的建立是否有點畫蛇添足?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戰略意義?

AUKUS的成立,很明顯是以防制中共的擴張為主要目標,其中最具意義的就是美國將向澳洲皇家海軍提供核子動力潛艦的動力技術。目前擁有核子潛艦技術的國家,除了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以及中共等聯合國五大會員國外,僅有印度而已,通通都是擁核國家。除了澳洲之外,另外一個試圖研發核子動力潛艦的國家則是南美洲的巴西。

向澳洲輸出核子動力技術,遭受了來到中共、俄羅斯以及歐盟的批判。由於AUKUS最合理的假想敵就是中共,所以中共的抗議屬常理之中,不需要在此多加討論。俄羅斯批評美國此舉等於搬石頭砸自己腳,因為美國自90年代以來就積極在全球推動核不擴散機制,不只拆除了大量蘇聯遺留給烏克蘭還有俄羅斯的核子武器,還嚴格禁止俄羅斯向北韓、伊朗等國家輸出核子技術。

如今拜登總統帶頭破壞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防止核子武器擴散的努力。未來美國不只沒有阻止俄羅斯或者中共向外國輸出核子技術的正當性,獲得相關技術的恐怕還不只是北韓和伊朗等恐怖國家。蓋達組織與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也可能經由與巴基斯坦手中取得核子武器,哪怕是只有一顆也好,都能對美國產生致命威脅。

歐盟反對AUKUS,則又與美國為了向澳洲推銷核子動力技術,導致法國原本向澳洲出售12艘柴油動力潛艦的訂單被取消。此舉造成美法關係一度陷入緊張,法國還一度召回了駐美和駐澳大使,原定的英法國防部長會議也被取消。雖然在拜登與馬克宏(Emmanuel Macron)9月22日通話之後,雙方關係有了一些緩和,不過西方國家的裂痕已然出現。

AP_21260479264445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從反恐戰爭回歸大國爭霸

不可否認的,20年前的九一一事件徹底改變了美國的國防戰略,將原本遏阻中共以及俄羅斯發展的建軍計劃徹底打亂。美國的頭號假想敵,由俄軍和共軍轉變為蓋達、塔利班、共和衛隊或者伊斯蘭國等小型流氓國家甚至於非國家行為者。整整20年下來,美國被這些恐怖主義搞得焦頭爛額,中共和俄羅斯卻不斷壯大。

本來在2011年賓拉登被擊斃後,美國就已經要轉向對付中共,從伊拉克撤軍。沒想到伊斯蘭國卻因此崛起,再一次打亂歐巴馬(Barrack Obama)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計劃。俄羅斯則趁勢崛起,不只出兵烏克蘭奪下克里米亞,還派軍進入敘利亞協助暴君阿塞德(Bashar al-Assad)鎮壓異己,逐漸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俄羅斯的強大,不只改寫中東的地緣政治,還令東歐各國深感恐懼。中共則運用連俄羅斯都沒有的經濟力量,推出「一帶一路」戰略,試圖運用龐大資金改寫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格局。利用美國出兵中亞、中東壓制恐怖主義的機會,共軍大幅提升海空軍事力量,強化遠程投射能力,逐漸成為了一支美國所不可掉以輕心的威脅。

10年前的美國,是全世界唯一同時擁有F-22和F-35兩款隱形戰鬥機的國家。如今不只中共推出殲-20和殲-31,就連俄羅斯也同時擁有Su-57及Su-75,顯見20年來美國都把資源投注在反叛亂(Counter-Insurgency)戰爭上,是導致俄羅斯和中共戰機發展能夠後來居上的原因。美國從阿富汗撤退,似乎也是認知到了俄羅斯與中共的威脅,重新回歸過往大國爭霸的建軍思維。

不過美國在經過20年與恐怖主義的對抗之後,國力早已沒有冷戰時代那麼強大,沒有可能繼續單憑美軍來捍衛印太和歐洲盟邦的安全。所以AUKUS與過往美英澳盟邦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美國不會再像二戰或者冷戰那樣,直接出兵幫助澳洲對抗日本軍國主義或者蘇聯共產主義的威脅。澳洲必須更依賴自己的力量自我防衛,於是才有美國對澳洲的技術轉移。

RTX7TFBV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維持對印太地區的政治領導力

依靠盟邦自己保護自己,是美國自1969年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發表《關島宣言》(Guam Declaration)後既定的國防政策。包括日本、南韓、台灣以及澳洲等傳統盟友,都在美國提供的核子保護傘下發展了傲人的經濟成績,從而使尼克森以降的歷屆美國總統,都相信亞太地區的盟友應該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衛自己。

事實上不只是亞洲,就連對待傳統北約盟邦的態度同樣也是如此。這是為什麼近年來,美國不斷要求盟邦將防衛預算提高到國民生產毛額3%的原因。川普(Donald Trump)領導的美國之所以令盟邦厭煩,就是在於他不惜以從日韓還有歐洲撤軍為手段,迫使盟邦提高自我防禦能力。拜登雖然主張回歸川普上台前的多邊主義,但是美國已經不可能如過去般一手包辦全球的防衛責任了。

美國不只向澳洲提供核子潛艦的動力技術,還向澳洲、新加坡、日本與南韓等盟友都提供F-35A戰鬥機,讓他們具有在空中遏制中共擴張的能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願意將自己的政治主導權讓出,所以將持續以「轟炸機特遣隊」(Bomber Task Force)的模式,持續以B-52、B-1以及B-2等戰略轟炸機對亞太國家執行機動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