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陽光之地》挑戰阿富汗婚姻、暴力與文化禁忌,導演:我希望觀眾忘記這是一部動畫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希望觀眾走進電影院之後,忘記這是一部動畫電影。」Pavlátová解釋,相較於過去相對辛辣、大膽的畫風,這次她更加專注於故事文本,並且採用草圖般的角色設計,盡量讓觀眾忽略動畫技術的存在,但期間Pavlátová仍費時一年設定人物神態,以便其他動畫師進一步設定動作、背景等。
文:邱昶維(DCFS編輯部)
捷克動畫導演Michaela Pavlátová,長年致力於創作動畫短片,她擅長以粗獷、生猛的獨特畫風,幽默探討性、婚姻、愛情等議題。其作品不僅曾多次入圍奧斯卡、安錫動畫等國際影展,也曾獲頒柏林影展最佳短片,創作實力堅強。
本文將分享Pavlátová學習、創作動畫的歷程,並且介紹她獲獎無數的短片作品《慾望街車》,以及斬獲2021年安錫動畫評審團大獎的長片作品《我的陽光之地》(亦為2021年TIAF臺中國際動畫影展之開幕片),引領讀者進入她富有理想、充滿生命力的創意世界。

探索人性慾望,追求創作自由度
「只有動畫短片像鳥一樣自由。」
導演Michaela Pavlátová大學就讀布拉格藝術建築暨設計學院的動畫學系,原本想修習繪畫的她,因為認識日本實驗動畫導演相原信洋,獲贈一台Super 8底片攝影機,才促使她開始製作逐格動畫。之後,Pavlátová陸續從事書籍插畫、大學教書等工作,直到她前往舊金山WildBrain動畫工作室擔任導演,才正式開啟她的動畫導演之路。
「我喜歡的是那些幽默、機智,而且不落俗套的影片。」Pavlátová表示,礙於舊金山的生活不易,再加上自己不願改變創作風格迎合市場,後來她決定跟丈夫搬回布拉格繼續教書,並且開始進行獨立創作。而探索人類生理慾望,以及效法捷克動畫大師Jan Švankmajer、Jiří Brdečka等人的奇異風格,正是她嚮往的目標。
- 從事動畫創作的原因
雖然Pavlátová曾經執導、演出多部真人劇情電影,但她依然熱衷於實驗動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創作自由度,她解釋:「拍攝劇情片的時候,不但會有監製、投資人等對你的創作有意見,而且你還要受到龐大資金的束縛。」
因此,自從電腦動畫技術愈加成熟之後,Pavlátová就開始樂於一人完成多項任務,並且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而她也把這種作品稱之為「廚房電影」(kitchen films),認為如此創作才能夠保有絕對的自由意識。
動畫短片《慾望街車》,大膽描繪女性性幻想
「對我來說,現實是最大的靈感來源, 因為你不必摸索主題,關鍵只在於你如何理解現實。」
《慾望街車》曾獲2012年安錫動畫費比西獎、最佳短片等,因為以電車物件暗示性器官,大膽描繪女性性幻想的具體細節,受到兩極化的評價。
最初,導演Michaela Pavlátová其實是受到法國製作公司邀請,參與一個女性情慾短片輯的計畫。於是,她開始描繪一名女性躺在床上,任由許多隻手愛撫的場景,並且聆聽自己喜歡的配樂,最終想像出電車與女司機的故事。
Pavlátová解釋,該名女司機並未參考特定人物,她只是想透過這個故事,嘗試描繪普遍女性的性幻想,同時讓幻想更加狂野,但是考量到初始版本有過多露骨鏡頭,Pavlátová決定參考丈夫意見,改變女司機操縱的控制器顏色與形狀,藉此隱喻男性的性器官。
由於女司機不斷擺動胸部、腿部等部位,Pavlátová必須利用Flash、After Effect等影片軟體,土法煉鋼地疊加圖層,並且耗費時間讓所有物件呈現有節奏地彈跳,使得製作過程出現不小阻礙,但她也笑稱:「我根本忘了這部作品與性有關,我只覺得它充滿韻律和趣味。」
動畫長片《我的陽光之地》,挑戰阿富汗女權議題
「我想做一些超越動畫電影的事情。」
《我的陽光之地》榮獲2021年安錫動畫評審團大獎,講述捷克女子Herra嫁給一名阿富汗男子之後,開始要適應後塔利班時代(2001-2021年)的阿富汗社會。
五年前,導演Michaela Pavlátová為了突破自己的創作框架,正在設法撰寫一部長片劇本,無奈作品最終難產,讓她決定轉向改編捷克作家Petra Procházková的小說,嘗試描繪一個強大的女性主角形象。
「這部電影不可能在阿富汗上映。」Pavlátová表示,雖然故事關於文化理解與融合,但是她仍不避諱地觸碰阿富汗婚姻、暴力等議題,並且展示性愛、文化禁忌等場景,讓電影忠實地反映當地女權低落的現況,進而突顯女主角面對異國文化的勇氣與寬容。
「我希望觀眾走進電影院之後,忘記這是一部動畫電影。」Pavlátová解釋,相較於過去相對辛辣、大膽的畫風,這次她更加專注於故事文本,並且採用草圖般的角色設計,盡量讓觀眾忽略動畫技術的存在,但期間Pavlátová仍費時一年設定人物神態,以便其他動畫師進一步設定動作、背景等。
「我以前不這麼想,但我現在認為:『好故事是一切的基礎。』」
完成《我的陽光之地》之後,導演Michaela Pavlátová不但開始對動畫長片產生興趣,也著手擬定下一部長片的製作計畫:「我希望我的下一部電影非常繽紛、有趣,跟《我的陽光之地》完全相反。」並且透露故事將設定在20世紀初,講述一名女性雜耍表演家的職涯生活。
2021 TIAF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即將邁入第七個年頭的「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將在10月8日正式開幕,在為期6天的影展活動中,以「維度-空間」為主題,放映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精彩的動畫電影,包括柏林影展、日舞影展、安錫國際動畫影展之競賽作品等。歡迎各位讀者共襄盛舉,一同參與影展盛事。
- 時間:10/8(五)-10/13(三)
- 地點:台中新時代凱擘影城
- 更多活動資訊,請洽TIAF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官方網站

本文經DC Film School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