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考試院廢不廢之前,先想想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舉才制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考試院該不該廢除的討論沸沸揚揚,但我更想討論「考選部」的定位。?在「舉辦考試」的部分,國考被賦予太多政策目標,幾乎不可能全部兼顧,前些日子考選部又被賦予跟進國際上公務人員考試制度,包山包海之下,我們是否又曾定義好,台灣到底要舉甚麼樣的才?
文:萬年青
考試院廢除,卻很少人願意花時間認識考試院在做甚麼。
考試院有考選部、銓敘部、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保訓會)、國家文官學院、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等7個機關,掌管國家考試、公務人員銓敘、保障、撫卹、退休、考試錄取人員訓練等,並監督各機關執行有關考銓保訓業務基本上每個公務員從進入公門受訓、在職、升遷到退休與離職,都需要考試院的參與,牽涉非常廣,但我會更想討論應試——考選部的定位。
吃公家飯的資格
除了常見的國家考試(國考),事實上還有很多管道可以進入公部門成為「公帑族」——有人情面很重的約聘僱,還有廝殺的公開甄試——挨家挨戶收垃圾的清潔隊員,與烈日下揮汗的地政測量員。他們都是政府的「勞務人員」,意思是公部門是資方,而他們採勞保而不是公保,這類人員的徵用不受考試院規範,而且在地方政府會有較高的比例。
不過,清潔隊員比起測量員似乎有更多的「故事」——各縣市環保單位的隊員們,不只有我們眼睛看到在垃圾車回收車上拚命的隊員,還有機關裡的內勤,或是各分隊駐守的行政職位,那誰可以安安穩穩坐辦公室就是各種人情角力,所以一直以來清潔隊員的關說不是新鮮事。
國考不只是國考
1. 考試=需求
創造需求,消化供給。
從前科舉作為平民擠身公門的窄門,那高普考、地特、各式特考就是沿襲科舉而來。不過錄取率和報考人數這只是表象,每個考科背後都是滿滿的商機——該科目背景學者能從國考獲得一線生機,不是所有學者有法律或是財會專業者,除了既有的本業收入已經相當豐厚外,還有大量的市場需求(獨立董事、開課兼課、修法講座等)可以任意選擇賺取額外收入,而國家與整體社會,在各方面必須均衡發展。
一個社會只看見熱門產業,而社會需求量不大,就放生不管,這樣失衡的社會何以長久發展?透過國考開啟不同考科讓不同領域學者有一定程度的市場需求與謀生的管道,我們適當平衡發展很多領域,由國考創造適當的市場需求,可以讓我們的社會保有足夠的多元性,而國考顯現了這方面的「資源重分配」。

2. 憑實力脫貧
科舉制度時,明面上給知識份子脫貧(從考上秀才後就不再繳稅、服勞役)、晉升為朝堂一員的機會,實則用儒家思想禁錮這群聰明人,成為皇權的擁護者。公職考試當然沒那麼險惡,但每年高普考與各式特考,除了徵選適宜的公務員為政府服務,還有穩定社會、彌平貧富差距的政策目的。
很多人以為這些公務職系都是「血統純正」——出身國立大學相關系,帶著滿腔熱血進入政府部門服務。但其實更多的人是——實務界太過繁忙但薪資不成比例,或是所學科系專業度不足以在業界有好的工作等等,因此政風單位有相當比例者是非法律背景;會計審計人員不會都是會計系出身;一般行政更是來自各方,只要學歷到位、考試排名夠好,公職考試前人人平等。
彌平貧富差距又更有趣了——我一個學妹是徹頭徹尾的卷姐(大學成績總是班排前三名),但一進大學就毅然決然投入公職考試準備——因為她家是三級貧戶,希望穩定還完學貸、又不想一畢業因為業界過度加班而不能照顧家人,所以選擇收入穩定也可觀的公職。
雖然近年來因為政府部門越管越大,鐵飯碗也漸漸生鏽、福利與清閒度不如從前,但不用擔心隨時卷布袋走人、月初領薪不打折,確實給了很多貧戶子弟一個翻轉貧窮的管道。
3. 賠本,是無奈或偽善?
舉辦考試並不輕鬆,甚至很燒錢。
我們國考的報名費從1000元到1800元不等,也很多年沒有隨著物價做調整了,複查成績收100或50元,主場的試場學校跟試務人員有錢領、便當,夏天還得開冷氣。
收入有限,甚至還減少,支出又不減,這幾年來無論是公職考試或證照考試等考試業務,從108年度實際報名42萬餘人次比考選部預計減少3萬餘人次;賸餘811萬餘元比預算賸餘1,979萬餘元,少1,168萬餘元,考選業務基金漸漸入不敷出。考選業務基金於99年度成立,主要辦理國家考試業務,近3年度(106至108年度)考選業務基金賸餘,自106年度之6,591萬餘元逐年下降至108年度之811萬餘元,降幅達87.70%。
當然,考選部「號稱」也在想方設法解決,當中建置題庫、減少題庫委員及命題委員遴聘人次、相關出席費、審查費及召集費等試務支出;還有接續推動辦理國家考試e化措施,這些事我認為最急迫。畢竟我國的國考題庫試題比率低,如果題庫不夠用就得由命題委員時限出題,但少了題庫的建庫階段,短時間由命題委員出題後端給考生,容易有「出題特色鮮明」的異相——每個教授在各自課堂上有著重的教學點(所謂獨門暗器),這對於非該校考生不公平,特別是申論題這樣仰賴人工批改的題目尤為明顯。
然而,截至109年8月底已辦理14項國家考試中,題庫使用比率低於30%者計7項(50.00%),顯示多數國考仍以臨時出題為主。其中「申論式」題庫試題使用比率為2.38%,即使是題庫試題使用比率較高的「測驗題」,還是有6項國家考試(42.86%),完全未使用題庫試題者,臨時由命題委員出題也會影響題目品質,讓國考試題疑義比率偏高。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