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蔡英文、朱立倫與柯文哲,是誰沒在捍衛「中華民國」?

蔡英文、朱立倫與柯文哲,是誰沒在捍衛「中華民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當然代表著中國;但是1949年開始,「中華民國」在台灣續存也改了命,從「來台灣」、「在台灣」到「是台灣」,確實在台灣持續運行72年的歷史。這不是「減壽」,而是把事實說清楚。

蔡總統在國慶的演說,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受到關注,尤其是近期共機擾台創下單日架次最高紀錄,中國不但升高武力恫嚇的動作,更不時對台滲透,意圖製造台灣政治紛亂,蔡英文必須以總統之姿提出國家因應國際及兩岸情勢的立場與底線。

當然,就在雙十國慶的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的「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中發表演說,這和蔡總統的國慶演說形成強烈的對比,台灣與中國的國家規模差距甚大,但國家領導的高度與氣度卻不成正比,這完全體現了民主與專制之間價值的落差。

藍白跟風?習近平從辛亥革命連結中共史觀

讓人遺憾的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無視兩岸根本上的問題,一昧批評蔡總統的國慶演說。

回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回應蔡總統的「四個堅持」酸說「做比說重要」,以台北市長出席國慶典禮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離開會場後,立馬貼出早就擬好的千字臉書文,抨擊民進黨「操弄反中情緒」,兩位在野黨主席不約而同提及孫中山的辛亥革命,甚至大讚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

這種看似在回味威權時代「政治意識洗腦」的「長輩文」,實際上,卻有如在和極權中共隔岸交相賊。

習近平談辛亥革命,當然是要竄改中共在「推翻滿清」歷史的缺席事實,對中共來說,操作最近跟辛亥革命的連結,當然是要凸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統地位,以及中共以黨領政的正當性。

中共擅用套路,是對外宣稱自己在歷史上的「實現」,從「辛亥革命」談起,無非是要在「歷史上」刨起中華民國的唯一繼承地位,提及「孫文」及「民族主義」,更是要連結「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型態,別忘了,具名份與威望的孫文夫人宋慶齡,可是中共政權的座上賓,「新中國」的造王者。

朱立倫赴國父紀念館向總理銅像致敬(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但從朱立倫、柯文哲擁抱孫文的三民主義來看,當然各有所求。前者當然要力保國民黨持續鑲嵌在「中國」的路徑上,後者無非是要發揮「民眾黨」的「政治變色力量」,只要能蹭聲量「有什麼不可以」。

其實端看兩位在野黨領袖的發言,便可看出思維不但與現況脫節,許多觀點陳述根本是前後矛盾。例如蔡總統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常識也是事實,理應是國內各政黨的最大公約數,至少在路線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才是,但這些人卻刻意把虛渺的「兩岸和平」擺在「事實真相」之前,極其可悲。

讓歷史與時俱進「中華民國台灣」,才不會「減壽」

想想看,是誰沒在捍衛「中華民國」?

中共作為「新中國」的法統代表,自然不會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當國台辦回批蔡總統的國慶演說,再提及「台灣屬一個中國」的基調,再貼上近期慣用的「謀獨」標籤,其實這並不意外。

同樣的道理放在國民黨身上,朱立倫會放大檢視民進黨的「中華民國說」,深陷在文字上的「雞蛋裡挑骨頭」困境,其實是國民黨棄守「中華民國」的自甘墮落,無論是「九二共識」或是「一中各表」,接受中共重塑的歷史觀,深陷在謬誤的國家認同之中。

當國台辦表示「台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時,國民黨、民眾黨仍然執迷不悟,反正將中共「事實扭曲」的邪惡歸責於民進黨政府,這是最低廉的政治操作。

柯文哲發放嗡嗡包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朱立倫跟柯文哲,難道相信一個極權政體的中共、取消任期限制的習近平能代表「全體中國人民」?還是為了中共所恩賜的和平假象和經濟統戰,要讓「全中國人民」取代「全體台灣人民」,台灣的未來要臣服於中國專制下「政治動員的人海戰術」?

對照習近平「沒有好下場」的恫嚇,朱、柯兩人連輕描淡寫都省去,直接當作沒看到!

持平而論,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當然代表著中國;但是,1949年之後的中國,中共趕出國民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在國際社會上刨除「中華民國」法統地位的餘孽。

1949年開始,「中華民國」在台灣續存也改了命,沒有履行自中國敗退後的「反攻承諾」,1980年代民主浪潮,也不得不接受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發展,中華民國從「來台灣」、「在台灣」到「是台灣」,確實在台灣持續運行72年的歷史。

在此建議批評者應該要有與時俱進的史觀,而不是一再以「中國思維」來自欺欺人,這不是「減壽」,而是把事實說清楚。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