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利多!財長:物價漲幅達標,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課稅級距將調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物價漲幅已經達標,明(2022)年綜所稅免稅額可望由8.8萬調高至9.2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萬調高至12.4萬元;薪資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6萬元,今(2021)年底將公告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等,明年上路、後(2023)年5月報稅適用。
國際原物料飛漲,石油創下歷年新高,而國內物價漲幅達標「例行調整」,明(2022)年綜所稅免稅額可望由8.8萬調高至9.2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萬調高至12.4萬元;薪資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6萬元;另,綜所稅課稅級距及退職所得免稅額也將調高。今(2021)年底將公告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等,明年上路、後(2023)年5月報稅適用。
油價漲勢來襲,通膨升溫恐非短暫現象
自中央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2.63%,漲幅創下8年半以來新高,已經為未來的經濟前景帶來陰影。《經濟日報》報導指出,疫情下的貨幣政策,極度寬鬆所導致的物價上漲現象已來襲。
報導稱,總體經濟良窳最重要兩個指標,一是產出與其代表的所得水準;二為代表生活成本的物價水準,雖台灣今年經濟成長上看6%,但物價水準隱憂卻不斷浮現,近日美國物價上漲已超過6%的高水準,拖累國際股市連日下挫。
而油價亦持續攀升,美國原油周一上漲1.5%,至每桶80.52美元,自2014年底以來首次收於80美元以上,使其自去年10月底以來的升幅達到125%。
根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顯示,石油價格今年有望以2002年以來最大幅度,漲贏國際銅價,並且超越整體大宗原物料指數。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於近日的一份報告中稱,若需求再度上揚,布倫特原油價格今年冬天最高有望達到每桶100美元,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將會加劇美國經濟的壓力,並增添聯準會(Fed)從明年開始逐步升息的難度。
外媒《Barron’s》報導稱,先前全球央行官員紛紛指出,近期通膨升高主要是受暫時性因素影響,未來將會逐漸消退,然而OPEC+保持溫和增產步調,未如市場預期擴大增產,帶動油價漲勢洶洶。
報導指出,原油價格續揚,不僅連帶推高汽油及家庭能源費用,企業也傾向調漲商品價格,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再次引發通膨疑慮。特別是在就業市場趨緊的情況下,可能同時帶動薪資上漲,進而使高通膨變得更根深蒂固。
物價漲幅達標,遺贈稅、所得稅明年免稅額調高
財政部長蘇建榮於立法院受詢今(12)日強調,這次調整相關稅率並非是「降稅」,更非預測未來物價大漲做出的預防,而是稅法指數化,會依照物價指數(CPI)調整。
國際物料仍在高檔。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指出,8月整體CPI年增率從上月1.92%擴大至2.36%,核心CPI年增率則從1.25%擴大至1.33%,礦產品、石油及煤製品、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及其製品與藥品等產品價格續強,而未來也將維持高檔。
《關鍵評論網》採訪行政院內相關人士,各宗物料目前上游廠商還未完全反映成本價格,就油價而言,由於去年基期較低,導致今年油價偶有波動,就顯得相當高,但其實國內油價還在掌控之中,再加上中油會吸收成本,因此國內物價相較國外更為平穩。
近日油價除維持亞洲鄰近國家最低價機制並啟動平穩措施,汽油吸收1.4元,柴油吸收2.6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因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9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轉強、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夥伴國(OPEC+)維持溫和增產計畫不另行增產等因素影響,才帶動國際油價上漲。
他表示,媒體報導中央為了平穩物價漲幅,才有降稅、減稅等措施並不準確,因為歷年來都有例行的稅賦調整,他說:「媒體過度聯想、揣測,若對民眾造成『預期心理』,讓市場不穩定,反而是整個社會受害」。
蔬菜價格穩定與否,也是牽動物價的關鍵之一,由於9月降雨旺盛,導致菜價飆漲,讓市場波動劇烈。政院人士繼續強調,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經盤點各項應節農產品,包括文旦柚、茭白筍、玉米、豬肉、秋刀魚、白蝦、文蛤等節前供應情形,並加強調配市場供需,物價都還在掌控中。
經濟部也一再強調,今年下半年起,國際鐵礦價格出現明顯下跌,煉鋼原料價格走跌,使鋼材價格漲勢趨緩或回落,為穩定國內鋼價,已協調鋼鐵公會及中鋼公司須優先滿足國內業者需求,同時也將嚴格稽查,業者聯合行為或異常囤積、哄抬等情形。
為了解除民眾通膨疑慮,行政院長蘇貞昌和王美花均表示,行政院有穩定物價小組,將由副院長沈榮津主持,持續掌握國內外物資情資,會檢討因應。蘇貞昌說,國外的大宗物資下半年是趨緩的態勢,政院將持續協助廠家成本穩定。
延伸閱讀:
- 總經專家:萬物齊漲恐造成「停滯性通膨」,引發更嚴重的經濟衰退
- 「中國限電令」骨牌效應:原物料齊漲、全球通膨再起,外資企業醞釀撤離潮
- 消費者物價指數創8年新高,台經院研究員:無通膨危機,持續看好台灣經濟前景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