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北文學.閱影展】莒哈絲首部執導電影《毀滅。她說》,擁有將一切完全撕毀的渴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Marguerite Duras的首部獨立執導的作品《毀滅。 她說》(1969),我們不妨在此換個姿勢,鬆一鬆長期跪拜姿引起的下背疼痛,暫時拋開已然如層巒疊嶂般綿延不盡的理論架構,以斷裂、拼湊而非宏觀的方式來「視讀」Marguerite Duras的《毀滅。 她說》及新浪潮與文學間糾纏不清的關係。
[6]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電影開頭的對話:「我們在哪裡?」「例如在一間旅館。」「時間?」「不知道,這不重要」「天氣?」「寒冷的夏天」。觀眾只聽見女人的聲音,卻看不見人影。後來又見Stein拿著一本書(或劇本)唸出Elizabeth與Max的角色介紹,模仿劇本開頭常見的人事時地物的交代,卻反而突顯這些指涉內容的空洞本質。
[7]《毀滅。她說》製作成本據稱只有美金44000,1970年刊登於紐約時報的影評因此戲稱《毀滅。她說》為低成本版的《去年在馬倫巴》(兩部電影的場景皆設定在外有庭院環繞的飯店)。
[8]片中不斷暗示Max與Stein是知識份子、德國猶太人(German Jew),呼應著當時法國巴黎六八學運中出現的口號:「我們都是德國猶太人」(We are all German Jew),也暗示著兩人的政治光譜。
[9]有趣的是,除了全然不在狀況內的「圈外人」Bernard,兩兩一組的關係唯一漏掉的就是Stein和Elizabeth的組合。不像Max和Alissa,Stein從未試圖主動接近Elizabeth,某種程度上兩人之間的確存在著對立面關係,若說Elizabeth是四人之中最「真實」的角色,Stein則是最神秘且不可捉摸的,這樣的細節亦可從打牌場景中座位的安排略知一二:Elizabeth夾在Alissa與Max之間,Stein則坐在Alissa與Max之間,也就是Elizabeth的對面,座位安排精準地點出四人的愛戀 / 對立關係。
[10]關於人稱代名詞的切換,在此以Alissa與Stein之間的對話為例:「你不是不能和我說話嗎?」「是的」「這是第一次他和我之間無法談話,並且對我有所隱瞞」「是的」「他不知道原因,不是嗎?」「只知道一切將隨你而消逝」。在這段話中,人稱代名詞「你」被置換成「他」,借用「他」(Max)來指涉「自己」(Stein),也一併道盡三人的複雜關係。類似的切換方式可見於《 廣島之戀》中,藉由人稱代名詞的切換,使不同時空中戀人的關係相互疊合。
[11]在玩牌場景中,攝影機先定在四人皆在畫框內的構圖,再逐漸拉近到Elizabeth的上半身,觀眾可清楚看見Elizabeth微妙的手勢、表情轉折,其他人則只有手上的牌入鏡,仿若一場三對一的對峙遊戲。在五人的餐桌場景,攝影機則時常從Elizabeth的座位視角拍攝Bernard,也時常聚焦於Elizabeth的正面特寫,藉此逼顯出Bernard與其他人的格格不入、Elizabeth的無力感與內心掙扎、以及兩人關係間存在的裂縫。
[12]讓鋼琴蓋直接砸下,來製造轟然雷動的聲響。在後期的混音階段,因聲音工程師下不了重手,更是讓Marguerite Duras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成功逼迫工程師毀掉音樂。
[13]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Alissa與Elizabeth首次聊天的場景:畫面始終定在Alissa與Elizabeth身上,從未移開,Max和Stein之間對話的畫外音卻突然插進來,使四人的對話互相交疊。
參考資料
- Marguerite Duras, cited in Jacques Rivette & Jean Narboni, “An Interview with Marguerite Duras,” in Destroy, She Said, trans. Helen Lane Cumberford (New York: Grove Press, 1970), p. 91.
- Catherine Rodgers, “Hijacking the Hunter: Duras’s ‘La nuit du chasseur’,” in Revisioning Duras: Film, Race, Sex, James S. Williams, ed.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72.
- Van Wert, William F. “The Cinema of Marguerite Duras: Sound and Voice in a Closed Room.” Film Quarterly, vol. 33, no. 1, 1979, pp. 22–29.
- Danica van de Velde. “Erosion by Desire: Marguerite Duras’ Self-Adaptations”, Sense of Cinema,https://www.sensesofcinema.com/2018/after-the-french-new-wave/erosion-by-desire-marguerite-duras-self-adaptations/
- Julia Kristeva and Katharine A. Jensen, “The Pain of Sorrow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Works of Marguerite Duras,” PMLA 102.2 (March 1987): p. 140.
- McWilliams, Dean. “The Novelist as Filmmaker: Marguerite Duras' ‘Destroy, She Said.’” Literature/Film Quarterly, vol. 3, no. 3, 1975, pp. 264–269. JSTOR, www.jstor.org/stable/43795628.
- Denis Cooper, “Spotlight on … Marguerite Duras Destroy, She Said (1969),” https://denniscooperblog.com/spotlight-on-marguerite-duras-destroy-she-said-1969/
影展資訊
- 名稱:2021臺北文學.閱影展
- 時間:10.22-11.02
- 地點:10.22-10.28光點台北電影館;10.29-11.02光點華山電影館
- 詳請請點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