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歷經無數次的胎死腹中,為何那麼多導演想要挑戰電影版《沙丘》?

歷經無數次的胎死腹中,為何那麼多導演想要挑戰電影版《沙丘》?
Photo Credit:《Dune》,來源:IMD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完整的新宇宙社會架構與編年史,細看《沙丘》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是獨立的主線,而電影要如何將這些主題結合在一起,詮釋小說中那複雜的維度並予以視覺化,是非常大的挑戰。

文:Ronnie Lin

在科幻迷的小說必讀清單裡,《沙丘》絕對能排進前十。由美國知名科幻作家法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自1965年起所發布的一系列故事,在科幻史上樹立了一個歷久不衰的地位。

因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關係而整整延後將近一年,讓人引頸期待的電影版終於上映。這並不是第一部試圖將名著《沙丘》搬上大螢幕的電影,但特別的是,過往的嘗試到目前為止,都是以失敗收場,要不是籌備中途流產,就是與小說裡所建立的規模與視覺想像相差甚遠,這也就讓觀眾們更加矚目這個最新的版本了。

原著《沙丘》的魅力在於它所呈現的世界觀有著非常多的面向,將其歸類為科幻類型,並無法完全概括它所要表達的概念,簡單來說,《沙丘》可以說是一本綜合科幻、奇幻、生態、政治、歷史與信仰的創作。

除了宇宙銀河的基本設定,皇室、宇航公會與各家族間的世仇與利益糾紛;救世主預言與宿命論;反人工智慧與傳統反撲的未來世界,催生出帶有極高心智能力的角色與組織。阿拉基斯(Arrkis)星球嚴酷的生態環境,更造就了在此極端氣候下,自行發展出一套生活模式的弗雷曼人(Fremen)。

完整的新宇宙社會架構與編年史,細看《沙丘》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是獨立的主線,而電影要如何將這些主題結合在一起,詮釋小說中那複雜的維度並予以視覺化,是非常大的挑戰。

7rei5zabbc454ermrbn4yhcj4p4j1z
Photo Credit:《Dune》,來源:IMDb

超現實主義導演亞歷杭德羅霍多羅夫斯基(Jodorowsky)為了《沙丘》的拍攝,曾組了一支夢幻團隊,甚至找來西班牙著名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飾演皇帝的角色,他的演出開價高達一小時10萬美金,超高預算與強大野心,極致的抽象藝術風格,加上約14小時的驚人片長,導致沒人敢接手製作而胎死腹中,這段失敗的經歷後來被拍成了紀錄片《曠世奇片之死》

此外,《異形》的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也曾嘗試過挑戰《沙丘》,但在幾番劇本籌畫的過程中便決定放棄,轉而選擇拍攝《銀翼殺手》;1984年由大衛林區(David Lynch)所執導的版本,雖完成拍攝與上映,票房與評價卻慘不忍睹,連導演本人都不願承認自己的作品。

37年後的今天,接下這個難度極高的任務,帶著觀眾與讀者的滿心期待,丹尼維勒納夫將帶給我們全新的敘事方式與影視體驗,繼《怒火邊界》、《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之後,這或許將是他的下一部經典。

誰掌握了香料,誰就掌握了宇宙

dchh7gfkwk34v4bu9vqgjdt2pjee01
Photo Credit:《Dune》,來源:IMDb
He who controls the spice controls the universe.(註1)

作者法蘭克赫伯特原本是要為雜誌撰寫關於美國西部沙丘的一些議題,研究過程中啟發了他的興趣與靈感,因而開始了《沙丘》的創作,也因為這些背景知識,讓小說裡的環境設定更顯得栩栩如生。

阿拉基斯星球的獨特自然生態,不僅反映在其稀有的香料上,也造就了原住民弗雷曼人特有的生存方式、文化與宗教信仰。被外地人視為沙漠猛獸的沙蟲,對弗雷曼人來說卻是神聖的存在;珍貴的水源代表著生命,任何會流失水分的行爲,舉凡流淚、亦或是吐唾沫,都被看作是捐獻生命的一部分,是令人尊敬的崇高表現。

但對外來者而言,這一切顯得不可思議,他們所看上的只是香料給予人預知、長壽以及時空穿越的超能力,能拿到香料掌控權,就等同於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力,誰都想要分這塊大餅,這也意味著正義的那一方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人性的考驗,檯面下暗潮洶湧的陰謀,以及無所不在的爭奪殺戮皆是沿途的阻礙。

汝等不可製造擁有類似人類心智的機器

24ro6nnmbp932rawzttkuj0ylox4p4
Photo Credit:《Dune》,來源:IMDb
Thou shalt not make a machine in the likeness of a human mind.(註2)

科幻作品常以高科技為背景,抑或是帶著賽博龐克的風格,《沙丘》卻是建立在推翻人工智能後的未來世界,在巴特勒聖戰中,曾經掌控人類社會的高智能機器戰敗後,新世界的秩序回歸到人本身,少了讓人目眩神迷的新式武器,重返傳統刀劍交鋒的作戰方式。

然而,智能機器的淘汰,也間接讓另一群人類發展出與人工智慧相當的特殊能力,諸如在各大家族裡擔當重要職位,擁有高速資料處理與運算能力的門塔特(Mentat),精準的分析使其在決策上扮演著關鍵角色;另一個也帶有高度心智能力的組織——Bene Gesserit,透過聲音即可操縱對方的心神意識,還能調控身體各組織機能,甚至生育計畫都能縝密設計;大量的心智角鬥與內心對話,以及不同時間軸的影像錯綜交織,電影要如何處理這些隱晦的表現,就要看導演與演員的功力了。

原著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其內容很多語彙用詞取自於阿拉伯文,與其他中東語言,比方說波斯語、土耳其語等等。另外,被稱作禪遜尼(Zensunni)的弗雷曼人信仰,是發想自禪宗結合伊斯蘭的宗教,這部好萊塢大片,會如何處理這些元素,是否會特意強化抑或是淡化,也是值得關注的部分。

註釋

註1:哈肯納男爵在小說裡的一句話,道出了沙丘香料的重要性,以及衝突的根源。

註2:上述為巴特勒聖戰後,奧蘭治天主教聖經中的其中一條戒律,意味著人工智慧時代的結束。

本文經everylittled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