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對台灣的漢人而言,認識「民族英雄」岳飛更加重要

對台灣的漢人而言,認識「民族英雄」岳飛更加重要
岳飛。Photo Credit: Unknown@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岳飛的貢獻還不只是在一時一地,放在更大的歷史框架下,意義更重要:由於岳飛和其他抗金將士的抵抗,把漢人被滅國的歷史往後推了150年,對確立「漢人民族」立下大功。

漢人形成是東亞史乃至世界史的大事。如果認為台灣人應該更重視歷史,但若連漢人形成這樣的大事都不瞭解,連岳飛的重要性都不知道,這豈非背道而馳?

對台灣人而言,瞭解岳飛更加重要。

不管是否承認「台灣人是中國人」,也不管「台灣是不是中國」,但很難否認「台灣人中的主體都是漢人」這個事實。

有人或又會搬出林媽利那種台灣人大部分都是平埔人的理論。林媽利的理論建立在血清學的基礎上,其方法和論證,光是在科學層次已經有不少質疑,其「原住民一滴血原則」(凡是有一點原住民血統的都歸作原住民,無論其漢人的混血成分有多少)更是雙重標準得很。

但更重要的錯誤是,民族不是單純由人種和基因所決定的,文化的決定因素更大。正如現代的土耳其人自認為突厥人,而事實上他們和視為對頭的亞美尼亞人的基因幾乎一樣(所以土耳其人大部分實際是突厥化的亞美尼亞人)。台灣的漢人完全失去了原住民的民族特徵、生活方式和民族認同。如果只是因為硬是要說自己不是漢人,而說自己是原住民,這不但荒謬,對真正的原住民還是鵲巢鳩占,是一種侮辱。

其實再退一萬步,即使硬是要說福佬人(和客家人)都不是漢人,但也絕對無法否認他們都是「漢語族人」。這和我們越來越把「突厥語民族」都視為「突厥民族」一樣。實際上客家人都說自己才是最正宗的中原漢人的後裔。

作為台灣的漢人,當然理應理解漢人自己的歷史。

國家與民族並不總是一致的。熟悉自己國家的歷史與熟悉自己民族的歷史並不矛盾。這正如在美國(或其他地方)的猶太人,也都很重視猶太人的民族歷史一樣。如果身為猶太人,不知道猶太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遠的如大衛王、所羅門,近的如門德爾松(Moses Mendelssohn,猶太啓蒙主義先驅,音樂家門德爾松的父親)、赫茨爾(錫安主義之父)等,這是不可想像的。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是「美國人」,就不重視自己民族的歷史。

同樣道理,岳飛既然是漢人民族英雄,台灣人大多數也是漢人,那麼如果在社會上對漢人英雄真是聞所未聞,這樣又說得過去嗎?

台灣歷史教育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教岳飛、孫中山,而是現在教的重點不對,沒有把最重點的、真正有歷史感的東西教出來,反而重視那些「忠義」之類的道德因素。這無疑令人遺憾。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