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友善社區」徹底失敗:台北市老化程度全國第三,日照資源卻連新北市的半數都不到

「友善社區」徹底失敗:台北市老化程度全國第三,日照資源卻連新北市的半數都不到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從芝山國小家長會對認知症的看法,台北市認知症友善社區的政策推動應該算是徹底失敗,當然社會局可以推說,那是衛生局的經辦業務,這又再次說明:柯文哲從2014年上任以來,長照政策兵分多路,社政、衛政至今仍未整合的痛點。

高齡化、少子化是緊連在一起的全球議題,卻在台北市閒置的小學教室運用在高齡者使用的日間照顧中心撞出火花,尤其發生在首善之區:天龍國的台北市。小學家長會以認知症的發病狀況無法預測,誰能簽切結書保證小孩不會在學校受到任何一點傷害為由,拒絕該校設置日照,更凸顯政府推動認知症友善社區徹底失敗,及市府忽略有效溝通的重要,忽視民眾自主意識的抬頭。

台北市老化程度全國第三,日照資源卻嚴重不足

長照2.0「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政策是去(2020)年總統大選前夕時,蔡英文總統的選舉政見,教育部的統計全國有814個國中學區,衛福部總目標鎖定了全台設置超過800間日間照顧中心(日照),台北市老化程度是全國第三老的城市,僅次於嘉義縣與雲林縣,2020年有49萬5639位老人,占總人口19.05%,根據市府資料,有長照需求65歲以上人口數為6萬1654人,其中有日照服務需求者有1541人。

但台北市是全國日照數量最少的城市,僅有25間日照,提供882位長者托顧服務,市府推估至2030年,日照服務需求將達2437人,可見日照服務在台北市呈現資源嚴重不足,隔壁的新北市,目前已有58間日照,預計到年底將達到60間為全國最多,台北市連新北市的半數都不到。

若根據衛福部數據,今(2021)年7月已於472學區布建650家日照中心,預計2024年前達成814國中學區至少各設置1處日照中心;此一目標自然帶給台北市極大壓力,所以負責日照業務的社會局,設定2024年能達到48家日照,這其中包括:參建公宅低樓層15間、社福大樓9間、EOD計畫(Educ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改建3間、是有餘空間1間、公有校舍1間,這公有校舍就是以是士林區芝山國小為目標,這是市長柯文哲所裁示:「結合學校閒置空間,設置日照,以提升能量」。

社會局早在2020年就已著手進行芝山國小忠孝樓3樓閒置教室規畫成日照計畫,協調教育局、都市計畫委員會等,由於拿著柯文哲裁示的令箭,教育局、芝山國小學校當局、都委會等都會配合辦理,所有計畫中看不到與社區居民、芝山國小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等溝通計畫。就算有,也是因為家長去找民意代表,市府是以市議員為對象進行溝通,第一位議員接受社會局看法,家長再找同選區的第二位市議員陳情。

北市首間小學內長照機構受阻 家長憂孩童安全
Photo Credit: 中央社(台北市社會局提供)
台北市社會局在108年選定芝山國小設立首間小學內長照機構,但因家長擔憂學童安全受教環境不保,計畫延宕至今。

第二位市議員則公開表示,家長已明確表達反對,內部家長代表調查結果也是「一面倒」反對,「還有家長講到哭出來,社會局就饒了芝山國小,還給學校一個純淨的環境。」至於活用校內閒置空間,家長期待是作為與學生教學相關的應用。

在民主國家,與社區居民有關的公共事務,非但會由專家規劃與社區居民溝通計畫,還會召開公聽會說明,及聽取民眾意見,進行有效的雙向意見交流,以取得共識,因為民主政治是以民意為基準來施政,再高的陳義若得不到民意的支持,曲高和寡,只能束之高閣。

小學家長會對認知症的看法,反映了「友善社區」政策的徹底失敗

從芝山國小家長會及態度及會長的看法中,則反映出另一個問題:台北市認知症友善社區的政策徹底失敗,仍有民眾受到認知症汙名化影響,產生對腦神經退化綜合症候群與事實不同的認知。

衛福部長期汙名化認知症,持續以「失智症」來稱呼此一腦退化性綜合症候群,民眾自然會以社會長期以來似是而非的觀念來看「失智症」,持續誤以為「失智症」患者是一失去智慧、智力、智能的人,所以小學家長會長才會提出:長者發病無法預測,誰能簽切結書保證小孩不會在學校受到任何一點傷害?

看看衛福部會說他們做了什麼。衛福部於2013年8月曾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103年-105年)」,並結合跨部會各機關訂定行動計畫於2014年9月公告執行,105年底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於2017年12月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

衛福部特別強調,全球認知症行動計畫共提出了七大行動領域,其中第二項為提升認知症認知與友善,推動認知症友善社區,衛福部2020年持續補助22個縣市政府結合社區資源推動認知症預防推廣及認知症友善社區計畫,辦理全國性宣導活動,預計招募友善天使12萬名、認知症友善組織7000家,逐步營造對認知症及其家庭都能友善的支持性社會。持續辦理營造認知症友善社區相關的溝通宣導,包含了持續透過社群與平面媒體進行宣傳,並於實體展覽場域發放文宣單張,以打造認知症友善安全安心的社區環境。

如果從芝山國小家長會對認知症的看法,台北市認知症友善社區的政策推動應該算是徹底失敗,當然社會局可以推說,那是衛生局的經辦業務。但這又再次說明:柯文哲從2014年上任以來,長照政策兵分多路,社政、衛政至今仍未整合的痛點。

再從社會局長周榆修對媒體的說法,更可看出忽視與目標群體溝通的重要性,也看出他不認識什麼是認知症,認知功能缺損所代表的意義,無法針對家長的疑慮提出正確的解釋。周榆修只是引用老幼共學在日本、歐洲皆有成功案例,在台灣也非首創,屏東縣前進國小設有認知症服務據點,讓認知症長者與學童一起進行勞作、閩南語課程;高雄大同國小也在餘裕空間設置日照中心,收托30名認知症與失能長者。社區融合、老幼及身障共學是國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