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而「併」的大新竹(下):新竹不等於竹科,「科技首都」將凐沒舊有的城市風華

為誰而「併」的大新竹(下):新竹不等於竹科,「科技首都」將凐沒舊有的城市風華
Photo Credit: 新竹市政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願景擘劃中,主旋律經常是攸關著竹科的發展命脈,但請問如果縣市合併升格後舊新竹市民不滿意,還能夠保有分家的權利嗎?更何況,新竹市的都市發展,也不應當一味地將焦點放在竹科的發展上。

文:陳威丞(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生)

在推動合併升格的諸多論述中,有幾項議題值得加以延伸討論。這些觀點主要圍繞在新竹市的都市發展必須要有新的格局,並在更大的都市尺度下進行整體規劃,才能持續維繫都市成長的動能,處理一方面是竹科發展和擴張的課題,以及伴隨竹科進駐所衍生的跨縣市交通、水資源問題。

然而,合併升格真有辦法順利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嗎?又為什麼合併升格是一種好方法?

竹科面臨的問題,一定要縣市合併才能解決嗎?

儘管竹科對新竹、對台灣乃至於對全球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新竹市不論是從環境負載力或是都市發展與定位的角度來看,一個無限制成長的「科技首都」,真的是新竹市所需要和想要的嗎?

尤其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伴隨供水、供電的不穩定情勢,雖然中央政府大力支援也許能協助新竹地區順利度過挑戰,例如今年上半年百年大旱期間,中央水利部門為新竹地區積極部署的「北水南送」、「南寮海水淡化廠」等基礎建設,目的即是要確保新竹地區用水無虞。不過,卻也難保新竹地區在未來竹科產能持續增長的趨勢下,仍然能夠幸運地在限水大限前,免除供五停二的困窘命運。

同時,敏銳的人也許會察覺,中央大力支持的因應之道,是否意味著當今所提出的跨縣市難解問題,不論是水資源調度、水質污染疑慮還是整體交通規劃的方案,只要中央政府有心協助解決,似乎沒有做不到的理由;相較之下,新竹縣市即使順利合併升格直轄市,這些問題真能停留在相對侷限在地方的框架中,將問題一一迎刃而解嗎?

至於新竹市的城市發展定位,雖然新竹市腹地不大,經過一輪都市開發後,也可能不容易繼續容納高成長的高科技產業動能,因而必須尋求外擴的都市發展腹地。

然而新竹市並非只有竹科,城市的定位和發展也不應只有單一的想像。

o442nq9jcj1yec3ylh9kl7mvqdkn9q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很多人都忘記,新竹市並非只有「竹科」而已

新竹市同時蘊含著豐厚的人文、歷史底蘊,也是許多人包括筆者自己的家鄉,竹科連帶著竹北/六家的蓬勃發展,對於位在舊城區或是南寮、香山地區的居民而言,其實是相對遙遠、甚至是不切實際的,科學園區設置伴隨而來的高物價、高房價,更不見得是老新竹人所樂見的。

而在這一波合併升格的倡議中,支持方的論述大多是站在竹科的角度思考新竹市的發展,即使接受了「合併升格不見得會導致城鄉差距擴大」的假設,但在現今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願景擘劃中,主旋律經常是攸關著竹科的發展命脈,不免令人錯愕究竟是地方首長或民代抑或者是科管局官員的發言。

人們提到巴黎,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羅浮宮、歌劇院等文化建設。事實上,巴黎市的面積(105.4平方公里)與新竹市(104.1平方公里)不相上下,作為世界強權之一的首都城市,巴黎市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不是尋求單一的經濟發展路徑,而是開創出無可取代的城市定位,也不是尋求都市的持續擴張,而是專注在小而美並具備文化涵養的城市建設。

回到新竹市,作為一位新竹市民,對外地人戲稱新竹市為「美食沙漠」或是「最無聊城市」時,其實是相當感慨的。由於新竹市給一般大眾的印象確實就是「就業、就學」的所在,新竹人也認真專注在每日「通勤、工作、睡覺」(借用法文俚語métro, boulot, dodo)的生活節奏,城市風貌因此顯得相對簡單而樸實。

然而新竹市絕非如此單調無趣,在新竹市更不是只有工程師,還有許多在地方深耕文化事業的個人或團隊,我們也不是只有麥當勞、巨城購物中心,還有歷史淵遠流長的鴨香飯、鴨肉麵。新竹市為什麼需要一個如此華而不實的「科技首都」名號,來點綴甚至是凐沒了新竹市的城市風華?

務實來看,新竹市近幾年的發展和建設,的確有慢慢走出自己的城市特色,但是從現在支持合併的論述來看,以竹科為中心的都市發展願景,實在不得不替合併升格後舊新竹市的西半壁前景感到憂心。

新竹火車站微改造(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舉例而言,過去曾為新竹地區正核心的火車站周圍區域,近數十年的發展,歷經新竹高鐵站於竹北六家的設置,以及巨城百貨開幕所造成的人潮、商圈轉移,如有機會走一圈新竹火車站鄰近地區,即可以發現路旁空蕩蕩的店面早已貼滿了租租售售的告示,而此一現象不完全是在疫情爆發後才浮現的短期危機。

縱使市府近期積極維護整建該區內的歷史建物,希望藉此吸引觀光客駐足、活絡當地人潮,但倘若在結構面上沒有辦法注入更多永續的活水,仍然強力仰賴城市美化的景觀工程,難保年底即將開幕的竹北大型百貨正式營運後,不會給予新竹舊市區致命的最後一擊。

新竹市不論在地方政治生態上還是都市發展與定位的願景上,筆者認為都有獨立設市的正當性和必要性,相較之下,合併升格的論述卻不一定能夠信服於人。

首先,新竹市獨立設市有其政治、歷史脈絡,此一影響力時至今日也持續發揮著幽微的政治影響力,倉促合併並不一定能為新竹市帶來福祉,還可能引發另一波民怨。

試問:縣市合併升格後,屆時舊新竹市民如果不滿意,還能夠保有分家的權利嗎?以及,新竹市的都市發展,實不應當一味地將焦點放在竹科的發展上,不論是基於生態環境的立場,還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考量。

小而美的新竹市仍有許多待辦事項,等待用心的主政者為民謀福。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