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立專法遏制「盜臉」?國外又有什麼做法?關於「Deepfake」你該知道的5件事

為什麼要立專法遏制「盜臉」?國外又有什麼做法?關於「Deepfake」你該知道的5件事
涉賣換臉色情影片牟利的知名YouTuber小玉 |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不是唯一一個,面對Deepfake這樣全新的犯罪手法無「法」可管的國家。美國有46個州對私密影片外流有所管制,但只有少數幾個州有將deepfake影片列入管制;在英國,復仇色情片是被禁止的,但法律並不涵蓋經偽造的影像。

日前網紅YouTuber小玉為首的犯罪集團,利用Deepfake技術「換臉」製作成色情影片,遭「盜臉」的對象包括知名網紅、明星、政治人物,受害者超過百人,震驚各界。總統蔡英文昨(18)日晚間重話抨擊「這些假影片有一天都可能傷害到你我」,承諾會重新盤點法規,研擬推動修法工作。法務部也坦承,這類移花接木的影片目前罰則太輕,法務部已經啟動修法,將在一個月內提出修法草案。

當你的照片被「盜」了,現行法律有哪些?

Deepfake是一項透過人工智慧重製影像的應用技術,它能將已有的圖像或影片,疊加到目標圖像或影片上,常用來偽造名人性愛影片,也可用來製造假新聞或惡作劇,也能盜取影像重製後當作惡意脅迫的工具。

盜用照片重製成色情片在網路上散播,可能觸犯的法規,有《刑法》的加重誹謗罪(妨礙名譽)、公然侮辱罪散布猥褻物品罪,不過這3條法律的刑度都不重:

  • 加重誹謗罪: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萬元以下罰金。
  • 公然侮辱罪:處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
  • 散布猥褻物品罪: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更重要的是,這些法律都沒辦法「快速下架」網路上散播的不當內容。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接受《關鍵評論網》採訪,表示台灣沒有一條可以「快速下架」的法律。未成年人可以用《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要求業者趕快下架,但這不適用年滿18歲的成年被害者。成年被害者必須等到「散布猥褻物品罪」有罪判決確定後,法官要求下架才可能,但如果對方不下架,頂多也是繼續罰錢。

另一方面,雖然「散布猥褻物品罪」能從加害者那邊「沒收」性私密資料,但這條法的出發點是認為被流出的照片或影片很猥褻、很色情、危害社會善良風俗,對於被拍攝的對象來說,可說是二次傷害。

Deepfake又不是本人,觀賞影片錯在哪?

據美國新創公司Deeptrace的報告顯示,網路上高達96%的Deepfake影片,是未經當事人許可下合成的色情影片,而前五大Deepfake色情網站的換臉對象,幾乎全是女性。

除了Deepfake,2019年也出現一個聲稱「一鍵脫衣」的app「Deepnude」,只要上傳女性照片,AI技術就能偽造出幾可亂真的裸照。

杜瑛秋表示,Deepfake偽造的影像對被害人是很大傷害,如果不知道這不是真的,影像流傳出去,外界會不會對當事人指指點點?影響不只身心、就業、人際關係,會不會更因此讓觀者有性遐想,進而去攻擊、騷擾當事人?

杜瑛秋說,去年發生韓國N號房、香港N號房,台灣也有一些知名人士私密影像外流的事件,很多立委提出專法草案都進一讀,但行政院完全不動,不做專法,認為只要修法就好。

但她指出,Deepfake、私密影片外流等案件,這都是很新興的犯罪手法。網路犯罪有一個缺點是,犯罪者的匿名性很高,婦援會過去處理的案件中,很多連加害者是誰都不知道,也很難要求對方下架,只能檢舉,或者拜託網路平台業者,但這也讓下架的難度提高,許多人因此身心受創。

如果沒有完整的法律,很難給予被害人全面的協助:包括被害人出庭可能遇到加害人的事前保護、如果對方要報復去跟蹤傷害,也無法透過修法取得禁制令。她認為與其漫長的修法,不如另立專法,才能因應新興的網路性犯罪,對被害人有完整的保護。

遏止Deepfake歪風,台灣法律下一步怎麼走?

目前立法院一共有8個關於《性隱私影像侵害犯罪防制條例》的專法草案版本。主要是因應韓國在去年爆發對女性進行性威脅得來的資料、相片、影片發布在聊天室的「N號房事件」,連帶讓國人正視私密影片的竊錄、竊取管制手段不足,我國現行法規卻範散落於各法之中,造成被害人求助困難。

這些草案要求以專法形式,讓網路平台下架影片,當事人也可向法院申請禁制令,防止不當影像被繼續轉傳。當事人的身心治療、律師及諮商費,也得由相對人負擔相關費用,地方政府也必須負擔未經同意散布成人性私密影像防制業務,並提供當事人輔導及補助方案。

民進黨籲修法保障人民身體自主權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范雲(中)、吳思瑤(左)、賴品妤(右) 去年5月舉辦「我的性私密我自主!台灣不能有N號房!」 記者會,呼籲朝野立委共同支持修法,保障人民身體及性自主權。

不過據了解,目前的版本並沒有辦法真正管制Deepfake換臉技術產出的影片,法案草案多針對偷拍的性交、人體性器官接觸、裸露之影音,未經他人同意紀錄、傳送 、公開或揭露,並沒有提到這種剪接、後製他人臉或身體的影像。

主要是因為《性隱私侵害防制條例草案》提出的時機點,是因應去年5月「N號房」事件,私密影像外流,當時尚未認知科技技術進展到這個方向,還有「這麼龐大的人要觀看」,因此立委們也贊同要將Deepfake納入管制。

立委范雲告訴《關鍵評論網》,她提出的專法草案(《未經同意散布成人性私密影像防制條例草案》),就是從被害人的處境出發,針對網路上遭流傳的不當影像內容提出很關鍵的「下架機制」,也提高相對人(加害人)的罰則,還有完整的被害人的保護服務。目前草案已經一讀通過、等著進委員會,不少立委也正在研討如何將Deepfake偽造影像的犯罪納入管制,預計會透過修正動議的方式將Deepfake的管制方式納入專法,讓被害人的權益得以保障。

范雲強調,Deepfake是偽造,仍然是未經受害人同意,偽造、散播她/他的性私密,與私密影像外流造成的傷害很類似,需要的下架機制和保護措施也很雷同,很適合放在專法中。

而同為近期Deefake影片受害者的立委高嘉瑜,則透過秘書表示,近期將召開記者會,屆時將提出新的草案版本。

全球都在頭痛的「Deepfake」影片,國外有哪些法律?

台灣不是唯一一個,面對Deepfake這樣全新的犯罪手法無「法」可管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