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資助台積電開設晶圓廠,新任經濟安全大臣:日本半導體產業復興第一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追上各國發展半導體的進度,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大動作開設「經濟安全大臣」的職務,並任命小林鷹之為負責人,開啟「復興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步,將與台積電攜手打造本土晶圓工廠,未來有何種緊密合作,成為全球矚目焦點。
上週台積電(TSMC)於法說會上公布,確定受日本政府協助,將於當地投資設廠。才甫上任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大動作任命小林鷹之擔任全新職位「經濟安全大臣」,迎接往後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外界直指是「日本復興本土半導體」的重要一步。
台積電成為日本復興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步
小林鷹之告訴英國的《金融時報》,日本過去沒有加以保護半導體製造技術,導致在全球的戰略中落後於它國,他還說:「現在日本的問題是該怎麼打造優於別國的技術,進一步讓國際社會不能沒有日本」。
這位新任的經濟安全大臣年僅46歲,曾赴美攻讀哈佛甘迺迪學院,是日本政壇的新星,此次被賦予相當大的權力,能以經濟安全為由,介入其國內大小事務,上至晶片製造、下達原料稀土無所不包。談到台積電赴日設廠,小林強調「這只是第一步。如果我們就停在這裡,日本半導體產業不會有復興的希望」。
其實,一年前日本產業界根本沒有關於半導體的話題,但在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後,為抗衡中國,簽署了加強在美半導體供應鏈的相關法案(CHIPS法案),讓全世界都發生改變。
過去由政府過度插手、介入的產業的情況,普遍受到信奉自由市場為圭臬的國家反對,但隨著老大哥美國大舉改寫規則後,各國紛紛補助巨額資金打造半導體工廠,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本。
到底在日本重新開始建設一座晶圓工廠要多少錢?前任日本首相在一次產業座談會上詢問,出席者回答:「如果要建工廠,需要1.5兆日元(新台幣3600億元)」。「需要這麼多啊…」菅義偉聽到數字後喃喃自語。
《關鍵評論網》訪談竹科內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日本花數千億蓋的並「不是先進製程」,是蓋一座落後全世界十多年的20奈米製程工廠(目前台積電即將量產3奈米)。
業內人士受訪強調,這些花費都還不包括,技術人員、專利還有相關環保設備等支出,如果日本要邁進更先進的製程,資金要再翻倍、再翻倍。他說英特爾單建造一座微晶片工廠,成本已經上調到1000億美元(新台幣2.8兆元)。
這是日本不得不做的投資,為響應美國半導體聯盟的號召,所踏出的第一步。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JEITA)5月,向經濟産業省提出請求支援的建議,報告中反覆強調:「如果不做,這樣下去再過10年左右,半導體産業將從日本消失」。
未料,當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卻對該份「半導體報告」潑了一大桶冷水,他擔憂地說:「1980至1990年代,日本與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産生摩擦,希望不要重蹈覆轍」。
1990年代受到美國排擠,半導體製造落後10年
加藤表示,他在擔任原大藏省官僚期間,目睹了日、美半導體的爭霸。那時因為美國政治的力量,導致日本半導體産業衰弱。他指出,目前各國政府的鉅額金費支援半導體産業,日本又再度迎來政治主導命運的局面。
「日本產業界對半導體應該還有恐懼,因為當時《日美半導體保障協定》導致日本喪失半導體主導地位的歷史,仍記憶猶新。」業內人士強調,目前普遍都認為1980年代,當時因為美國不滿日本半導體DRAM市佔率太高,以該協議向日本約定,如市佔率、價格等條件作為貿易前提,排擠日本發展。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東京電子前社長、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最高會議主席東哲郎表示,韓國、美國以及中國等投入的資金,遠遠高於日本,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他說,日本應該尋找優勢,並且制定合理的戰略,例如應該先召集所需人才進行訓練,然後仔細思考半導體的建廠策略,再穩步進攻10奈米製程,否則將會「重演過去的歷史」。
《日經中文》報導指出,當時協議簽訂後,美國企業趁著個人電腦、傳統手機和智慧手機的成長趨勢,成功地拉抬了韓國、台灣的相關供應鏈,排擠了日本。報導稱,日本企業當時也未能即時投入資源,開闢先進的半導體產業,錯失先機。
好景不常,適逢日本1990年代末處於經濟蕭條期間,當時的日本半導體巨頭日本電氣(NEC)主管無奈的說:「半導體部門有時被稱為公司的賊(大幅虧損)」。此後日本企業越來越無法負荷半導體先進製程的巨額投資,經營決策變得相當遲緩。
2000年代前期各大企業開始分割半導體業務,半導體產業開始進入「專業分工」時期,而台積電成功掌握了「晶圓代工製造」的商業模式。反觀日本卻各大企業磨合不佳,未能拿出確切的量產時程而作罷。
再加上,日本政府對其産業並無積極的輔導,又錯過了一次發展契機。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SIA)於2021年的報告分析指出:「如果計算在日本、美國營運10年半導體記憶體工廠所需的成本,相較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高出20至40%,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補助、輔導』的差距」。
《日本經濟日報》報導強調,新一代半導體工廠的開設、研發合作等課題仍很多。如今,日本又走到了發展半導體的十字路口上,全世界的投資人也都在關注,日本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又將與晶圓製造頭龍台積電產生何種緊密的關係。
延伸閱讀:
- 張忠謀示警半導體危機,台積電需思考如何應對「30年一遇的變局」?
- 兩年內全球將新建29座晶圓廠,埋下低階晶片供過於求、價格崩跌隱憂?
- 避免過度依賴台灣,拜登政府挹注520億美元,發展「美國製造」半導體供應鏈
- 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再創新高:3奈米明年量產、2奈米2025年登場,將與日本政府合資蓋晶圓廠
核稿編輯:翁世航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