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上):東西文化的交融,老莊思想、浪漫主義等流派的再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塩田千春吸納許多不同文化的養分,我們可從藝術史中辨識這片沃土,勾勒與她相關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思潮前例。就西方藝術史而言,最和塩田千春契合的是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因為這些前衛文化運動皆追求自由和主體性,也注重回憶和幻夢的價值。
文:曾少千
簡潔有力的意象和精巧細膩的編織手藝,是塩田千春的裝置作品最引人入勝之處。有別於時下常見的新媒體互動和科技奇觀,塩田千春選擇平易近人的日常物件,捆繫在千絲萬縷的線條結構中,構築一個又一個情感強烈的空間,恍如夢境、洞穴、廢墟、深淵,使得進入展場的觀者不由自主地身體輕顫、感官悸動,喚起內心深處的情感(affect)和記憶。
人類學家艾希提耶(Françoise Héritier)在《生命中的鹽》曾說過,世界先透過我們的感官體驗而存在,之後才以理性秩序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思想裡。[1]每一個人都有頑強的身體感官記憶,縱使在時光流逝後,仍會留下情感的原型,甚至會指引我們的想法和行動。艾希提耶認為,人類皆配備著感測器,有能力向世界敞開,去觀察和感受不幸和愉悅。
跨越語言藩籬的感知潛能,正是《顫動的靈魂》展覽的主要訴求。本文首先討論塩田千春的線條運用,如何牽繫情感和經驗。接著,試圖勾勒塩田千春的藝術發展軌跡,如何交融東西方美學思潮,並反芻行為藝術和創造「物」的群體。最後筆者提出一個「親密的前衛」觀點,闡釋塩田千春作品中的親和力和滲透性。
情感所繫
塩田千春運用天羅地網的織線,搭建出深沉飽滿的情感空間。紅黑白的線條盤根錯節、濃淡相間,彷如漁網、血脈、琴弦、暴雨、亂箭、火苗、神經叢,層層包圍再也無法辨識的展廳,使步入未知境地的觀者感到震懾。
本文所指的情感,並非是單純的心情、感受、情調,而是觸及身體反應和內心深處的微妙綜合體。在哲學、心理學、文化研究領域中,情感指一種直入臟腑的力道(visceral force),一股潛伏的推動力,能引發身心的微妙變化。[2]
情感關乎潛意識和記憶,會影響知覺、認知和判斷力。所謂的情感空間,係指空間的物質性和意象,能夠營造喜怒哀懼的情緒廣度,以及震盪身體感官的強度。
二十多年以來,塩田千春擅長以織線表現情感的力道。1994年她在京都精華大學的表演裝置《從DNA到DNA》,是第一件使用毛線的作品,奠定了線條、身體、空間的高度關聯性。她用紅色毛線交織成DNA的螺旋梯構造,構成了生命的長鏈序列,它從天花板垂掛到地上,環繞著藝術家的裸體,也成為她的資糧和床褥。出自動物身上的毛線,此刻變成塩田千春探問生死觀的絕佳材質。
塩田千春不僅在空間中用織線作畫,也持續在紙上穿針引線和手繪素描。素描的衝動從何而來?作家兼畫家伯格(John Berger)提供了答案:素描類似一種內臟功能的運作,像是消化或出汗,獨立於意志之外,因為素描觸碰到最為初始、比邏輯理性更早存在的東西。人類想要素描的衝動,「是因為人類需要尋找,需要測定位置,需要安置事物,需要安置自己。」[3]換言之,素描的衝動來自原始的生理本能,同時又撫慰了心理需求,試圖調整自我和外界的關係。
塩田千春的紙上作品充分善用線條律動,追索生命起源的鏈結密碼。2013年的《近宇宙的生命》,紅色墨水和蠟筆畫出一蜷縮屈膝的孤零女體,長短不一的紅色細線扎在畫紙左側,如電流或探針,步步逼近人體。另一件2019年的素描《找尋母親》,也傳遞源源不絕的線條能量。灰黑紅色的筆觸構成了漩渦轉動的同心圓,裏頭牢牢繫著紅毛線,像是連結母子的臍帶。
東西交融
塩田千春吸納許多不同文化的養分,我們可從藝術史中辨識這片沃土,勾勒與她相關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思潮前例。
就西方藝術史而言,最和塩田千春契合的是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因為這些前衛文化運動皆追求自由和主體性,也注重回憶和幻夢的價值。
浪漫主義講求個人的熱情解放,追尋自我和萬物的統整調和。象徵主義強調精神信仰和主觀意念,喜好暗示譬喻和神秘主義。塩田千春在《不確定的旅程》和《去向何方?》選用的船隻,也是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藝術中常見的母題。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和荷東(Odilon Redon)皆有「船」的寓意畫傳世,激起觀者對於未知航程的想像。

超現實主義者勇於逾越道德禮俗,深受詭異(uncanny)和拜物的吸引,探掘被壓抑的無意識和慾望。布爾喬雅(Louise Bourgeois)充滿謎趣的超現實雕塑,將身體局部(眼球、乳房、陰莖)化成部分客體(part-object),類似的取徑可見於塩田千春的作品《外在化的身體》(2019)。
2002年《睡著的時候》這件床鋪織線裝置(及睡在床上的志願者),不僅呼應超現實的深邃夢鄉,也存有古老東亞文化的傳承。塩田千春舉出莊周夢蝶的典故,將繭屋中沈睡的眾人,比擬為身處在覺醒和幻影之間的莊子。[4]
同年作品《靜默中》以濃黑稠密的人造皮線,打造劫毀過後的暗室,從中流露出日本源遠流長的侘寂和幽玄質地。侘寂帶有質樸、缺憾、刻苦簡淡的意味,也是對於衰頹消逝的審美,逼視思考死亡。
幽玄源自老莊,關乎深不可測的存在之謎,傳至日本後和神道、能劇融合,趨向深奧的寂靜境界。[5]侘寂和幽玄皆提升了對陰翳晦暗的美學感知,加深對於生命無常的體認,這也是貫穿塩田千春創作的潛流。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