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重量級學者談美中台三角關係:美國無法也無力單獨「對抗中國」

美重量級學者談美中台三角關係:美國無法也無力單獨「對抗中國」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霧谷晶策》認為決策者在擬定政策時,應朝著與中國「避戰」的方向思考。而非打腫臉充胖子,在國內外媒體與民眾未充分理解實際狀況下,貿然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奈伊稱「中國夢遊症」

美中台關係自2016年開始產生變化,而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中、對台政策也多「川規拜隨」,持續對中採取強硬措施。多數專家都認為美國雖多方面仍略勝一籌,但中國也緊追在後,使美國必須更加細心地面對考驗。

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柯林頓政府時期任職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軟實力之父」奈伊(Joseph Nye),在10月4日在《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上發表〈中國夢遊症〉(The China Sleepwalking Syndrome)一文。該文章透過歷史,告誡美中關係必須慎重面對以免重蹈覆轍,否則雙方皆也會像是夢遊般的走入災難。

奈伊引用澳洲歷史學家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 )一書解釋。透過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所受到巴爾幹半島的泛斯拉夫主義的威脅,以及德、奧兩國在面對世界大戰的錯誤政策,襯托出美國沙文主義、中國民族主義以及戰狼外交的崛起,還有諸多易使兩國衝突增溫的現象。

文中指出,美國希望阻止中國使用武力統一台灣,維持台灣模糊的地位,反對台灣宣布獨立。但美國長年威嚇中國的效果,也漸漸讓軍事實力不斷增長的中國越趨無感。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對台政策、動作恐會激怒北京,促使中國對台進行動作。

即使中國不以武力直接犯台,而是以軍事包圍台灣,任何一步錯誤或一旦有相關事件造成人員傷亡,美國很有可能凍結北京資產或動用《與敵國貿易法》(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雙方「暗喻式」的戰爭也會很快成真。

奈伊認為美國也應多投資及保持技術和研發的優勢,重組傳統軍事力量,以適應技術的變化。美國同時也必須穩固自身盟友,使用較民主的制度,以減少對盟友的脅迫,穩固與國際間聯盟的關係,並增強與亞太地區(如:日本、澳洲、韓國、印度)以應對中國。美國也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就跨國問題上進行合作,避免與中國發生全面衝突。

哈斯解讀《台灣三角》習題

現任美國對外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曾任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前主任、前國務卿柯林・鮑爾(Colin Powell)幕僚、美國駐北愛爾蘭特使的理查・哈斯(Richard Hass),於10月18日也在《評論彙編》上發表了文章〈台灣三角〉(The Taiwan Triangle),並透過「現實主義」的觀點看待三方關係。

哈斯在文中指出,美中關係跟其他外交關係一樣皆仰賴「概念框架」,有問題就有解決方案。然而,試圖解決台灣問題卻會註定失敗。因為任何解決方案都無法讓各方接受,也因此促使衝突發生。不過,美中關係40年下來,在反對台灣獨立的政策之下,緩和了美中之間的衝突,也協助冷戰在西方國家和平落幕。

近年兩岸關係惡化,北京除加強在各國際場域上打壓台灣,中共當局也不停宣傳將收復台灣,造成海峽兩岸的緊張氣氛。美國的政策向來強調兩岸維持現況,如現況無法維持就必須在台灣人民的支持下達成共識。但美國也照慣例,不支持台灣獨立,以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

雖然美國有部分人主張,應接受台灣被中國接收的必然性,但此舉必定動搖甚至摧毀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聯盟和勢力。印太國家恐怕會因「芬蘭化」向中國低頭噤聲,也有可能更深覺威脅,進而在軍事行動上更加激進,造成核武擴散。除此之外,當中國控制台灣周遭的重要航道或是半導體產業,勢必削弱印太地區的穩定、繁榮及自由民主。

哈斯認為美國必須小心翼翼跟台灣釐清這段「危險」的關係。縱使這動作會讓中國藉此獲利,哈斯認為各個成功的外交關係都必有一定的犧牲,以換取更大的利益。為了防止衝突,美中必維持一定的來往和關係。畢竟,美國無法全權處理台灣議題。

文中最後認為美國必須向中國強調「侵略的代價」,以及美國沒有意圖分裂台海。美國國會也應授予總統有條件的在中國犯台時,使用武力因應。拜登政府也應明確表態美國不會違背「一中政策」的立場,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任何變化都不得因武力威脅或動用武力而產生。

即使中國極度渴望統治台灣,中共當局也對一黨獨大的統治權愛不釋手,但侵略台灣的代價相當龐大,可能危及中共在北京的領導統治地位。

RTX4XI4R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奈伊跟哈斯有相同看法

縱使奈伊和哈斯在文章出發點以及對台的關係的方針意見不同,雙方皆同意台灣問題勢必成為美中兩國戰爭的引爆點。過去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都不希望在戰場上硬碰硬,否則核武戰爭恐就此展開。美中若因台灣開戰,兩個世界超級強權的爭奪必定開始。這是雙方都不希望看到的後果,也是雙方不想承擔的代價。

川普(Donald Trump)時期所提出的多項單邊主義政策,使多個美國的老牌盟國背離而去。而中國在新冠肺炎、人權問題和戰狼外交的交互作用下,與歐美關係陷入冰點。

奈伊與哈斯都認為,美國必須重整自家盟友,強化印太地區的盟友,像是與日本、韓國、澳洲及印度的關係,強化軍事合作及軍事能力,以防止中國影響力與軍事實力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