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Q」之後造成政黨與世代對立,國民黨真的贏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此次罷免投票先冷後熱,一開始兩黨並未強力動員,但隨著話題升溫,國民黨也開始積極動員,最後就連民進黨也由蔡英文主席正式表態呼籲「反惡罷」,竟催出史上最高的罷免的投票率。但在刪Q成功後,國民黨真的贏了嗎?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週六的「刪Q」陳柏惟罷免案,最後在高達52%的投票率,贊成罷免的票數以極小差距通過門檻、超過不同意罷免票,將台灣基進黨唯一一席的立法委員陳柏惟罷免。
雖然只是一席台中市的區域立委,但立法院自此少了一個政黨,而整場罷免投票也攪動了兩大政黨的佈局和動員,罷免過程也再次凸顯了政黨對立和世代差異的問題。此外,國民黨與地方派系、深藍選民的關係;民進黨和基進黨的互動,也都因為這場罷免案而更加讓人霧裡看花。
先冷後熱的刪Q罷免
此次罷免投票先冷後熱,一開始兩黨並未強力動員。主要原因在於國民黨黨主席尚未選舉,而罷免對象也非民進黨籍。
這個趨勢到了顏寬恆宣布擔任志工,正式在檯面上投入罷免,加上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後開始操盤,罷免投票才開始出現煙硝味。隨著顏家動作頻頻,陳柏惟歷史話題不斷,而國民黨也開始積極動員,最後就連民進黨也由蔡英文主席正式表態呼籲「反惡罷」,使得罷免投票在最後階段異常熱烈,也催出了52%——史上最高的罷免投票率。
以罷免投票而言,這是一個相當高的選舉動員(近幾年的罷免案的投票率,黃捷是41.54%;王浩宇是28.14%;韓國瑜是42.14%),也意味著整場罷免最後仍舊回到了藍綠對決的結果。
這場罷免投票之所以舉國關注,主要的原因不只是顏家公開上演王子復仇記,已經具有新聞話題,再加上這場罷免案具有許多政黨內部勢力變化、以及政黨之間競爭的指標意義。對於國民黨來說,深藍、韓粉和地方派系的雙簧演出,再度證明具有強大的勒索實力;對於民進黨和基進黨而言,如何處理大、小綠的關係,在立法院分進合擊的策略也因此遭到挫敗。
另外對於小黨而言,陳柏惟的案例顯示出在兩黨夾殺下要能突圍當選已經很困難,但如何能夠存活下來更是一項難題。
對於國民黨、顏家而言,罷免陳柏惟有不能不成功的壓力,這使得黨中央與顏家一拍即合,不用刻意排演就可以即興的雙簧演出。顏家在台中經營已久,政治勢力盤根錯節,陳柏惟的存在如鯁在喉。2020年大選,因為過於輕敵,加上大環境有韓國瑜反助選的關係,導致顏家以5000票意外落敗給基進黨空降的陳柏惟。如今顏家結合韓粉一起上演復仇記,替韓國瑜、也替顏家出了一口氣。

但從最後雙方極為接近的票數來看,顏家其實並不保證能夠在補選順利奪回政治地盤,更是一個警訊。因為不同意罷免的,一定不會支持顏家,而同意罷免的,有些是基於討厭陳柏惟,也不一定會在補選時投給顏家。因此罷免案雖然過關,但對顏家而言,要奪回政治地盤,更大的挑戰可能在補選。
對於國民黨黨中央而言,這是朱立倫重返主席大位後的第一仗,雖然只是一席區域立委的罷免投票,但卻有風向效應,連帶影響後續報復性罷免的成敗(林昶佐)、年底公民投票、甚至是2022年的基層選舉。這些選舉環環相扣,成為朱立倫邁向2024的層層階梯,每一仗都有輸不起的壓力。
也因為如此,朱立倫將罷免的理由連結到萊豬、疫苗、環境等議題,拉抬年底公投的意圖極為明顯。陳柏惟罷免案是朱立倫邁向2024的第一個階梯,又要帶動公投氣氛,自然要打響頭陣。
刪Q成功,國民黨真的贏了嗎?
然而,這些因素後面透露出來的訊息,卻不見得有利於國民黨長遠的發展。
首先,罷免結束後,顏家在台中市第二選區、在立法院意圖班師回朝。國民黨和地方派系的糾葛又陷入「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對於國民黨訴諸路線改革、世代交替而言,顯然是自打嘴巴。
其次,陳柏惟將罷免案上升到抗中保台,罷免過程中北京透過認知作戰配合圍剿陳柏惟,這些都使得國民黨無形中又加深了親中的色彩,無助於本土化的轉型。最後,「刪Q」顯然是韓國瑜遭罷免後的報復性罷免,韓粉額手稱慶,國民黨才剛躲過張亞中的風暴,現在又陷入韓粉的情緒勒索,也無助於國民黨往中間、溫和路線靠攏的努力。
再從民進黨與第三勢力來看。
此次「刪Q」的罷免案,當事人是基進黨、是陳柏惟。基進黨希望走出「小綠」的標籤,但從反罷免一路以來的動員來看,所有的話語權,除了陳柏惟自己以外,幾乎完全掌握在民進黨手上。從黨的派系、台中市其他立委、議員的站台和拜票,到最後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甚至桃園市長鄭文燦等,都公開呼籲反惡罷,讓人有誤以為陳柏惟是民進黨籍的錯覺。

陳柏惟和基進黨向來以激進抗中、訴求台灣獨立為特色,在2020年的當選,或多或少得利於總統選舉的同時舉行。許多選民因為反韓國瑜返鄉投票,「順便」投給陳柏惟,一起捍衛台灣的主體意識。如今掉了這一席,在立法院看似不會改變政黨的權力結構,但對泛綠來說,在一些兩岸的議題上可以說是少了一支側翼的砲管。
更嚴重的是,下一個被報復性罷免的對象,很可能就是台北市無黨籍,在立法院有著和陳柏惟類似功能的立委,也是立場激進反中的林昶佐。這對執政的民進黨來說,等於是大幅減少了操作議題的空間。
最後,韓國瑜遭到罷免之後,報復性罷免一波接著一波而來,進入到第三階段的就有黃捷、王浩宇、陳柏惟三位,連署進行中的還有林昶佐等立委。這些議員、立委的特質,不僅本身因為年輕象徵世代交替,同時背後透露的意涵,也在於選民結構變化下,獨立選民持續增加,提供小黨、無黨籍人士當選的機會。這些年輕的獨立選民,渴望台灣的政治注入新血,不再只是僵化的兩黨政治。
Tags: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