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看童話學科學:朱慶琪告訴你《愛麗絲夢遊仙境》藏了哪些科學彩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知道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其實是個數學家嗎?他將許多邏輯與科學彩蛋藏在書中,是將人文與科學結合的最佳範例。
作者:人文.島嶼 (採訪撰稿:邱鈺玲|編輯:黃詩茹|攝影:黃詩茹)
掉啊,掉啊,往下掉啊,掉到什麼時候才停止呢?
我究竟往下掉了多少英里呢?
愛麗絲不自覺叫出聲來,一定快接近地球中心了吧。
讓我想想,那是有四千英里深囉?
接著她又說,我會不會穿過地球,摔到地球的那一面呢?
——《愛麗絲夢遊仙境》
這是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開頭的場景,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聽過。但你知道愛麗絲的這段嚷嚷,其實是物理學中的「簡諧運動」嗎?而且整個故事還不只這一個科學梗!
中央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暨科學教育中心主任朱慶琪發現《愛麗絲夢遊仙境》中別有玄機,竟然藏有各種邏輯、語言、數學,甚至科學梗!於是她決定用拿手的演示實驗,籌劃展覽「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愛麗絲漫遊奇境」,用童話故事的情境來學習科學的奧秘。

《愛麗絲夢遊仙境》藏了哪些科學彩蛋?
童話不就是童話,哪來的科學原理?原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還有另一個身分:數學家。他在故事中埋藏彩蛋,僅有少數同道中人能夠意會。朱慶琪說,細讀這部童話,可以發現裡面不只有數學,還有邏輯、語言和科學原理。
身為數學家,卡羅莫名偏好數字「42」,經常在故事裡埋藏這個「密碼」。例如故事開頭,他將彈簧來回震盪,產生周期性運動的「簡諧運動」,包裝成愛麗絲跳進兔子洞的橋段。
朱慶琪說,因為那個年代真的有人提出「重力火車」(gravity train)的概念:假設在地球上鑽一個洞,穿過地心形成一個隧道,因為地球的大小、重力加速度,這班火車最快只需要42分鐘就能到達地球的另一端。
還有撲克牌園丁種玫瑰的場景,「園丁身上的數字,分別是2、5、7。而小於10的質數,有2、3、5、7,為什麼3不見了?因為他跑去旁邊偷懶。作者在這邊埋的梗就是2+5+7=14,14×3=42。」又是一個不著痕跡的彩蛋,讓朱慶琪大為折服。
朱慶琪接著提到她最喜歡的例子。故事中,愛麗絲吃下蘑菇,變身成巨人,脖子變得非常長,高過了一棵樹,樹上正好有一窩鳥蛋。
一隻鴿子朝她飛來,用翅膀瘋狂地拍打她。
「蛇!」鴿子尖叫著。
「我不是蛇!我是一個小女孩」,愛麗絲認真地說。
「你不用否認了,我猜你接下來要說,你從來沒有吃過蛋吧!」鴿子說。
「我的確吃過蛋,但小女孩吃的蛋和蛇吃的一樣多」,愛麗絲解釋。
「我不相信,小女孩也是一種蛇」,鴿子說。
朱慶琪說:「這一段的對話就是我們常說的若P則Q成立,不代表若Q則P也成立。」簡短的對白,正是邏輯學中的經典命題,也就是「前提」成立,「結論」才會成立的基本邏輯推論。就這樣,處處精彩的童話故事在朱慶琪的腦中轉呀轉,醞釀出一場科學探險。

Photo Credit: 黃詩茹
兔子洞、毛毛蟲,還有消失的柴郡貓
在這一場充滿科學知識與童話趣味的展覽中,朱慶琪精選故事裡的逗趣情節,規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愛麗絲掉進兔子洞II」、「愛麗絲變大變小」、「愛麗絲與毛毛蟲」、「愛麗絲在瘋茶會」、「紅玫瑰與白玫瑰」、「消失的柴郡貓」與「飛出的紙牌」等八大主題,帶領大小朋友身歷其境,在愛麗絲的夢境中穿梭冒險。
「愛麗絲掉進兔子洞」的實驗是這趟科學旅程的起點。參觀民眾得鼓起勇氣爬進深不見底的洞口,一進去就無所遁逃。朱慶琪笑著說明:「其實很像我們搭電梯的經驗。電梯裡面有三面鏡子,左右兩面鏡子是平行的,所以你站在其中一邊,看向另一邊,就會看到鏡子中有無限個自己。我們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裝上一圈燈管,透過無限反射,達到無限成像的效果,就能看到無限的燈條,而且會越來越小,就能製造無底洞的感覺。」
接著,愛麗絲走進花園,遇見撲克牌園丁忙著將紅心皇后討厭的白玫瑰塗成紅玫瑰。朱慶琪便設計了一個實驗,幫助園丁不必被砍頭。「我們在一部分的白玫瑰上塗紅色的感溫變色顏料,手摸了會變白;另一部分塗感光變色顏料,紫外線一照就會變紅。」日常生活中的防偽技術、溫度警示、紫外線強度顯示,其實都應用了這個原理。

Photo Credit: 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Photo Credit: 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冒險的最後一關「飛出的紙牌」,來自童話尾聲,生氣的紅心皇后用紙牌砍頭的驚險情節。其實,朱慶琪的靈感也來自Discovery頻道的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曾經做過「高速飛出的紙牌究竟能不能殺人」的實驗。
她和團隊親手打造一臺時速超過200公里的撲克牌發射機,讓五副撲克牌在幾秒內高速發射。經過現場演示證明,只要站在一定的距離以外,紙牌會因為空氣阻力而迅速降速,也就不足以造成傷害,實際探討網路流言的正確性。
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加上精心設計的科學實驗,過程中朱慶琪不斷思考,什麼樣的實驗可以達到科學學習的目標,而不只是「按按鈕」而已?她希望強調「問題」而非答案,強調「探索」而非記憶。
有位媽媽帶著四歲女兒來看展覽,離開後看到路邊的交通凸透鏡,小女孩指著鏡子說:「這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雖然她還無法說出凹面鏡會讓人像放大,凸面鏡會讓人像縮小的原理,卻已經領會愛麗絲變大變小的奧秘。朱慶琪說:「這才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學習成果,不用記住艱澀的科學名詞,有推理與探究的能力更重要。」
演示實驗為什麼重要?
在中央大學藝文中心舉辦的展覽,不到一個月內就吸引近七千人參觀,許多外縣市的民眾專程前來,觀眾的反應超乎預期。 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朱慶琪深厚的物理演示教學功力。她認為,演示實驗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人有想像依據;再透過比喻,捕捉科學現象的原理。最重要的是,演示實驗可以快速激起學習興趣。
朱慶琪說:「我們沒辦法把核反應爐放在教室實際操作給學生看。可是如果透過演示實驗的設計,就能讓學生理解,原來核分裂是透過指數成長的過程,把能量釋放出來。」
面對數理,我們或許都曾在心中想過,「老師,我學這個有什麼用?」朱慶琪也經常被大學生挑戰。早期她還會用力地向學生解釋微分方程、傅立葉分析未來如何派上用場,但後來她發現這樣回答是沒用的,有沒有熱情和興趣才是問題所在。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