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加拿大農業勞工短缺因疫情雪上加霜,為何給出高額薪水還是招不到人?

加拿大農業勞工短缺因疫情雪上加霜,為何給出高額薪水還是招不到人?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就算農場的園主願意提供薪資,但是這樣的情形就不得不把勞工薪資成本,轉嫁在農作物的物產行銷。可是以目前加拿大人民薪資並沒有提升,加上疫情後的物價通膨現象,這樣的情形就會讓很多的農作物更難銷售。

加拿大氣候分明,十月份秋天正是蘋果盛產的季節,但是因為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很多加拿大蘋果觀光果園都在網站上宣布停止民眾採果。這樣的情形讓原本蘋果收成的季節減少觀光果園的熱絡。過往民眾在加拿大蘋果觀光果園總是能夠看到外籍移工在蘋果園中站在巨大的機器上方承接機器採摘的蘋果。但是目前因為新冠疫情稍為減緩,加拿大雖然再度讓外籍移工進入加拿大,但是當中的審核仍有門檻。

勞工短缺的情況不是只有出現在加拿大的蘋果採收,實際的狀況是加拿大各行各業普遍出現勞工短缺,尤其在農業的部分。今(2021)年加拿大愛德華島(Prince Edward Island)也是因為藍莓採收的勞工問題,在媒體中有討論的聲浪。不知道讀者們對於這座島是否熟悉,它是加拿大一個美麗的省份,當地的自然生態著名,農作物產豐富,同時也是著名的龍蝦產地。

疫情前的幾年,我曾踏足加拿大愛德華島旅遊,見識到愛德華島省份沿途農地盛產馬鈴薯的景象,也品嘗到愛德華當地龍蝦以及自然生態保育下的美景。如果對文學有興趣的人,一定要去綠山牆歷史遺跡 (Green Gables Heritage Place),加拿大小說《綠山牆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就是以當地為小說場景,在這樣的小說作者成長的地方,我當時可以有機會體驗在農場擠牛奶的農業觀光活動。這些農產、海產與觀光旅遊活動,都是需要大量的勞工。

可是這樣以農業為主的省份,在今年出現農業勞工短缺的現象。根據今年8月21日加拿大《CBC》的報導〈藍莓農場努力尋找工人來採摘第一大作物〉,農場管理者MacCormac說,他有十幾個人在大多數日子裡採摘,一半是當地人,另一半是來自墨西哥的臨時外國工人,他們從5月以來一直在農場和他一起工作。MacCormac說,採摘工人每小時的收入在15到20美元之間,這取決於他們的經驗和速度。

加拿大農場原本就難以找到採收蔬果的勞工,這樣的情況更是讓勞工短缺的議題雪上加霜。這些加拿大農業所面對的問題,其實不是一般人認為只要給多薪資,就會找到勞工,因為這當中還有很多的潛在因素。這當中最重要因素,還是有關薪資、移民與教育。最近剛出爐的諾貝爾獎得主:大衛・卡德(David Card),他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Guelf市(大約距離多倫多市一個多小時的城市),他目前任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因研究關於最低工資、移民和教育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的研究而獲得了一半的獎項。

大衛・卡德提出該研究表明,提高最低工資不會導致招聘減少,移民不會降低本地出生工人的工資,這對普遍持有的觀點提出了挑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另外兩人因創造了一種研究這些類型的社會問題的方法而共享了該獎項。在此我為什麼要提到大衛・卡德的經濟學研究,因為這樣的議題其實與各行各業的勞工問題息息相關。就以加拿大農場勞工短缺的問題,其實也是與「薪資」、「移民」、「教育」三項有關,在此我分享加國農業勞工短缺現象的觀點:

一、增加農場工人薪資,會間接影響水果價格的定價,也直接影響售價

農場勞工問題,並不是因為疫情而產生。因為早在疫情之前,農業就已經面對勞工緊缺的問題。這樣的情況總是會有人認爲給出高價的薪水,就可以解決農場危機,其實高價的薪水對於農產業的業主是負擔,因為增加農場工人薪資,勢必要把部分成本轉嫁在水果的單價,這樣容易阻礙水果的銷售。

不可否認,加拿大農業的勞工薪水在勞工市場實在偏低。根據加拿大《金融郵報》(Financial Post)當中的報導,當中有農業勞工數據,根據加拿大著名的職場獵頭公司Indeed Canada提到,加拿大農場工人平均工資為每小時15.25美元。這樣的薪資換成台幣大約是400元時薪。但是讀者們不要忘記這樣的薪資以加拿大的物價水平來說,實屬低薪,這也就是加拿大難以找到農場勞工的原因之一。

可是就算農場的園主願意提供薪資,但是這樣的情形就不得不把勞工薪資成本,轉嫁在農作物的物產行銷。可是以目前加拿大人民薪資並沒有提升,加上疫情後的物價通膨現象,這樣的情形就會讓很多的農作物更難銷售。我常去的幾家有機食品超市的超級市場,在疫情期間,單價太高的水果蔬菜,確實造成部分消費者的選擇意願減低。這種情形,除非整體經濟提升讓民眾願意買單高單價蔬果,否則增加勞工薪資是利,或是弊,也取決於經濟是否能夠復甦以及通貨膨脹等議題。

二、連新移民也只有少數願意在農場工作,加拿大年輕人在農場工作的意願減低

根據加拿大《金融郵報》的報導,工人短缺的勞工問題,在加拿大學校中多有宣導,雖然加拿大高中都有技職科目教學,這樣目的在於讓年青人有意願從事技職。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許多家長不希望孩子從事技職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農場方面。這樣的體力活,是很多家長捨不得自己的孩子投入農業的因素之一。尤其農產勞工的藍領工作除了體力,還需要更多吃苦的耐力,對於現代的網路世界,就造成更多的年輕對於藍領工作的意願減低,也就讓招募勞工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