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玩藝術,一起老》:疾病有時候會全面性地影響長輩各種表達,但是「藝術表達」反而較不受影響

《玩藝術,一起老》:疾病有時候會全面性地影響長輩各種表達,但是「藝術表達」反而較不受影響
Photo Credit: Scotwriter21 CC by SA 4.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老人藝術治療就是創意地運用方法,讓長輩利用創作表達來抒發壓力與情緒,以達到身心保健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作者多年從事老人藝術治療,她在書中以理論和實務經驗,以及長輩們的創作作品,娓娓道出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

藝術表達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自我外在和內在狀態的關聯,促進我們從嶄新的視角觀察,獲得新的觀點,因而增進認知功能。只要看見了,並面對它,就有調整和改變的機會。雖然藝術創作不能治癒阿茲海默症,但是可以提供失智的長輩一個自我表達的管道,促進復原力以減緩病程的進展,進而維持生活品質。

我服務過的多數長輩,過去都沒有創作的經驗,或是已經數十年沒有使用過創作媒材。他們投入藝術創作如同學習新的技能,能夠促進他們大腦神經元的連結。創作歷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意外,如同生活中他們經歷的變動。每一次的創作就是在練習面對和接納的變動,藉由練習而逐漸精熟則可以提升控制感,因此,創造力得以促進成長與復原力。

對藝術治療師來說,治療工作的核心,是思考如何喚醒長輩未經開發的創意潛能。美國心理學家Mel Rhodes提出創造力4P的論點,由人(person)、歷程(process)、成品(product)以及環境(press),並藉此4P檢視互動的關係。這個概念剛好可以用來探討在藝術治療情境中所涉及的創作者、創作過程、創作作品以及創作環境。首先,認識和了解服務的長輩特別重要。第一章說明了個案和治療師的治療同盟關係、第二章探討老人族群的發展、第三章描述服務老人的藝術治療師的角色,以及第四章說明如何評估和觀察老人。

再來,就是這一章提到的,思考如何透過藝術創作催化長輩的表達,包含考量適合環境所應該具備的條件,以及環境所形成的壓力對於創作的影響。稍後在第六到九章探討治療的時間、空間、媒材以及創作活動架構,就是為了營造一個具備安全感和支持性的治療環境,促進長輩投入治療歷程並產出作品。

因此,藝術治療師需要整體考量人、歷程、成品和環境彼此間的相互關聯。第一章和第四章都描述了創作歷程和作品的觀察,稍後在第六章會探討治療歷程的起始與流程。作品和歷程一體兩面,都涵容了個人的經驗與感受,作品具體的外化能促進看見、反思和改變,因此,治療師也不能忽略長輩對於作品的觀感。

創造力是正向心理發展的催化劑,創意老化對於老年的身心健康及心靈成長影響頗鉅。在日常和現實裡,我們可以在限定的時空當中,透過玩藝術賦予長輩個人成長和改變的能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創作當下產生的連結,也能給予生命目的和意義,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玩藝術,一起老:老人藝術治療的理論、實務與案例分享》,商周出版

作者:蔡汶芳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樂齡者當然也可以!

老人藝術治療就是創意地運用方法,讓長輩利用創作表達來抒發壓力與情緒,以達到身心保健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
作者有豐富的老人藝術治療工作經驗,她在書中分享長輩們的精采故事與實務經驗,闡述其獨特的觀點與觀察,是國內少見的老人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的珍貴分享,關心長輩或從事樂齡服務的工作者都值得一讀。

每個人都會變老,老化是自然且必然的生命歷程。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同時生育率卻大幅降低,讓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1940年代中期開始的戰後嬰兒潮轉眼都邁入老年了,人口老化成為21世紀全球先進國家的發展趨勢。台灣也不例外,人口結構快速變遷,老年人口逐年遞增。2013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於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3月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0年進一步推算,預估到了2025年,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台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

近來社會中追求不老、抗老、凍齡、逆齡的風潮,將人二分成年輕和年老,對「老」的恐懼和排斥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不單單影響了我們如何對待老人、如何看待老年與老化,也讓老人難以接納自己、無法形成正向的自我形象,對他們的健康和幸福感都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年齡不是改變、成長或療癒的障礙或終點,潛能其實也伴隨著老化而來。我們要怎樣開發長輩的潛能呢?老人藝術治療就是以此為目的。

作者多年從事老人藝術治療,她在書中以理論和實務經驗,以及長輩們的創作作品,娓娓道出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甚或恐懼而退縮,過一天是一天的活著。在老人藝術治療中,陪著長輩一起創作,讓他們真實表達自己內在的憂慮、恐懼與傷心,開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潛能,而這些創作作品也能讓藝術治療師協助他們直視自己的內心、直探內在問題本質,最終期待能達到提升生活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抒發壓力與情緒,讓長輩們活得自在、活出有意義的每一天。

本書特色

  1. 作者為國內資深藝術治療師與督導,具豐富實務與理論基礎。
  2. 文本不僅有藝術治療的各種理論說明,也有作者的國內外實務工作經驗,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分享。
  3. 有失智症藝術治療和健康老人團體藝術治療專章,是高齡社會需求。
getImage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