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季經濟成長出現隱憂,台泥、亞泥等七檔中概股慘遭拖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2019至2021年上半年間,台灣有7家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的企業,今年上半年並沒有隨著中國GDP年的成長數據大躍進,表現甚至較去年疫情最低迷時呈現衰退,顯示靠中國內需進補的經營策略,正在面臨挑戰。
文:陳雅潔
就在十一長假黃金週結束,中國遊客擠爆各觀光景點、創造出高達人民幣3990億元的國旅收入後不久,中國政府於10月18日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數據,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僅4.9%,相較於第一季超亮眼的18.3%、第2季7.9%的表現,第三季增幅的弱勢,超乎市場預期。
而且由於去年第三季中國才剛自疫情陰影中邁出復甦的腳步,基期並不算高,因此東西方多位經濟學家的分析都認為,今年全年中國經濟成長表現愈來愈難令人樂觀。
三面向弱化,第四季有隱憂
事實上早在第三季之前,由於各地疫情嚴重程度不同、各產業衝擊程度亦不同,中國的高經濟成長數據下,內需市場的續航力就已暗藏隱憂。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便指出,中國政府調控地產投資的影響性,其實是逐步顯現,像是中國上半年房地產開工情況已經開始放緩,導致被視為景氣火車頭的房地產投資支撐經濟力道漸弱。在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面向都不能盡如人意的情況下,中國第四季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確實仍在。
由於自1990年代起,台商前往中國投資即蔚為風潮,台股中以中國獲利為最大進帳來源的企業也不在少數。但在內外因素影響下,中國內需市場的光環已褪去。
《財訊》雙週刊根據上市櫃企業所公布的財報,自2019至2021年上半年間,認列中國損益占稅後淨利逾50%的企業多達數百家。但其中有七家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的企業,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獲利情形,並沒有隨著中國上半年累計GDP年增達12.7%的經濟成長數據大躍進,表現甚至較去年疫情最低迷時呈現衰退,顯示靠中國內需進補的經營策略,正在面臨挑戰。
這當中,水泥龍頭台泥今年上半年所認列中國獲利便較去年同期大減逾25%,亞泥上半年雖然維持正成長,增幅也與GDP相當,但其實所認列中國損益占同期淨利的比率為62.25%,相較2019年及2020年同期分別為80.95%、78.31%,明顯呈現逐年下滑。法人認為,這反映在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及基建推動力道減弱下,水泥價格低迷的市況,已使水泥雙雄的中國金雞母逐漸消瘦。

基層無感衰退,消費活動仍很熱絡
中國獲利較疫情時衰退最多的,為風電供應鏈上緯投控。法人分析,中國風電補貼在去年結束後,產業競爭相當激烈,市場新進者不少,零組件業者的毛利也因此被壓縮。不織布大廠南六以及保健品生產業者大江的中國獲利認列減幅也不低,同樣也透露了因內需未跟上成長的腳步,產業面臨調整的情況。
雖然台商多半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之路怎麼遭遇逆風,整體內需規模仍然可觀。一位東莞台商表示,「大都市裡的餐廳還是人聲鼎沸,高檔酒店訂房平日常遇到客滿,國內線班機更多半一位難求,除了商場大概比較受到電商的影響,一般消費活動可以用馬照跑、舞照跳來形容。」
但他也透露,房價確實明顯下跌,民企的物業開發限制也愈來愈多,這一點遲早仍會影響其他投資或消費行為。謝天翎也建議,中國為了穩增長,目前政策資源高度集中在新能源及電動化發展趨勢的產業上,除此之外像週期性的上游資源品、中游結構較弱的代工製造業,以及下游大眾品的消費,動能皆未見明朗,在投資考量上宜保持警戒。
更多《財訊》文章
延伸閱讀
- 習近平「南方大整風」劍指廣東幫民企、香港地產商,稍有閃失將會是中國經濟的大災難
- 「中國限電令」骨牌效應:原物料齊漲、全球通膨再起,外資企業醞釀撤離潮
- 中國也有艾菲爾鐵塔、獅身人面像?「山寨建築」遍地開花,官方出手遏制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