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時代力量定調公投立場:反萊豬、顧藻礁、支持公投綁大選、不同意重啟核四

時代力量定調公投立場:反萊豬、顧藻礁、支持公投綁大選、不同意重啟核四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秉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時代力量指出,雖然開放萊豬進口涉及對外的經貿關係,然而本質上是食安議題;政府目前的把關措施並未落實,讓人擔憂。

年底12月18日即將迎來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4大公投案,時代力量今(4)日召開記者會定調四大公投的投票意向,除了「重啟核四」一案時力以安全因素、核廢料處置等因素主張不同意之外,其餘3案時力的立場都同意。

公投綁大選、反萊豬

對於公投綁大選,副秘書長張衞航表示,時代力量認為「公投綁大選」可促進議題討論,並提高投票率。過去公投經驗證明,一旦設置門檻,反方可能會採冷處理,希望透過低投票率,無法達到門檻以達成「不參與等於不贊成」,因此需慎防門檻所造成的「消極杯葛」。

對照其他國家公投制度就會發現,如英國、瑞士、義大利、法國等並未設置通過門檻,也沒有刻意禁止公投綁大選,就是希望鼓勵正反雙方能積極宣傳,增加公共討論。

張衞航表示,2018年公投確實有亂象,但政府該做的是檢討改善選務流程並妥善規劃,而非倒果為因地將公投亂象歸咎於「綁大選」。因此基於對公投價值的重視,為實踐還權於民、鼓勵國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時力支持公投綁大選。

針對國民黨所提的反萊豬公投,新北黨部副執行長彭盛韶認為,從政府去年宣布開放萊豬進口以來,時力看法始終一致,雖然開放本身涉及對外的經貿關係,然而本質上是食安議題。因此如果政府要開放,就必須落實把關。

彭盛韶指出,首先要釐清,無論是正方反方,都承認萊豬有健康風險的食安問題。如果政府沒認定有健康風險,就不會明令國軍警消的伙食不得使用萊豬,也不會規定營養午餐優先使用台灣豬。然而政府當初承諾的嚴格把關,卻未真正落實。舉例「逐批查驗」,邊境查驗量能嚴重不足,肉品查驗率僅4%,要大量增加人力經費。今年8月,非洲豬瘟肉品成功突破政府宣稱滴水不漏的邊境查驗,出現在新北的市場,不僅危害台灣人也危害台灣豬。

除了查驗外,政府也承諾「明確標示」,但當時卻否決時代力量參考美國及加拿大國內市場萊劑標示的建議,堅持以「產地標示」即可,結果今年5月份,國軍吃到「外包裝說是台灣製,實際原產地是美國」的豬排製品,證明了台灣的產地標示依舊混亂。

彭盛韶也強調,最近政府以台美關係和CPTPP來恐嚇台灣人,時代力量無法認同。英國已於今年1月21日申請加入CPTPP,9月28日也已進行首次入會談判,然而英國並未開放萊豬進口。

彭盛韶提醒,當初國民黨要開放美牛時,也曾說過「阻礙美牛,就是阻礙台美邦誼」來恐嚇台灣人,而當時民進黨對馬英九的強力反擊,他想要提醒民進黨,請以維護國人健康優先。萊豬是否進口,請政府先做好食安把關,讓國人安心後再來談。

同意三接遷移,不同意核四重啟

針對珍愛藻礁公投案,黨主席陳椒華強調,時代力量支持能源轉型政策「非核減媒、提升再生能源占比」的目標,也肯定天然氣發電占比提升、帶動再生能源基礎設備建置與發展、成為台灣能源主力。讓台灣能源自主,更讓產業符合國際生產供應鏈的綠電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社會2050年淨零碳排之改革行動。

陳椒華認為,目前接收站政策仍須檢討,來自化石燃料的天然氣仍會製造許多碳排放,僅能作為暫時性的發電選項。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不當選址造成諸多疑慮,暫時性的天然氣發電附屬設施,卻可能永久破壞珍貴的藻礁,讓藻礁生態系中瀕危物種失去庇護所,違背執政黨「自然海岸零損失」與能源轉型環境永續的初衷。

陳椒華認為,政府始終沒進行可行性的完整研究,僅在公投成案後提出「原址外推」來替代原方案。外推方案有建港時程久、投入成本高等問題。除沒完整藻礁「生態系」影響詳細評估,更嚴重的是,即使外推後,觀塘風速強海象不穩,冬季更為嚴重,恐造成天然氣供應不穩,壓縮空汙季燃煤機組降載空間。而且外推方案環差報告連初審都尚未通過,環評委員決議補件再審,工程可行性與環境生態衝擊都未可知。

陳椒華強調,當年藻礁環評在極大的爭議當中過關,是少數有環評委員退席甚至官員辭職明志的案件。在2018年環評通過後,民間團體也多次要求政府有類聽證會的形式,讓雙方就爭點做理性討論,無奈政府始終未開啟溝通。基於守護環境,支持此案公投。

最後針對重啟核四,時力立法院黨團主任賴家倫說明,核四是拼裝車產物,預算一再追加飆高,2014年核四試運轉結束發現設備及組件損壞2124項,另外一二號機設備組件挪用高達1777項。且核四位在斷層帶,直徑80公里海域內有70多座海底火山,還有貢寮疏散道路嚴重不足等問題,再再表示核四安全性有極大問題。

「核四早就應該要被廢止,而不是重啟」,賴家倫說,台灣是全世界唯一把核電廠蓋在首都圈,核一廠與台北市直線距離28公里,核二廠則是22公里,從日本福島核災的疏散範圍是30公里的經驗可知,一旦發生核災,雙北市首當其衝,前總統馬英九說「封存是為了重啟」,這樣的言論只是政治操作,無視國人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賴嘉倫也強調,核廢料問題是不管哪個黨,數十年來都沒有辦法解決的難題,擁核人士說核能乾淨、成本低廉,這是荒謬的言論,如果把使用過的燃料棒處理成本算進去,核能發電絕對是最貴的發電,因此在能負責任的找出核廢料處置方式之前,台灣沒有使用核電的資本,呼籲大家對於重啟核四投下反對票。核四該做的是拆除解編,絕非重啟商轉。

將啟動百場宣講:盼民眾理性思考,充分理解再決定


“2021台灣公投”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