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再起摩擦:涉新疆人權議題,中國太陽能大廠隆基產品遭美海關扣留

美中貿易戰再起摩擦:涉新疆人權議題,中國太陽能大廠隆基產品遭美海關扣留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5)日中國太陽能廠隆基綠能科(Longi)可能成為最新的一家中企,因為美方因擔心其產品可能含有由中國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材料,美國海關將這些公司進口到美國的太陽能板產品扣留。

美中貿易戰又有火花!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板製造商隆基(Longi),於昨(4)日傳出遭美國海關扣留產品,外界直指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打擊中國政府迫害新疆人權的最新制裁手段,當美國要走向能源獨立之路時,未來和中國的摩擦將會越來越激烈。

中國太陽能產業鏈

「這次轉單效應來真的」,《經濟日報》訪問業內人士,他透露美中爭端由先前以半導體、5G等領域為主戰場,今(2021)年起拜登政府大刀砍向太陽能業。先通過參議院通過禁止,新疆生產的太陽能原料輸入美國;再嚴查中國企業轉至東南亞生產以規避關稅漏洞。

目前美國一年太陽能裝置量約為18至20GW(10億瓦),其中約85%仰賴中國企業。產業研究者REX指出,自2010年中國成為太陽能產業大國後,上下游完全整合,中國各元件的產量都是市場最大。

中國透過把再生能源尤其太陽能的規劃占比提高,在技術、產能都到位的情況下,裝機需求加速上升。中國在2015年成為全球裝機量最大國,出現了目前為止裝機量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從43GW到254GW成長5倍以上。

REX認為需求的爆發期會出現在下個五年、甚至十年。其中,隆基(Longi)在去(2020)年是全球單晶矽片、電池組件的最大供應商。該公司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企業,從矽片做到電站建設,身為規模最大的單晶矽片廠,而在毛利率及淨利率的表現相較同業優秀。

綜合而言,中國目前光伏發電已經是世界第一。《BBC》指出,這些光伏設備假設同時發電,夠好幾個英國用的,中國大型光能發電站效率驚人,如青藏高原上的龍羊峽大壩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50兆瓦,有400萬塊太陽能板。

為了阻止中國持續在再生能源領域上發展,使能源產業遭壟斷的窘境,美國也不得不透過各種手段防範這種情況發生。美國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奧索夫Jon Ossoff日前強調:「我們不應該滿意現狀,中國正束縛太陽能供應鏈,他們已經大量補貼國內生產近十年,而美國實施的補貼規模根本不及中國的一半」。

美國阻止中國再生能源產業做大

Jon Ossoff不斷重申,美國要走向能源獨立,發展綠能是必經之路,這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對國家安全也至關緊要。他提出,「美國太陽能製造法案」(SEMAA),提供美國太陽能製造商稅額減免,以與中國相關產業競爭,阻止中國徹底掌控市場。

他說,SEMAA的目的是在太陽能供應鏈的各個階段提供稅額減免,以加快美國國內的太陽能設備製造速度,預期減免的稅額可讓企業提前投入資本支出,擴大零組件和材料生產規模,預計從2028年起逐步減少減稅優惠。

如今,隆基於上海證交所公告,自10月28日至11月3日,美國海關扣留了公司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模組產品共計40.31MW,占其年度出口美國銷量約1.6%。

公司強調,去年已建立產品追溯機制,可證明被扣留的模組產品用矽原料符合美國政府要求,美國海關扣留「暫未」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今年6月,美國商務部以侵犯新疆少數民族人權為由,將太陽能板材料多晶矽的五家中企納入貿易黑名單,包括合盛矽業、新疆大全新能源、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新疆保利協鑫能源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要向這些實體出口的美國公司,必須事先獲得美國政府批准。

《新華社》報導指出,中國為了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建構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中國也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太陽能基地專案。也在可預期的未來,中國將在新能源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