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意見發表會】福島核災沒死過人?核四有通過測試?「重啟核四公投」五大重點一次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核四公投第17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今日電視說明會上,正反方代表針對民眾普遍關心的五大重點交火,以下為《關鍵評論網》的整理報導。
年底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中選會從今(13)日開始一連舉辦5場的公投電視說明會,邀請正、反意見代表說明公投內容與觀點,首場就是各界關注的重啟核四公投,由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對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黃士修質疑經濟部不斷扯謊、散播人民對核輻射核廢料的恐懼,曾文生則反擊,歷史證明,期待核四才是真正造成缺電的原因。
日本福島核災殷鑑不遠,核能安全嗎?
黃士修再提核能的安全性,他說,福島核災十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UNSCEAR)每年追蹤報告指出,「沒有人因為核災輻射死亡、或得癌症」,他反問,你知道這個,還會反核嗎?
黃士修說,日本經歷福島核災和2次原子彈爆炸,日本九州有4座陸上活火山,到最近2021年都有活火山噴發,但日本九州卻是日本最先重啟核電的地區,沒有發生過核災的台灣,卻有許多反核人士散播核電廠是會毀滅世界的芒果乾。
不過曾文生表示,黃士修聲稱「沒有人因為福島核災而死」,這個說法沒有同理心,也不負責任,福島遇到的狀況,很多人在電視前看過、還歷歷在目,有數十萬居民無家可歸,過了十年那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曾文生表示,核四廠周遭30公里的範圍,如果要疏散撤離,「我們如果要跟雙北、基隆、桃園、宜蘭,超過1000萬居民說,恭喜你,核災發生你不會死亡,可是你要撤離家園10年20年,請問你可以接受嗎?」
曾文生也表示,台大地質調查所最近報告,經過審查,確定核四廠下方有S斷層,及外海長93.9公里活動斷層安全問題,這些斷層如果動作,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需要非常謹慎的評估。
他說台電其他電廠,都在施工前非常審慎地做地質調查,迴避斷層結構,提案方為什麼要逼台灣人去選一個要蓋在斷層正上方的電廠?我們不能有其他選擇嗎?
黃士修指出,核四設計的振動反應設計基準值是地底岩盤0.47g、地表0.66g、反應器廠房1.32g,如果發生超級大地震,就算台北市全滅,核四廠也會屹立到最後,相關耐震還能再補強,核一、二、三廠原先只有0.3g,只花了1.7億元、40天做結構加固,就提升至0.72g,如果擔心人類最堅固的建築物被震垮,應該先擔心北台灣不適合人類居住。
核四有沒有通過審查?能不能運轉?
至於核四的安全測試沒有通過原能會審查,至今無法證實安全性,黃士修聲稱,2014年8月20日經濟部公告核四1號機完成安檢,這份公告還在官網,他強調原能會只是還沒審查;如同學生交出考卷,幾乎滿分,只是教師拒絕批改,這是誰的問題?
黃士修強調,系統試運轉的工程測試數據,在封存前就做出來,原能會是「還沒審查」,跟所謂「沒通過」差距很大,經濟部是在扭曲事實誤導大眾。
曾文生則表示,黃士修在公投理由書上說,核四已經完成運轉測試是謊言,那是當年經濟部辦的安檢,不是原能會審查通過的,就是因為核四試運轉過不了,當時的政府「只好自己辦模擬考,對外宣稱已經通過考試。」
曾文生指出,原能會2007年接受台電提出的試運轉報告,到2014年做了7年,試運轉187個項目,有32個項目一直沒辦法通過審核,他說不是老師不改考卷,而是有好幾份考卷已經考了好多次,該寫的空白,該訂正的不訂正,所以審查沒有通過。
他也指出,試運轉不會過不是封存多久的問題,是封存品管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核四的提案方說核四可以洩壓灌水,靠既有的SOP可以解決缺失,但是反應爐壓力槽的洩漏測試,就恰恰是核四試運轉測試沒有通過的項目之一,它從來沒有拿到原廠的品保文件,非常關鍵的必要文件,工程實務上沒有辦法拿到品保文件就裝上去,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命錯誤。
曾文生也說,試運轉只是75項其中一個,還有40大項還無法確認,說核四已經完成安檢測試,就是欺騙國人。
核四要花多少時間蓋完?真的要花很多錢嗎?
核四廠的建照已於去(2020)年底失效,黃士修拿COSTCO會員卡比喻,又不是到期就會被永久禁止,補發會員卡就可了,他舉2016年美國Watts Bar二號機封存28年,後來重啟,還拿到美國電廠最佳運轉大獎,相對新的核四廠只封存7年,重啟技術完全不是問題。
核四重啟到底要多久?黃士修質疑,蘇揆最早說6至7年,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經濟部說要N+7年,近期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又說要10年,但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跟核四一樣使用ABWR(進步型沸水反應器)機組,從動工到運轉只要4年,前核四廠長也估算,核四重啟一號機1到2年可供電、2號機3至4年可供電,他反問,民眾要相信政客還是工程專家?
核四重啟要花多少錢?黃士修批評政府一下說要花800億、一下說要花1000億,經濟部最近又說2000億,「是當拍賣會競標嗎?是不是怕核四公投通過,趕快先匡列錢?」
黃士修聲稱,根據台電和清大工程專家,核四1號機大概在花100多億,2號機300多億,整座核電廠大概5年500億,每年提供200億度的乾淨電力,每年可以省下600億元的替代成本,商轉5年就可以賺回來,反過來說,重啟核四如果不通過,台電就要認列虧損,會直接破產倒閉。
黃士修也說,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2013年估算,核四運轉40年,除役、核廢處理要花1兆多新台幣,但核四1年可發200億度,40年8000億度,換算下來,一度電只要1.4塊錢。
最新發展:
-
認為福島核災輻射導致甲狀腺癌,6年輕人提告東電求償台幣1億4800萬 1年前
-
「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宣布絕食到開票:要用跟林義雄同樣的方法「討回公道」 1年前
-
【公投意見發表會】黃士修:重啟核四逼中央面對核廢料問題,「你一輩子都不會碰到,怕什麼?」 1年前
-
【最新民調】「重啟核四」結果逆轉、同意比數變為3:1,游盈隆分析:民進黨傳統支持者歸隊 1年前
-
日本有活火山也重啟核電?環團:日本4電廠與核四反應爐同型,皆因安全問題無法重啟 1年前
-
【公投意見發表會】黃士修:對核四有疑慮更應該投下同意票,台電核能處長許永輝:不反對核能但反對重啟核四 1年前
-
【公投意見發表會】趙少康:誰說反萊豬就是反美豬、就是反美,我就愛美國愛得要死! 1年前
-
【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注重能源安全更該支持三接遷離,反方:台北港的替代方案是n+11年 1年前
-
公投前夕立委視察核四廠,鄭運鵬:證明馬英九2014年封存核四是正確的 1年前
-
【公投意見發表會】藻礁贊成方批三接有如生態版「服貿」,王美花稱壯大產業一定要蓋 1年前
-
【公投認知民調】超過7成民眾會去投票,但對4項公投內容的瞭解程度僅「反萊豬」超過5成 1年前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