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宣布導入Unified ID 2.0,成為The Trade Desk在台灣的第一階段夥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立基台灣的中英文獨立媒體與科技公司「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於今日(19 日)宣布導入由The Trade Desk開發的新一代網路身份識別解決方案「Unified ID 2.0」,成為The Trade Desk在台灣的第一階段夥伴之一。
立基台灣的中英文獨立媒體與科技公司「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於今日(19 日)宣布導入由The Trade Desk開發的新一代網路身份識別解決方案「 Unified ID 2.0」,成為The Trade Desk在台灣的第一階段夥伴之一。
Unified ID 2.0是因應用戶隱私保護意識上升所提倡的新一代數位廣告技術。由The Trade Desk開發並進行市場測試的Unified ID 2.0,是在用戶自主控制的基礎上,讓媒體與廣告主都能合乎規定的取得第一方數據,再藉由第一方數據分享,達到尊重用戶隱私並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這與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的想法不謀而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在2020年陸續導入集團的會員系統,以用戶的隱私保護為核心,並以更強的認證系統,強化會員的身份安全,旨在以此為基礎發展更完整的媒體與讀者關係。在關鍵評論網、INSIDE、運動視界、Cool3c、everylittled、電影神搜等6個品牌已達到1666萬的月均 MUV 的基礎下,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認為加入國際上的聯盟,能更有效促進媒體與營收之間的平衡,並創造廣告主—媒體—讀者間三贏的關係。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鍾子偉表示:「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作為台灣的數位原生媒體,為了繼續提供讀者所喜愛的優質內容,且避免過多不相關的廣告,創造媒體、廣告主和讀者之間的三贏,我們認為Unified ID 2.0是一個值得導入的的解決方案。」
Unified ID 2.0是為了下一代網路環境設計的新架構,在Unified ID 2.0架構中,用戶得以取得加密後的唯一識別,可以說是未來用戶在網路上得以通行、交換訊息的共同貨幣。因為採取開放網路的概念,因此除了數位廣告,還能有更多應用的可能,創造更開放與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在數位廣告使用情境中,媒體與用戶達成協議,經由用戶授權後,其他服務商將能透過Unified ID 2.0標準,取得授權後的資料。同時過程中所有的資料傳遞,都改為加密後的密碼傳輸,進一步降低敏感資料被竊取的可能。普遍應用在定向廣告(Targeting AD)與再行銷廣告(Retargeting AD)中,並且比現行的機制更能保障用戶的隱私,同時也給予用戶更多的同意權。
「網路與廣告產業越來越重視隱私權,同時也意識到用戶資料都掌握在幾家國際網路巨頭的危險性。媒體作為與用戶大量接觸的角色之一,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行銷長暨達思智能科技總經理王銘岳表示,「媒體必須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技術發展,以及去回應讀者的期待。不僅在內容,更包括是整體的使用行為。和The Trade Desk的合作,是我們整體用戶關係發展計畫的重要一步,」
內容長暨共同創辦人楊士範表示:「從編輯團隊的角度來看,我們很高興能在考量讀者隱私的同時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內容。除了前陣子我們開始提供付費不看廣告的訂閱服務之外,過去幾年網路使用者的隱私受到很大的關注,我們理解很多讀者習慣了閱讀/使用免費的內容,而透過支援Unified ID 2.0,我們相信可以在隱私和有效率的廣告投放當中取得平衡,也讓讀者、廣告主和媒體一同受惠。」
The Trade Desk北亞區媒體合作資深總監Douglas Choy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有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加入 Unified ID 2.0 的倡議,一起為開放網路的未來努力。我們與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等產業先驅將會建立一個更讓讀者信賴的身份識別解決典範,」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的會員系統,已經允許註冊用戶關閉廣告追蹤cookie,未來更將與讀者站在一起,打造更友善讀者與重視隱私的媒體網路生態,建立橫向與縱向之異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立優質的廣告主—媒體—科技服務生態系,創造新的典範基礎。
關於 TNL Media Group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TNL Media Group)為國際華人社會首創以跨界內容結合數據科技之媒體服務平台。所服務之閱聽群眾以網路原生世代出發向上、向下延伸,提供兼容並蓄、深度多元且極具影響力的資訊。
藉著零方、一方、三方數據資料庫,透過 AI 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行銷科技等跨領域核心產品,有效掌握用戶輪廓。以內容為大眾服務,以數據為品牌賦能,以科技為多方對接,是閱聽人內容獲取與企業數位轉型最重要的信賴夥伴。
集團旗下共有7個品牌及10間子公司,在台北和香港共有220多名員工;投資者包含North Base Media基金、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至集團官網。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