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安倍訪美,象徵日美更緊密的關係;而迪士尼動畫《大英雄天團》的故事,似乎頗能體現當前日美的情境。
文:江子揚
一、大美日同盟
經過數個月的精心安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終於在26日(週日)踏上為期8天的訪美行程。這個由美國邀請的正式訪問,反映出美國對日本前所未有的需要以及兩國緊密的關係。
安倍此次參訪的目的地包括波士頓、華盛頓、舊金山與洛杉磯,議題從經濟、安全到全球事務,包括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擴大日本在同盟關係中的角色,以及氣候變遷和宇宙議題。
(相關報導:美日修定新版「防衛合作指針」 安倍訪美難逃二戰道歉問題)
為慶祝美日兩國在二戰後70年來的強健夥伴關係,歐巴馬總統除了以國宴款待外,還特別安排安倍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一般而言,兩院聯席會議僅在美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等特殊場合才會召開,如今因安倍到訪而開,將是有史以來對日本首相最高規格的接待。
事實上,日美關係的升溫亦可以從一部電影來觀察。2014年底,迪士尼影業發行了以漫威漫畫(Marvel)為藍本英雄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大英雄天團》裡除了成長、友情、打擊壞人與白胖可愛的「杯麵」(Baymax)外,其故事背景具有很強烈的日本元素。
例如主角阿廣(Hiro Hamada)有一個日本姓氏;他生活的城市叫「舊京山市」(San Fransokyo;サンフラン奏京),其融合了舊金山與東京風情;主角阿姨的咖啡店外有一隻大大的日式招財貓;街上開滿漂亮的櫻花樹、霓虹燈與日文招牌;類似山手線與中央線的鐵路景觀;以及那顯而易見的橫濱海灣大橋等。該片於2015年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並成為2014年全球最賣座的動畫電影之一。

Photo Credit: William Tung @Flickr CC
BY SA 2.0
二、即將解放的「杯麵」? 《日美防衛合作指南》修正
在《大英雄天團》中,「杯麵」原本設計為純粹醫療保健用途,但主角阿廣在哥哥阿正(Tadashi Hamada)意外死亡後,為了抓住兇手,將「杯麵」改造成具有進攻能力的機器人。
4月初,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訪問日期間即表示希望通過《日美防衛合作指針》(Guidelines for Japan-U.S. Defense Cooperation)的修訂,讓日本能分擔南海地區警戒任務的想法。
戰後日本的安全政策是在美國的指導下發展起來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是後冷戰時期,美日安保架構的強化。日經中文網報導,卡特在月初訪日的記者會上,就堅決反對中國對南海島嶼軍事化的舉動。安倍強調「希望通過安保法制和《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來提高威懾力」,並認為「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日美兩國加強同盟無疑會有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卡特則回應稱修訂《指針》「將為亞洲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提供保障」。
- 守備範圍上天下地,從彈道飛彈到太空攻擊
蘋果日報報導,伴隨安倍訪美,27日美國國務卿凱瑞、國防部長卡特和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紐約舉行外長、防長「2+2會議」,正式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大幅擴大了日本自衛隊對美國軍事行動的支援範圍與限制。
舊版的《指針》規定,只有美軍在執行日本防衛任務時,自衛隊才可支援。而新版《指針》重點在於取消日本自衛隊執行軍事行動的地理限制,讓日本將可在全球範圍內參與美方的軍事行動。換言之,即便日本本身未遭受威脅,日本自衛隊仍可擊落鎖定美國的彈道飛彈;又若與日本「密切相關」的第三國遭攻擊,或有任何軍事行動「直接影響日本的安全」,自衛隊都可以回應。
此外,針對網路和太空攻擊日本也能有所參與。這是日本內閣2014年7月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collective self-defense)決議案的最新實踐。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 南海爭議
今年以來,南海爭議愈發尖銳。2月份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公佈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美濟礁(Mischief Reef)等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上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對南海各國造成安全威脅。在緊鄰越南的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中國同樣也在擴大填海造陸並延長飛機跑道等,試圖將其建成軍事與行政基地。
相關報導:
注意:中國在南海人工島正極速擴建
衛星照曝光中國在南沙建機場跑道 美軍憂為「南海防空識別區」鋪路
根據DW中文網報導,上週末東協外長會議上,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Albert del Rosario)呼籲東協各國對華強硬外,並應儘速推動具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C)。
在美國逐漸削減國防開支以及菲律賓等國海上防衛力量薄弱的情況下,新修訂的《指針》是否能透過日本的參與減輕美軍的負擔,並擔負起南海警戒任務呢?日經中文網認為,考量到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投射能力,再加上中國和俄羅斯在東海及日本海的活動依舊非常活躍,日本自衛隊非常可能仍將主力巡邏警戒力量部署在日本週圍。何況若日本決定對南海進行監控,還將不可避免地招致中國的反對。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三、日本軍國主義復甦?
因為涉及敏感神經,《大英雄天團》的中韓版本裡許多日本元素都遭到修正。例如主角兄弟黨在中國版本裡的名字就變成弟弟叫小宏與哥哥叫泰迪,去除了他們的日本姓氏;廣告看板上的日文字也分別被修正成中文字或英文字;最嚴重的是,片中類似日本太陽旗的畫面或象徵日本軍國主義的太陽初昇意涵,都在中韓版本中有所更動或刪減。光是一個動畫都如此敏感了,更何況是現實與直接的日本歷史議題。
今年是日本戰敗70周年,就某種程度而言,安倍美國行的意義在頌揚日本戰後的重生,美日形成堅實的盟友,以及日本成為亞太地區穩定基石的成果。但紐約時報20日社論就指出,安倍此行成功與否,將取決於他是否誠實面對日本戰爭歷史,包括日本發動二戰與侵華戰爭、占領朝鮮半島與強徵慰安婦等。
- 安倍的「修正主義」傾向
安倍29日將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是否會就日本當年的「殖民、侵略者角色」及強徵慰安婦表達悔意和道歉,成為關注焦點。不過DW中文網指出,安倍在20日的電視採訪中表示,他同意日本政府迄今的相關表態,因此,他不認為需要再寫下相同的意見。又根據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安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將回顧日美兩國戰後和解的過程,並「突出面向未來的關係」。
22日安倍在印尼萬隆會議(亞非會議)60週年峰會上的演說,重申了「不以侵略或侵略威脅、行使武力來侵犯他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和「通過和平手段來解決國際爭端」兩條於1955年確立的原則。他指出,日本會堅守上述基礎,並對過去戰爭進行「深刻反省」。
(相關報導:亞非峰會》中日關係解凍 「習安會」觸及亞投行與二戰議題)
外媒多認為安倍這番「大國不應該欺壓弱小國家」的言論係暗指中國。另一方面也認為安倍只有說會對過去戰爭「深刻反省」,但沒有沿用之前村山和小泉談話對日本「侵略歷史」提出「由衷道歉」的論述。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到,在許多外力交互影響之下,安倍的發言無疑地會涉及戰爭與歷史,但估計更大程度會將重點放在日美安全與貿易發展上。
在萬隆會後,中國外交部表示,「在二戰結束70周年這一重要、敏感的年份,日本領導人就歷史問題作何表態,對外發出怎樣的資訊,不僅事關日本同亞洲鄰國的和解進程,也將成為國際社會判斷日本能否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試金石。」並呼籲日方「恪守日本歷屆內閣關於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拿出誠意,結束過去,開闢未來。」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四、票房保證:中國的克制?
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萬隆會議後舉行了短暫的場邊會,此舉象徵了兩個亞洲大國關係趨於緩和的信號。這也可以從中國外交部的不那麼「激烈」的發言看出端倪。
有趣的是,《大英雄天團》在經過適度修正後,成功於2月底登陸中國的戲院,並迅速拿下中國動畫票房冠軍。這部外表是美國英雄主義,但內裏卻很日本的動畫電影,在很多層面上與現實的日美關係有著高度的相似性。中國不會沒有發現這點,但在表現上顯然相對克制。
或許是因為南海爭議的鋒頭;或是在觀望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效應;又或是還在等待安倍的國會演說的內容;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性是因為習近平在今年9月也受邀訪美,屆時勢必會觸及南海、中美經貿與軍事議題等面向,讓中國有必要在通盤考量後才進行回應。
一般來說,歷史因素讓中國對日本有強大的談判籌碼。今日美國在日本背後撐腰,讓中國不得不更加謹慎。在歷史議題上,安倍有意放下日本對二戰的包袱,不過中韓對於安倍的歷史修正主義有很大的意見。中韓會不斷要求日本道歉,一如村上春樹所說的要道歉到中韓滿意為止。
但在另一方面,市場卻也是誠實的,在全球化的今日,經貿、文化與人員的快速交流,將逐漸瓦解傳統主權領土的概念。許多議題錯綜交織,可能相互成為彼此的談判籌碼,套一句古老的俗語,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不過,我們能用擁抱化解一切恩怨情仇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安倍預計的訪美行程
- 4月26日(波士頓):在駐日本大使甘迺迪(Carolin Kennedy)的陪同下前往肯尼迪圖書館參觀,當晚參加在國務卿凱瑞家的晚餐會。
- 4月27日(波士頓):向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的現場鮮花。前往哈佛演說,並且回答學生的提問。前往MIT參觀。晚上前往華盛頓。
- 4月28日(華盛頓):向阿林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獻花,參觀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 4月28日(華盛頓):在白宮參加歡迎儀式,與歐巴馬總統會談。與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凱瑞進行午餐會;並參加由歐巴馬主持的晚餐會。
- 4月29日(華盛頓):美國參眾兩院演說。參加美國眾議院貝納(John Boehner)議長主持的歡迎儀式,與美國議員會談。在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招待美國的相關人士。
- 4月30日(華盛頓、舊金山):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早餐會後往舊金山。
- 4月30日(舊金山):美國創業企業家進行懇談會,參加史丹佛大學研討會,參觀矽谷,與科學家進行會談,與加州州長布朗會談,前往洛杉磯。
- 5月1日(洛杉磯):與日美交流人士會談,參加日美經濟懇談會,參加日僑活動,向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裔部隊紀念碑獻花,參觀日本人博物館,與記者交流。
- 5月2日(洛杉磯):參加交流活動,返回日本。
相關報導:
- Japan PM Abe to address joint session of U.S. Congress(Reuters)
- Shinzo Abe and Japan’s History(NYT)
- Abe, Xi Meet at Summit of Asian and African Nations(WSJ)
- US-Japan defence pact aims to check China(FT)
- Abe’s date with history in Washington(FT)
- 日美防衛合作將「明文擴大到宇宙」(BBC中文網)
- 美國希望日本分管南海警戒(日經中文網)
- 「日本自衛隊可派兵助美」:《美日防衛》修訂 因應中國北韓威脅(蘋果)
- 東盟峰會 菲律賓呼籲強硬對華(DW中文網)
- 安倍供奉靖國神社 中韓反應強烈(DW中文網)
- 安倍亞非峰會演說‧反省戰爭沒道歉(星洲網)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