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大平台】從策略與商業模式談Disney+的發展與挑戰,能否超越Netflix霸主地位?

【串流大平台】從策略與商業模式談Disney+的發展與挑戰,能否超越Netflix霸主地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場影音串流之戰,最終是否將成為內容與價格之爭?而Disney+做為後進者,發展上又將有哪些可能的挑戰?本文將從策略與商業模式角度,談談Disney+與Netflix的不同,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與樣貌。

根據數據,迪士尼樂園(Disney Park)已在2021年下半年全數重新開放,並實現獲利。整個迪士尼集團所擁有的龐大軟硬體資源,提供了Disney+更多樣「變現」的可能性。

想像一位熱愛漫威的年輕觀眾,在Disney+觀看新一季的《洛基》影集後,他可在線上直接購買公仔與週邊(甚至是 NFT),並參與社群討論、分析與預測接下來劇情;也可走到實體店面查看更多限定產品,甚至在週末到漫威主題樂園(Avenger Campus體驗或解鎖更多內容(如果他剛好住在加州)。

相較於Netflix透過踏入線上遊戲領域,協助擴展IP世界並強化用戶黏性。Disney+則可能更仰賴集團的現有資源,透過串連各種不同內容接觸點,打造出具龐大世界觀的娛樂體驗與變現能力。

Disney+:一路順遂,挑戰Netflix霸主地位?

我們認為Disney+的確具有這個潛力,但要真正撼動Netflix的領導地位,恐怕仍需幾年時間。Disney+在過去兩年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並擁有集團大量且豐沛的內容、財務與軟硬體資源。

但若從用戶規模、市值、平均用戶收益與整體利潤等數據觀察,面對Netflix以及快速變化的娛樂內容產業,短期內Disney+要做的「功課」恐怕還不少。

而Disney+接下來的發展,能否能延續先前的強勁動能?從商業模式角度,我們認為「訂戶流失率」(Subscriber Churn Rate)將可能是相對重要的觀察指標。

與其他以提供產品(如星巴克的咖啡訂閱制),或獲取使用權(如微軟Office 365)的訂閱服務不同,Disney+這類以娛樂內容為主的訂閱服務,用戶更仰賴服務商是否能「持續且高頻率的提供貼近個人喜好的娛樂內容」來決定是否續訂,否則可能感受不到必要性而導致較高的退訂率,甚至形成「即訂即看,看完即退」的行為模式。

回到Disney+當前的策略與商業模式,我們認為值得觀察的成長挑戰有以下兩點:

  1. 強IP內容策略是否不利於用戶再成長
  2. 成本結構是否能有效優化,並降低虧損

首先,資源大量集中於強IP的延續作品(如漫威與星際大戰),的確幫助Disney+吸引大量原有 / 死忠粉絲與觀眾,但隨著擴張的腳步持續,以及當原創與在地性內容相對較為缺乏時,如找不到符合自身文化與喜好的內容、上新速度較慢等缺點將逐漸顯現,進而影響用戶的續訂意願。

其次,若用戶成長速度趨緩(Disney+近期的確出現類似狀況),以及若無法持續提升帶給用戶的價值感,Dinsey+ 要提升價格就更為困難,而這也將可能導致另一個負面循環:內容投資預算與虧損同步擴大,但卻難從用戶手上賺到更多錢。這可說是訂閱制內容娛樂服務無法避免的議題(Netflix過去也曾多次調漲價格),也或許是Disney+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