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俠梅艷芳:《英雄本色III》的角色,她演得比其他香港演員都要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梅艷芳作為演員的出色之處,更在於她拿捏到周英傑內心的柔軟及脆弱,靈活地演繹到這個角色在剛柔兩面之間的轉換,比其他角色更加有血有肉。
梅艷芳演戲真的好看。有一類角色,她演得比其他香港演員都要好,就是剛柔並濟的女中豪傑。《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及《東方三俠》是她演這種角色的代表作。
《英雄本色III》片名中的「英雄」首先是指梅艷芳的角色周英傑,其次才是周潤發演的Mark/張志強。這部戲是第一集的前傳,是「Mark哥之育成」。當Mark和他的堂兄張志民(梁家輝飾)只是普通「撈偏門」的越南華僑之時,周英傑已經是打通黑白兩道、智勇雙全的「大家姐」。Mark那時也非槍法如神,他在周英傑手把手的指導之下,射靶還是落空,周卻從容地展示百發百中的本領。Mark的招牌墨鏡加大褸造型,其實也源自周所贈送的禮物。

在當時男性主導的英雄片風潮當中,《英雄本色III》的周英傑一反「英雄救美」的傳統,是一個機智果敢、戰鬥力強的女性。梅艷芳舉起雙槍橫掃千軍的氣勢突顯了她剛毅的一面;她當年已是娛樂圈的「大姐大」,有情有義的形象如子彈一般打通了幕前幕後,更可說服觀眾周英傑一角是她的英雄本色演出。
然而梅艷芳作為演員的出色之處,更在於她拿捏到周英傑內心的柔軟及脆弱,靈活地演繹到這個角色在剛柔兩面之間的轉換,比其他角色更加有血有肉。有一場戲,周英傑與Mark把酒談心,說起「失去親人的感覺」,周掛念著失蹤的男友,Mark則提到生死不明的父親,慨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鏡頭從含笑感嘆的周潤發接到梅艷芳的特寫:發哥的神態是觀眾慣見的瀟灑,是一種逝者如斯、捉緊當下的心態;梅姐則眼睛半眨兩下,內心的哀愁欲發即止,同時苦笑一下,低頭闔眼,黯然又抑止,瞬即張眼望著對方,眼神卻已轉變,藏起了哀傷。

Mark接著說「希望也是一場賭博,輸了會很痛苦,我寧願不追求」的感悟,仍是那瀟灑的笑容。鏡頭接回周英傑/梅艷芳,眼睛轉了幾下,往另一邊望向遠方,抽一口煙,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這其實只是短短幾秒的鏡頭,周/梅好像僅處於聆聽的被動位置,但其神情的細微變化極其豐富流暢,無言無語卻是百感交集。雖然這數秒鐘並未以對白或畫外音交代她的回憶和想法,梅的表情及眼神卻把觀眾帶進了角色內心的波瀾。
很多人都談過梅艷芳在百變的舞台形象以外的其他特質,除了她的仗義,還有她對愛情的渴望,這一點也在周英傑的角色上表現出來。Mark和志民父子在香港過新生活,周英傑後來再去探望,不預先通知,希望給Mark一個驚喜。這時她又是另一個狀態,沒有了哀愁,眼神帶著喜悅與期望。當Mark認出她之時,她忍不住笑靨,隨即低下頭來——這個「大姐大」竟也有羞澀的時候。Mark踏近一步,周馬上拉下車窗,同時輕輕咬一下唇,又瞬即放鬆。英雄豪傑也需要愛;當「老大」需要控制自我的強大意志,但在愛情中卻要向他人開放內心柔軟之處。梅艷芳再次用細膩靈活的神態變化,表現了角色的情感在壓抑與釋放之間徘徊。(待續)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Tags: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